1、鐘樓
現在鐘樓的大鐘不敲瞭,當年敲的時候,尾音裡總是帶著隱隱的“邪,邪,邪”的聲音。這老人就該說瞭:這鑄鐘娘娘又在找她的鞋瞭!
說這皇上蓋瞭鼓樓,就要有和鼓樓差不多的鐘樓。皇上下瞭聖旨責成工部在三個月內鑄1萬3千斤大鐘一座。工部就找到瞭北京最好的鑄鐘師傅。大傢齊心合力很早就鑄成瞭大鐘,心想這下可以請功領賞瞭。可誰知皇上看瞭大鐘,極不滿意,說這麼大的一口鐘怎麼是鐵鑄的,黑漆漆的真難看。下令工部務必在三個月之內鑄成一萬三千斤銅鐘一口,如若不成,拿工部大人是問。工部大人接旨謝恩,迅速找到鑄鐘師傅。說要是完不瞭工,你們的腦袋就都沒瞭!鑄鐘師傅趕緊都回去工作。可是到瞭最後一夜瞭大鐘還是鑄不成,因為這銅不好凝結。等凝結瞭,這鐘早就變形瞭,於是大傢隻能坐在化鐘爐旁邊,等天亮就是大傢的死期!
說這鑄鐘師傅裡有個年紀最大最受人尊重的,傢裡有個小女兒。這天小女兒來到鑄鐘廠給爸爸送飯,知道瞭大傢的事情。沒想到一頭沖進瞭化鐘爐。大傢一看不好都上去攔,可都晚瞭一步,隻有爸爸抓住瞭一隻繡花鞋。可誰知大傢一看化鐘爐,銅水變成瞭另一種顏色。大傢齊努力,竟連夜鑄成瞭大鐘。
至於說後來,鑄鐘廠拆瞭在原址蓋瞭一座鑄鐘娘娘廟,現在好像也拆瞭,鼓樓後面就放著那口不用的鐵鐘。
2、虎坊橋湖廣會館
湖廣會館在中國近代史上大名鼎鼎,光緒年間,這個所在一時風雲際會,在此處下榻清談飲茶聽戲的才子、達人多為名動朝野之輩。尤以此後在菜市口引刀成一快的譚嗣同,以及康梁二夫子最為有名。
此處鬧鬼之說由來已久,非譚復生(嗣同)公歿後方有。百姓曰,此處建會館之前為一片墳塋,南人稱之為亂葬崗子,後民國初年有佛山大賈斥資建義莊,雇一面如獅的麻風老者看管義莊,也是異狀,待老人在此居住之後,亂葬崗子原來的夜夜鬼哭和磷磷鬼火漸漸少瞭,直至老人無疾而終,因為其曾患麻風,面目駭人,從無百姓趕上前搭訕,老人的身份也永遠成瞭迷……
自老人死後,厲鬼重生,有行止不端或者不孝人傢常見墻外無端扔來些石頭瓦礫,並傳來罵聲,開門卻杳無一人……
從此,虎坊橋一帶,即便單身男子,亦不敢夤夜出行……
3、地質大學——五道口
老人說老北京菜市口管殺人,那些被宰瞭的犯人沒傢屬領屍的就都埋到五道口來,所以有“菜殺五埋”的說法,在地質大學建校前,也就是一直到40年代五道口還是片亂墳岡。
那邊蓋樓挖點死人骨頭出來是再正常不過的事瞭,這裡要有地大的老住戶估計都知道這事。
4、北新橋的海眼
傳說當年高粱治水,把一條龍鎖在瞭北新橋的一口古井裡,人稱北京的海眼。
這北新橋的海眼被動過兩回,一回是日本鬼子進北京,順大鐵鏈子往上拉,拉瞭一兩公裡,就看底下呼呼的往上翻黃湯,還隱隱的有海風的聲音,伴著腥味。日本人慌瞭,趕緊把鏈子又順瞭回去。 第二次是紅衛兵破四舊,也把大鐵鏈子往上拉,結果跟日本人一樣。也全嚇傻瞭,趕緊恢復瞭原貌。
據說這海眼一直被埋在北新橋路口路東北方位的一個商場底下。
最近一次跟北新橋海眼有關的事是修地鐵。為瞭不破壞北新橋的一口古井,地鐵繞瞭幾公裡。
5、朝內81號
