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阿智去醫院拿藥,碰上瞭一位熟人——中學的老同學鄒瑩。
兩人寒暄瞭幾句之後,鄒瑩突然冒出一句:“我見過鬼,你信不信?”鄒瑩這句話一出,阿智就覺得頭皮直發紮,他仔細看瞭鄒瑩一眼,她的表情挺認真,不像是開玩笑。
阿智雖然信奉辯證唯物主義,不信神邪,但是依舊出於好奇地說:“那你講講看。”於是,鄒瑩就講瞭一段兒她自己的故事。
鄒瑩的丈夫是一個孤兒,他幾歲時父親就病死瞭;十幾歲時母親又故去瞭。好心的親戚和鄰居們把他拉扯大,他是那種吃過百傢飯、穿過百傢衣的苦孩子。自然,鄒瑩沒有見過婆婆的生面,隻是從老照片上見過婆婆的模樣。
有一天上午,鄒瑩身體不舒服,沒有去上班,自己在傢裡躺在床上養神。她住的是單位的過渡性宿舍,不是單元房。房間沒有過廳,進門就是臥室。一個樓層住著三、四戶,大傢共用一個廁所、一個廚房。
鄒瑩正躺著,就聽見“篤篤”的敲門聲。房門是鎖著的,鄒瑩問瞭一句“誰呀?”就起身、披衣準備去開門。可是,當她剛坐起身、披上瞭外衣,卻吃驚地看見當屋地上已經站著三個女人,而房門依然是關著的!
鄒瑩認出來瞭:三個人並排站著,中間的是婆婆,長得與她的照片一模一樣;婆婆右側站著的是姨婆婆,因為姨婆婆與婆婆的一張合影照片鄒瑩曾經見過,不過聽丈夫說,他姨也早就過世瞭;另一個女人鄒瑩不認識。
婆婆等三個人是栩栩如生的,隻不過身量有些短小,都不過半米左右高低。
鄒瑩一時驚得說不出話來,倒是婆婆先開瞭口:“兒媳婦,我來看看你,有一事囑托。”說著話,就蹦上瞭床,坐在瞭鄒瑩對面的床頭上。姨婆婆和另一個人也跟著蹦上床來,分別坐在瞭婆婆的兩旁。
“婆婆有話就說吧,別客氣。”鄒瑩雖然心裡害怕,但是還得應付,所以她接過瞭婆婆的話頭。
“我就一個寶貝孫子,你可要替我照看好哇。”婆婆接著說道。
“婆婆這句話就見外瞭,您的寶貝孫子是我的兒子,我自然會悉心照看的。可是不知婆婆為什麼不對您兒子說這話兒呢?您的寶貝孫子不也是他的兒子嗎?”鄒瑩疑惑地問道。
“唉!我那兒子再過幾年就要隨我去瞭,所以我才把孫子托付給兒媳,你可別讓我失望瞭!”婆婆嘆瞭一口氣,有些傷感地說道。
鄒瑩覺得婆婆的話兒很奇怪,就還想再問婆婆幾句,可是這時她覺得腦袋昏沉沉的,上眼皮直往下墜,後面的時事兒就不知道瞭。等她再醒來時,睜眼一看,屋裡根本沒有人!
鄒瑩講完這一段故事後,阿智隱約感到自己的後脊梁背幾乎都快結冰瞭,身上不由地一陣一陣發冷。不過,他仍舊強打著精神對鄒瑩說:“你所說的恐怕是夢中所見吧,不可當真。”
而鄒瑩卻說:“我覺得是真的。後來我還見過婆婆幾次,比這次還要怪,再給你講講吧?”
“好姐姐,下回見面再講吧,我還有點兒別的事要辦,就此告辭啦。”如此說著,阿智急忙與鄒瑩道別——他雖然好奇,但是卻實在沒有勇氣再聽老同學講她活見鬼的故事瞭——盡管他看到鄒瑩此時眼中帶有一絲失望。
此後很多年,阿智沒有再見過鄒瑩。
有一次,阿智與一部分中學老同學聚會,有不少男同學、女同學參加,卻沒有見到鄒瑩。
席間,阿智抽瞭一個空兒,向一位女同學打聽鄒瑩的情況。那位同學說:“本來是通知瞭鄒瑩的,但是她說今天是她丈夫的忌日,她要帶兒子去給丈夫燒紙,所以沒有來。”
“什麼?鄒瑩的丈夫去世瞭?”阿智吃驚地問道。
“鄒瑩的命挺苦啊。”那位女同學回答著,接著便講瞭一段兒鄒瑩的往事。
鄒瑩的兒子上小學時,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她竟然得瞭精神分裂癥,成天瘋瘋癲癲的,帶不瞭孩子、上不瞭班。她丈夫除瞭伺候她以外,還得又當爹又當媽地照看孩子。不過,幾年後,鄒瑩的瘋病好瞭。本來該著她們全傢過過好日子瞭,可是誰知沒過幾天,她丈夫卻又病瞭,病病歪歪地成瞭長期病號,鄒瑩又反過來伺候丈夫。
五年前,鄒瑩的丈夫終於因病不治撒手走瞭。而鄒瑩怕孩子受苦,始終沒有再嫁,就與兒子相依為命地過瞭這麼多年。
聽完那位女同學的講述,阿智掐指算瞭算:上次鄒瑩講的她見到瞭早已故去的婆婆,應是在她患精神分裂癥期間,那麼,她的所見所聞應該是此類病患者常有的“幻視”癥狀所致,不可信以為真。
可是,那次她婆婆所言“我那兒子再過幾年就要隨我去瞭”之語,後來竟然不幸得到瞭應驗,卻又作何解釋呢?阿智實在想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