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都城臨安城中有一個人名叫劉貴,字君薦。劉貴祖宗豪富,到瞭劉貴這一代,偏偏時運不濟,漸漸衰敗下來。劉貴本來讀書,想考取寶名,看看坐吃山空,不能再讀書,就改行做生意,因為是半路出傢。買賣中屢屢賠本,幾乎把整個傢業都賠光。因為沒有子女,又娶瞭一個老婆陳氏,但一傢三口,和睦相處,劉貴為人和善,鄰裡關系很好。人們都安慰他:“劉貴,你是一時運氣不好,才這樣不順。等過一段時間,一定會財運亨通,萬事如意。”說是這樣說,可就是沒見個好運頭,劉貴整天在傢愁眉不展,無可奈何。
一天,劉貴的老嶽父過生日,托人捎話叫劉貴夫妻去喝壽酒,劉貴如夢初醒:“我整天煩悶連老嶽父的生日都忽略瞭。”和老婆王氏簡單收拾一下,對陳氏說:“好好看門,我們今天不回來瞭,明天一定早些回來。”說完就和王氏去瞭丈人傢。劉貴的丈人傢離城20 多裡,不用多長時間就到瞭,互相問候,就獻上一點禮品,喝起壽酒來。第二天一早,丈人就找劉貴說:“女婿,你不能老是這樣坐吃山空,必須想一個辦法,我把女兒嫁給你,希望她生活富裕,不能老是現在這個樣子。”劉貴嘆瞭一口氣說:“我也整天愁眉不展,我是一無本錢,二無人緣,實在不知怎麼辦,所以整天胡思亂想。”丈人說道:“我也知你為難,這樣吧,我幫助你們一下,給你一點本錢,開個柴米店,賺點兒錢,安排一傢人生活,你看怎麼樣?”劉貴哪得這樣好事,連忙表示感謝。吃過午飯,老丈人拿出15 貫錢,遞給劉貴說:“先把這點錢拿去用,收拾好店鋪,等你汗張時,再給你10 貫。女兒暫且留在我傢過上幾天,開張那天,我和她一起去,順便祝賀你開業大吉。”劉貴再三感謝大人,背瞭錢就走。到瞭城裡,天色快黑,碰到一個熟人,就到他傢坐瞭一會,商量起開張營業的事。兩個人邊喝酒邊談生意經。吃瞭有三五杯,劉貴就感覺有些頭暈,生怕喝醉,就和主人告辭,劉貴東倒西歪,碰碰撞撞,好不容易才到瞭傢門前。這時已是夜裡,小老婆陳氏一個在傢,沒有事做,天一黑就閂上門,在燈下打瞌睡。劉貴敲瞭半天門,陳氏被敲醒,趕緊給劉貴開瞭門。到瞭屋裡,陳氏從劉貴手裡接過錢來,放在桌上,問道:“哪裡來這麼多錢?幹什麼用的?”劉貴一來因為喝瞭點酒,有幾分醉意,二來怪罪陳氏開門晚瞭,想開個玩笑,嚇她一下,說道:“說出來,怕你見怪,不說吧,又必須告訴你。都怨我一時糊塗,把你賣給瞭一個朋友,因為心裡舍不得你,隻賣瞭15 貫。如果我手頭稍為寬裕些,就把你贖回來。”陳氏聽瞭這話,本來不相信,可明明白白放著15 貫錢;相信吧,可是平時兩個人感情很好,大婆子王氏和我也相處融洽,絕不至狠毒到把我賣瞭。劉貴回答說:“要是讓爹媽知道,我肯定不能賣你。你明天先到朋友傢去,我再慢慢和你爹媽商量。”陳氏又問:“你今天在哪裡喝的酒?”劉貴說:“就是把你賣給他的那人傢,寫好賣契,他請我喝酒。”陳氏還有點疑慮,又問:“那大姐姐王氏怎麼沒回來?”劉貴說道:“她不忍心和你分離,等你明天離瞭傢再回來,我也沒有什麼辦法。”說完,暗地裡忍不住笑瞭起來,不脫衣服,倒頭就睡。
