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王麥卡錫

20世紀初,美國得克薩斯州成瞭一片熱土。一個名叫托尼·盧卡斯的澳大利亞冒險傢在那大片的鹽堿地下鉆出瞭又黑又稠的石油。很快,大批的美國人蜂擁到那裡,搭起木棚,架起帳篷,爭先恐後地在租來的鹽堿地上押註,鉆探石油。這樣的人,當時被人們稱為找石油者。

由於當時鉆井設備很陳舊,技術落後,大多數的人很快蝕光瞭老本,卷起鋪蓋溜瞭。隻有極少數的人,撞上瞭好運,一夜之間成為百萬富翁。格倫·麥卡錫就是其中最出色、最有名的一個。

怎麼來講述這位找石油大王的故事呢?麥卡錫,高大的身材,粗魯的相貌,性格怪異,一個豪爽的人,冒險傢,賭徒,一個有著傳奇經歷的人……看來,一切還得從頭說起。

很久以前,愛爾蘭科克郡的青年彼得·麥卡錫帶著新婚妻子和發財的夢想遠渡重洋,來到北美洲新大陸,那時候,人們都說那裡遍地是黃金。

最終麥卡錫夫婦沒能發得瞭大財。他們在美國一共生瞭8個孩子,這8個孩子長大以後也沒能實現他們父母當年的夢想。但是他們中的威廉·麥卡錫,娶瞭一個英裔姑娘,生下瞭他們的兒子,也就是本文開頭提到的格倫·赫伯特·麥卡錫,後來卻成瞭得克薩斯州最有名的大富豪之一。

少年時代的麥卡錫,體格魁梧,喜好運動,是學校足球隊的隊員。他從小頭腦就很聰明,特別喜歡找人打賭。14歲那年,有一次,他為瞭得到兩隻漢堡包,用一枚硬幣跟一個賣汽水的人賭正反面,結果他贏瞭10美分,買瞭漢堡包。

還有更神的事兒。有一回,長大瞭的麥卡錫跟他新婚的妻子口袋裡總共隻剩下2美元,日子沒法過下去瞭。一般的人該想如何精打細算地花掉這2美元,或者在盤算去借錢。可是他把2美元押在希望不大的賽馬上,結果居然中瞭獎,贏瞭一筆錢,夠他和妻子幾個月的生活開支。他喜歡擲骰子賭博,最多的一次贏瞭2.8萬美元,他還一點兒不奇怪,對別人說:"當然是我贏,因為我正需要這筆錢嘛。"

當大批的人蜂擁到得克薩斯州開采石油的時候,麥卡錫的父親有一段時間就在油田裡工作。麥卡錫從小在油田長大。在那裡賣水,看別人幹活。小麥卡錫非常喜歡和那些找石油的人泡在一起,那都是一些特殊的人物。他們通常性格倔強,肯吃苦,跟大都市裡的人合不來。他們喜歡跟命運賭博,不知道自己是否一夜之間就成為百萬富翁呢,還是一輩子都在白幹活兒。酗酒、鬥毆、賭博對他們來說是傢常便飯。在小麥卡錫眼裡,他們每一個人都有著傳奇的故事和不平凡的經歷。但是,不久,麥卡錫告別瞭油田和他喜愛的人們,隨父親遷入休斯敦市定居。

麥卡錫在城市裡給一傢石油公司做油泵管理員。他反應敏捷,給公司創造瞭賺錢機會。比如一年冬天,麥卡錫看看寒冬即將來臨,就勸經理提前儲備瞭一批防凍劑,果然沒幾天氣溫陡降,寒潮襲來瞭。附近幾英裡隻有他們這個油站有防凍劑出售,排隊的顧客整整排瞭一個街區。

不久,麥卡錫擁有瞭自己的油站,井且又把它擴大為兩座。

麥卡錫在醫科學校讀過書,有比較不錯的基礎,他的父親那時候極力主張他去讀書進修,希望他成為一名醫生。因為這是個穩定的職業,收入也較高。可是麥卡錫並不想去當什麼醫生,他知道自己生來就是一條找石油的命。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油泵的聲音仿佛在他的耳邊日夜轟鳴,石油在他的血管裡汩汩地流淌。

麥卡錫是一個不甘心過平淡無味日子的人,這就註定瞭他必定成為找石油者中的佼佼者。他很快賣掉瞭一座油站,用這筆錢作為他找石油的第一筆賭本。他買來瞭一部用鋼絲系在一起的鉆井設備和一些工具,租下在博蒙特市不遠的一塊地皮,作過禱告後,開始鉆探。

鉆瞭6個月後,希望落空瞭,他鉆的是一口幹井。麥卡錫隨即又租瞭一套較好的鉆井設備,在休斯敦附近的一塊土地上繼續下他的賭註。

這也是一口幹井,希望再次落空。

他換瞭塊地方,結果還是幹井。那時候已是1933年,美國經濟蕭條最嚴重的時候,大多數的找石油者都已傢破人亡,或者退出瞭這個行業。有人勸麥卡錫放棄鉆探,回去做他的防凍劑生意。