朝內大街81號: 在朝陽門內大街東段路北,有一棟廢棄瞭很久的民國時期仿西洋的三層小樓,這幢樓是1900年左右由皇帝賜給英國人建的教堂,當時和它一起建的就是王府井的教堂,但是由於工期比王府井那座慢,後來又爆發瞭戰爭,這座就停工瞭。這之後就是一個國民軍官住在裡面,據說當年有一個國-民-黨-軍-官的姨太在此上吊,以後就住一個死一個,住一對死一雙,文革以後再無人問津,至今陰森森地在那立著,夏天一過,可感涼氣逼人。據說在此樓下曾經有五公裡長的地下通道,可以通往團結湖,在修環線地鐵時被填埋瞭。
6、禮王府
一位石姓大媽說,她祖上是滿族人,老人講他們祖先就是禮王的包衣傢奴,百年間,王府周圍三人多高的旋風常常得見,奇怪得是,十步之外就根本無風……
西安門禮王府的“兇宅”傳說盛行於網絡,但卻始終沒看到探險解密的版本。按理說,王府官邸選址的重要標準之一就是風水好,為大富大貴之地,又怎麼會被傳為“兇宅”呢?從民間流傳的故宮、恭王府、禮王府鬧鬼的故事版本來看,象征著皇權的王府向來是高墻大院,守衛森嚴,在老百姓眼裡充滿瞭神秘感和恐懼感。於是,王府的深宅大院就成為瞭鬼故事流傳的載體,各種“兇宅”的版本便流傳開來…
但是無風不起浪,關於禮王府大風更加科學的解釋的產生也許還有一段時間。
7、西單小石虎胡同33號
西單的小石虎胡同33號在清時(及至清末)乃右翼宗學府,曹雪芹到西山著書之前曾在這裡任差。傳說這個小院是北京“四大兇宅”之一,紀曉嵐曾描述過這所房子:“襲文達公賜第在宣武門內石虎胡同,文達之前為右翼宗學,宗學之前為吳額駙(吳三桂之子)府,吳額駙之前為前明大學士周延儒第,閱年既久,故不免有時變怪,然不為人害也。廳西小房兩楹,曰‘好春軒’,為文達燕見賓客地,北壁一門,橫通小屋兩極楹,童仆夜宿其中,睡後多為魅出,不知是鬼是狐,故無敢下榻其中者。”據當地久居的人說,在這裡住的人,時間長瞭都會在夜裡聽到絲竹之聲,夾雜有年輕女人幽怨的吟詩聲……
8、菜市口刑場
大傢都知道,菜市口是前朝的刑場。有這麼一傢裁縫鋪子,就住菜市口,由於手藝好,生意很旺盛。時間久瞭就遠近都出瞭名。就說這有這麼一年,夏景天兒,菜市口外砍死瞭一個亂黨。當天晚上,裁縫鋪掌櫃的睡著正香,突然發現屋裡有人走動,心裡一想,八成鬧賊。可又一想,這賊就讓他鬧吧,反正我這屋裡一件值錢的東西都沒有。就瞇縫著眼睛瞅著,這賊摸索瞭一會,倒也懂事出門隨手把們給關瞭。第二天,掌櫃的起床看看丟沒丟什麼東西,一收拾發現自己的針線笸籮不見瞭。就在這時外頭有人喊:掌櫃的快出來看看吧。掌櫃的出門跟眾人到荒郊一看,昨天那個斬首的人,腦袋和身子連在瞭一起。而且脖子上有一串細細的線痕,旁邊就扔著裁縫鋪的笸籮。
菜市口斜對過兒有個鶴年堂,刀傷藥出名。每次行完刑,夜裡總有“人”拍門買刀傷藥。後來,到鶴年堂買刀傷藥也成瞭老北京的一句罵人俗話瞭。老鋪現在應該已經拆瞭。
9、佛香閣
你們知道為什麼萬壽山上要蓋個佛香閣嗎?說當年皇帝想在海淀這片風景秀美的地段造大園子。最早是乾隆皇帝,人傢說這萬壽山下是個古墓,是明朝某個王妃的墓,動不得。號稱這妃子當年可不是善主,她的墓動不得!乾隆聽瞭,說怕什麼,給我挖嘍。底下人哪敢不從,當然隻能挖,誰知一挖挖出瞭亂子。
乾隆親到現場一看墓的大石門已被挖開,可是門裡面刻著八個大字:你不動我,我不動你!乾隆一下就嚇壞瞭。趕忙命人把土都蓋回去,並在萬壽山上蓋一大廟鎮住著不冥的鬼魂!這就是佛香閣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