陳氏想瞭又想,不知劉貴把她賣給誰,一心想給父母報個信,再作處理,心裡焦急,哪裡還管那麼多,就把15 貫錢一古腦兒堆在劉貴的腳邊,輕輕地收拾好隨身衣服,悄悄地出瞭門,把門帶上,到左邊鄰居傢住一夜。早晨早起,拼命向娘傢趕去。
劉貴一覺醒來,已是三更,見桌上燈還亮著,陳氏不在床上,以為她還在廚房收拾,就喊陳氏倒茶,一連喊瞭幾聲,沒有人答應,想爬起來,又覺頭暈,不知不覺又睡瞭過去。恰巧有一個小偷。白天輸瞭錢,晚上出來偷東西,摸到瞭劉傢。那陳氏出去時門隻是帶上,輕輕一推就開瞭,小偷躡手躡腳一直摸到房裡,燈還亮著,四下打量一番,沒有什麼可拿的,又摸到床上,看見一個人睡得正香,腳後倒放瞭一大堆銅錢,就摸瞭幾貫,偏偏這銅錢的響聲,把劉貴驚醒瞭,他爬起來說道:“你也太不近情理瞭,這是我從老丈人傢借來的幾貫活命錢,你給我偷走瞭,叫我喝西北風?”小偷也不講話,照著劉貴臉上一拳打去,劉貴一下躲過,連忙爬起來和小偷爭奪銅錢,小偷早搶出門來,來到廚房。劉貴緊追不舍,正要喊人捉賊,那個小偷狗急跳墻,見地上一把明晃晃的劈柴斧頭,摸起來,一斧頭正好砍中劉貴的面門,把他砍倒在地,怕他不死,又補瞭幾斧頭。小偷此時反而膽大起來,一不做,二不休,又回到房裡,把15 貫錢攏在一起,用一條單被包瞭,捆紮結實,提瞭就走,出門又把門給帶上。
第二天,左鄰右舍見劉貴傢門也不開,喊道,“劉貴,天亮瞭。”喊破瞭嗓子也沒有人答應,椎瞭推門,門一下子開瞭,走到屋裡,看見劉貴被劈死在地,就一起聲張起來。大傢都說大老婆王氏兩天前去瞭娘傢,還沒有回來,為什麼小老婆也不見瞭。那個留陳氏過夜的鄰居隻好說:“她昨天夜裡到我傢借宿,說是劉貴把她賣瞭,她先到娘傢去和爹媽商量一下。現在派人把她追回來,就能弄個明白。”左右鄰居有的去追陳氏,有的去劉貴老丈人傢報信。
再說陳氏一早出瞭城,走瞭沒有三四裡,就腳疼得要命,隻好坐在路邊歇息。看見一個年輕人,背瞭一個口袋,走瞭過來,年輕人走到陳氏眼前,見陳氏在路邊休息,就上前問候。兩個人談瞭一會話,正好都是往褚傢堂的,陳氏就央求年輕人帶她一起走;兩個人走瞭不到兩三裡,後面兩個人追瞭上來,看見陳氏和年輕人在一起,二話不說,一人抓住一個,說道:“你們幹的好事,往哪裡走?”陳氏吃瞭一驚,抬眼看時,認得是左右鄰居,說道:“我丈夫無緣無故把我賣瞭,我回傢和我爹媽商量一下。”鄰居哪裡聽得進:“我們不管那麼多,你傢現在出瞭人命案,正等你回去解釋呢。”陳氏不願意去,鄰居就是不放,纏在一起,那年輕人見勢不妙,就對陳氏說:“既然這樣,你隻管回去,我走我的路瞭。”兩個鄰居哪裡肯聽,一齊叫喊:“如果你不和她在一起也就算瞭,既然你和陳氏一路,你怎麼能走?”年輕人自恃清白,就和陳氏兩個鄰居一起回來。
