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沙坪魚潭和洱海是相連的。那時,魚潭洞裡住著一條修煉瞭千年的大魚精。
大魚精躲在洞裡,隻要發現有人從洞外經過,就會猛地伸出頭去,一口把人吞掉。
後來人們知道瞭這裡有一條大魚精,誰也不從這裡經過瞭。這下大魚精沒有瞭食物,整天餓得肚子“咕咕”叫。於是大魚精想呀想,終於想出瞭一個壞主意。
它在魚潭中亂滾亂蹦。由於它有妖法,經它這麼一鬧騰,魚潭之中濤起浪湧,使附近的地面上洪水泛濫。剎時,田園被毀,莊稼被淹,人們傾傢蕩產,流離失所。
怎樣才能讓大魚精不興風作浪泛濫洪水呢?於是人們誠地向魚精跪拜祈求,魚精便對人們說:“從今以後讓你們安居樂業也可以,但你們必須答應我一個條件,每年給我送一個漂亮的姑娘來。否則,我年年興風作浪,讓你們永遠不得安寧。”
人們別無他法,為瞭不讓魚精把附近的村莊都毀掉,隻好答應瞭魚精的要求。從此,附近村莊的老百姓可就苦瞭,每年要給魚精送姑娘,村裡輪到誰傢出姑娘,誰傢就會傳出撕心裂肺的痛哭聲。年復一年,許許多多的好姑娘都被魚精吃掉瞭。
這一年,一個叫阿鳳的姑娘將要被送給魚精。阿鳳姑娘心靈手巧,非常能幹,這時她已和一個以打魚為生的小夥子定瞭終身。打魚郎怎麼能讓自己心愛的人去喂魚精呢。
打魚郎從小就在水邊長大,練就瞭一身的好水性,他能抓住水中的遊魚,擒住海底的蛟龍。為瞭不讓心上人遭受不幸,勇敢的打魚郎決心帶上魚叉,到魚潭洞裡將魚精殺死,為鄉親們除害。
打魚郎帶著幾個強壯的小夥子,在洞的最深處找到瞭魚精。打魚郎猛地竄瞭上去,一把將魚精的尾巴揪住,猛地一拽,順手將魚叉從魚精肚子直插瞭進去,叉梢穿過魚精的五臟,竟從嘴巴裡出來瞭。這樣,魚精乖乖地被治服瞭。打魚郎還是不肯罷休,又用一根粗大堅固的鐵鏈把魚精拴在一根大鐵柱上,並告誡它說:“記住,你這隻作惡多端的魚精,從今以後不準你再隨便亂動,隻有每年八月十五這天才準你翻一個身。”
打魚郎降服瞭魚精,回到岸上,鄉親們夾道歡迎他勝利歸來,歡天喜地慶賀他為民除瞭一大害。阿鳳的媽媽對打魚郎說:“你對我的女兒有救命之恩,既然你和她早就相愛瞭,我就把她嫁給你瞭吧!”於是,人們歡歡喜喜地給阿鳳和打魚郎舉辦瞭婚禮。從此,沒有瞭魚精的侵擾,人們過上瞭安樂的日子。
後來,每到八月十五這一天,人們擔心魚精借翻身的機會又興風作浪,所以人們都在這一天來漁潭坡趕集。人們在集上唱戲對歌,用吵鬧的人聲來鎮住魚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