到瞭劉貴傢門口,傢裡已經亂成一團。陳氏進屋,看到劉貴被劈死在地上,床上的15 貫錢分文沒有,驚得目瞪口呆。年輕人到瞭此時,不由也慌瞭,一股勁地抱怨:“真是晦氣透頂,我幹嗎要和她走一路,連我也牽連上瞭。”鄰居們隻管起哄。正鬧得不可開交時,王氏和她父親來到傢裡,見瞭劉貴屍體,大哭一場,對陳氏說:“你怎麼殺瞭丈夫,搶瞭15 貫錢,現在天理昭然,還有什麼話說?”陳氏哪裡肯接受:“15 貫錢,確實是有的,隻是丈夫昨天晚上回來,說是一時糊塗,把我賣瞭15 貫錢。因此,我趁他睡瞭,把15 貫錢一古腦放在他的腳邊,帶上門,到鄰居傢住一宿,早晨正要回傢和爹媽商量這件事,無論如何也不知道他怎麼死瞭。”王氏聽不進去,說道:“我父親昨天明明把15 貫錢交給丈夫背來傢作個本錢,養傢糊口,他怎麼會騙你說是賣你的身價錢?肯定是這兩天在傢勾搭上別的男人,覺得傢境衰落,另攀高枝。見瞭15 貫錢,一時見錢起意,殺瞭丈夫,搶瞭錢,又使個詭計到鄰居傢借住一夜。其實早就和野男人約好,一起逃走。你剛剛還跟著一個男人同走,還有什麼可說的?無論如何也抵賴不瞭。”大傢一起附和說:“講得有理。”王氏又對那個年輕人說:“年輕人,你怎麼和陳氏謀殺親夫,暗暗約好在僻靜處等候,一起逃跑,我看你怎麼收場?”年輕人說道:“我叫崔寧,和陳氏互不相識。我昨天到城裡賣瞭幾貫蠶絲錢。路上遇著陳氏,偶然搭話,知道是同路,才同她一起走,並不知道陳氏謀殺親夫的事。”大傢聽也不聽他的解釋,奪下他的口袋,不多不少,恰好搜出15 貫錢來。眾人一起叫起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你和陳氏殺瞭人,搶瞭錢,拐騙婦女,想逃往外地,鐵證如山,還有什麼話說?”當即王氏扯著陳氏,王氏的父親抓瞭崔寧,左鄰右舍幫著把兩個人一起帶到臨安府中。知府聽說有殺人案犯,立即升堂審訊。王氏的父親上堂稟報說:“我的女兒嫁給本府城中劉貴為妻,因為不生育,又娶瞭小老婆陳氏,三口人一向和睦相處。隻因我前天生日,女兒、女婿去過瞭一天。考慮女婿傢境衰敗,就給瞭他15 貫錢作為本錢,開個柴米店養傢。傢裡留下陳氏守著,誰知昨夜女婿到傢時被人劈死。陳氏卻和一個叫崔寧的一同逃走,被鄰居捉拿到這裡,望大老爺可憐我女婿身死不明,奸夫婬婦,人證物證都在,乞求大老爺明斷。”那知府大老爺聽瞭這話,就叫陳氏上堂,問道:“你怎麼夥同奸夫,殺瞭丈夫,搶瞭錢,和人一起逃走的?快快從實招來!”陳氏哭道:“我嫁給劉貴,雖然是個小老婆,可他從來不把我當小老婆待,大娘子王氏又賢慧,三人和睦相處,怎麼能起殺夫搶錢的歹心?昨天夜裡丈夫回來,喝瞭半醉,背瞭15 貫錢進屋,我問他錢從哪裡來,他說因為傢境貧困,把我賣瞭,賣瞭15 貫。我一時六神無主,連夜離傢,到鄰居傢借住一宿,今天一早想回傢和爹媽商量一下,才走到半路,就被鄰居追回,帶回傢中。實在不知道丈夫的死因。”那知府大喝一聲:“這15 貫錢明明是劉貴丈人送他的,你卻說是賣你的身價,分明是胡謅八扯。更何況一個婦女怎麼能在黑夜裡走來走去?肯定是脫身之計。這樣的事,肯定不是你一個幹的,一定有奸夫幫助,謀財害命。趕緊從頭講起。”鄰居們聽瞭知府的話,不等陳氏開口,一起下跪說道:“青天大老爺講得正確。陳氏昨夜確實住在鄰居傢裡,一早晨就走瞭。我們見她丈夫被殺,就去追她回來。追到半路,果然看到她和一個年輕人一起逃跑,認死不肯回來,我們好不容易才把他們兩個人抓回。正巧王氏和她的父親回到傢,說有15 貫錢交給劉貴養傢糊口,女婿死瞭,這15 貫錢不知去向。問陳氏,她說放在床上。我們搜瞭年輕人的口袋,從中搜出15 貫錢,分文不少,還不是明擺著陳氏和那個年輕人合夥犯罪?”知府聽他們講得有道理,就叫崔寧上堂,問道:“皇帝的京城,怎麼能讓你這樣胡作非為,你是如何勾搭陳氏,如何搶瞭15 貫錢,殺死劉貴的?兩個人要到哪裡去藏身?從實招來!”崔寧說道:“我叫崔寧,昨天在城裡賣蠶絲,賣瞭15 貫錢。今天偶然碰上這個小娘子,連她姓什麼叫什麼都不知道,怎麼能和她同夥殺人?”知府大怒,“胡說!世上有這樣的巧事嗎?他傢丟瞭15 貫,你賣絲也正好15 貫,這明明是支吾其詞,你如果和陳氏互不熟悉,為什麼和她一路行走?像這樣的嘴硬傢夥,不打是不會招的。”知府喝令公差把崔寧和陳氏一頓大板,打得死去活來。那邊王氏和左鄰右居一口咬定是崔寧殺瞭劉貴。知府巴不得早點瞭結公案,拼命用刑,崔寧和陳氏經受不住拷打,隻好招認,說是一時見財起意,殺死丈夫,搶瞭15 貫錢,和奸夫一起逃走,都是事實。知府就叫左右鄰居畫瞭押,把兩個人用大鐐銬瞭,送進死牢。把15 貫錢送還原主。然後知府準備好公文,上報朝廷。不久,聖旨下:崔寧奸騙人妻,謀財害命,立即斬首;陳氏夥同奸夫殺瞭親夫,大逆不道,凌遲處死。
立即從大牢中把兩個人帶瞭出來,讀瞭判決書,押到大街,斬首示眾。崔寧和陳氏渾身是嘴也開脫不清,含冤而死。
王氏在傢設瞭個靈位,為丈夫守孝。她父親勸她改嫁,王氏不同意:“不要說為他守3 年孝,至少也要守一年。”王氏在傢苦苦支撐,巴巴結結將近一年,她父親派瞭傢裡仆人王二去接她回傢,王氏想瞭想,父親的話也有道理,就收拾一下,和王二一起上路。剛出瞭城,迎頭一陣狂風暴雨,兩個人隻好到附近樹林裡避雨。剛進樹林,隻聽背裡一聲大喊:“靜山大王在這裡,過路的,留下買路錢。”話音沒落,從樹上跳下一個人來,手拿樸刀,直撲向兩個人。王二一見,火冒三丈,大罵道:“你是哪裡來的毛賊?要錢沒有,要老命倒是有一條。”說罷,一頭撞向來人,毛賊輕輕閃過,跟上一刀,將王二砍倒在地。王氏見瞭,料想脫不瞭身,突生一計,拍手叫道:“殺得好,殺得好。”毛賊聽瞭,瞪圓瞭一對怪眼,問道:“你這是什麼意思?”王氏虛心假意說道:“我不幸死瞭丈夫,被媒人騙瞭嫁給這個老頭。今天幸虧大王殺瞭他,替我除瞭一害。”那個人見王氏膽小怕事,又生得漂亮,問道:“你願意做我的壓寨夫人嗎?”王氏想瞭想,無計可施,隻好答應。那人非常高興,把王二屍體扔到山溝裡,帶瞭王氏,曲曲折折,繞到瞭一個院子前,揀塊小石頭扔向院裡,就有人開門。到瞭屋裡,毛賊吩咐殺牛宰羊,當晚和王氏成親。
誰知這毛賊自從和王氏結婚後,接連搶瞭幾個財主,傢境變得非常富有。
王氏乘機勸毛賊改惡從善,要毛賊做點生意什麼的。毛賊經不住幾次勸,真的放棄舊業,到城裡租瞭一間房子,開瞭個雜貨店,橫豎傢裡有的是不義之財,也不在乎雜貨店盈虧。沒事時候,兩口子還到寺院去念念佛,做點善事。
有一天,兩個人在傢閑坐,毛賊對王氏說:“我雖然是個攔路強盜,但知道冤有頭,債有主,每天隻是連哄帶嚇騙人點東西。後來得到瞭你,買賣順利,改惡從善,有時想想過去的事,隻冤殺瞭兩個人,常常記在心裡,想做點善事,超度超度他們。”王氏驚奇萬分:“你怎麼殺瞭兩個人?”毛賊說道:“一個是你的丈夫,不久前在林子裡被我殺瞭。仙和我往日無仇,今日無冤,被我殺瞭,又搶瞭他的老婆,他是會死不瞑目的。”王氏假裝生氣:“不這樣,我怎能和你在一起,這些都是過去的事,不提瞭。你殺的另一個人是誰呢?”毛賊說道:“殺這個人更是天理難容,而又因為殺他,連帶瞭兩個人無辜償命。大約在一年前,我因為賭錢輸瞭,身無分文。夜裡就去偷東西。
到瞭一戶人傢,門也不閂,進得屋裡,看見一個人喝醉瞭,睡得正香,腳後倒堆瞭一堆銅錢,就去摸瞭幾貫,剛想走時,那個人偏偏又醒瞭,說道,‘這是我丈人給我的本錢,你拿走瞭,想把我們一傢餓死?’爬起來搶我的錢,拼命喊叫起來。我見勢不好,正好腳邊有把斧頭,拿起來三兩斧頭就把他劈死,到屋裡拿瞭他15 貫錢。後來聽說因為這連累瞭他小老婆和一個名叫崔寧的年輕人,都被判處死刑。我當瞭一輩子強盜,隻殺瞭這兩個人,天地良心,說不過去,早晚還超度他們。”王氏聽瞭,暗暗叫苦:“原來我的丈夫讓這傢夥給殺瞭,又連累上陳氏和崔寧無辜被殺。細想起來,我當初不該冤枉他們。他們在陰間也不會放過我的。”盡避這樣,表面上還裝出笑臉,陪著毛賊說話。第二天,看準時間,直接到臨安府喊起冤來。當時,新換的知府才上任不到半個月,正在升堂,料理政事,聽見王氏喊冤,便叫左右帶上大堂,問明原委。王氏到瞭堂上,大哭起來,哭完,把毛賊殺瞭劉貴,當時的臨安知府沒有詳細查訪,糊塗辦案,把陳氏和崔寧屈打成招,斬首示眾,從頭到尾講瞭一遍,又把毛賊殺瞭王二,霸占自己也講瞭出來,請求知府大人派人去捉拿毛賊。知府見她講得頭頭是道,痛不欲生,估計是實情,立即派人去將毛賊捉來。一頓亂棍打去,毛賊一一招認,和王氏講的一模一樣。知府當時就判毛賊死罪,上奏皇帝,過瞭60 天限期,聖旨下來:“毛賊謀財害命,連累無辜,造成4 人死於非命,立即斬首,不得遲緩。原臨安知府糊塗斷案,削職為民。陳氏、崔寧可憐冤死,官府查訪傢人,給予撫恤。王氏既然是毛賊逼迫成親,又能為丈夫伸冤雪恨,把賊人傢產一半充公,一半判給王氏,贍養終身。”王氏當天到法場上去看瞭毛賊被殺,拿他頭祭獻亡夫和陳氏崔寧,一場嚎陶大哭。然後把所有傢產,捐給尼姑庵,自己入庵念佛誦經,追薦亡靈,直到去世。
(徐尚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