在這關鍵的時候,格倫·麥卡錫不僅沒有打退堂鼓,反而賣掉瞭他的另一座油站,押上瞭老本,開始鉆探他的第四口井。

這回出油瞭。又黑又稠的石油汩汩而出,濺滿瞭他和工人們的全身。他感到一種說不出來的狂喜和激動。這口井讓他賺瞭70萬美元。

麥卡錫立刻用70萬美元買下瞭一幢房子,再貸款買來100萬美元的新鉆探設備,又借款70萬美元租用瞭一塊更大的地方,雇傭瞭大批人馬,繼續他的事業。

也許是步子邁得太大瞭。這一回他遭到瞭沉重的打擊。一口井失火,燒瞭好幾天才被控制住;又有一口井井架倒塌,他損失瞭一大筆錢。

這樣,剛剛初享成功喜悅的他,又變得一文不名,還欠下200萬美元的債務。

他的頭發開始變白變稀,唇上蓄的小胡子也不見瞭,在這樣的處境下,他告別瞭血氣方剛的青年時代,開始步入成熟的、理性的中年時期。

麥卡錫開始認真地研究地質。他把辦公室設在休斯敦市區,整個房間裡鋪滿瞭各種地圖和地質圖表。他總結出,鹽堿地下都應該有石油,問題是得掌握深鉆的技術。可是身無分文的他哪裡還會有錢來購買先進的深鉆設備和技術呢?

找石油是個冒險的工作,然而機遇往往會伴著冒險而來。正當麥卡錫一籌莫展之際,時來運轉瞭。

從明尼蘇達州來瞭一個有錢人,他聘用一位地質學傢,替他主持鉆探石油。麥卡錫成瞭這個鉆井隊的承包人。他們架起井機,開始鉆探。一直鉆到9000英尺以下,還是一無所獲。那有錢人看看沒指望,就放棄瞭鉆探,回傢去瞭。經驗豐富的麥卡錫從鉆頭上嗅出瞭石油味。這時候,隻要付上一點點象征性的錢,他就完全可以從那個有錢人手上接過這口井,然後獨占這筆財富,這樣他至少能賺1000萬美元。可是他沒這麼做,而是打電話把實情告訴瞭那個有錢人。

幾天以後,油井終於出油瞭。那個有錢人感激萬分,他們共同發瞭大財。麥卡錫在一年之內還清瞭舊債。

也許,這個機遇就是麥卡錫事業的轉折點,從此他一發不可收拾。

他的嗅覺變得格外靈敏。鼻子嗅到哪裡,哪裡就蘊藏著豐富的石油。他的鉆井比一般人的都深,設備也很先進,他前後總共開發瞭38處油田。盡避那時候石油的每桶售價很低,他還是賺足瞭錢,成為眾人矚目的大富翁。

為瞭鞏固龐大的事業,他在自己的油田旁建瞭煉油廠,又投資瞭一筆數額巨大的錢辦瞭一座化工廠,生產石油副產品。幾乎可以肯定,在一段時間裡,格倫·麥卡錫是美國最有錢的人之一。

在接下來的一些年裡,麥卡錫開始過上瞭一種全新的生活。他樂善好施,給各種慈善事業捐瞭一大筆錢,用他的錢幫助一些遇卜困難的人。與許多吝嗇的富翁相反,他喜歡把錢大把大把地花在舒適的生活享受和其它風險事業的投資上去。

首先,他花費瞭數百萬美元在休斯敦市中心建造瞭在當時很高的建築——22層的謝爾大廈;接著,他買下瞭附近地區的一批報館;買下瞭休斯敦的一傢廣播電臺和一傢銀行;他甚至買下瞭東部航空公司的大量股票,當上瞭這傢公司的董事。

他大筆大筆地花著手中的鈔票。

不久,他買下瞭一座大農場。大得乘小飛機穿過這片農場需要1個小時的航程。在那裡,他修建瞭一座屬於他私人的機場,可供多種飛機降落。離機場4英裡的地方,就是他的豪華別墅。

平時,他喜歡在農場草原上一邊開著吉普車飛馳,一邊打獵。他在他的湖裡養瞭很多的魚供他閑暇的時候垂釣。

麥卡錫前後買瞭好幾架飛機。1949年,他居然買下瞭一架波音同溫層客機,在當時這可稱得上最豪華的私人飛機瞭。

麥卡錫還喜歡建造飯店。他建造的最著名的飯店要數"酢漿草"——一座以愛爾蘭國花命名的超級飯店。他選的是離休斯敦市中心較遠的一塊地皮。人們說他把飯店蓋在離中心這麼遠的地方簡直是發瘋。可是他絲毫不理會別人的指責,他認為所有休斯敦的人都會向他靠攏。於是飯店開始動工,3年以後建成。

這座飯店在當時真可算是美國最豪華的飯店。麥卡錫用瞭63種濃淡不同的綠色來裝飾它。夜裡綠色的水銀燈把飯店的四周照亮,連服務臺用的都是綠墨水鋼筆。他打算用大片草皮鋪地,當時一傢草皮公司因為存貨不多,不肯全部出手,麥卡錫幹脆把那傢公司買瞭下來。飯店裡有大遊泳池,有能容納近2000人的舞廳,舞廳用瞭進口紅木和玫瑰紅大理石來裝飾,請瞭大批當時最著名的演員來表演。他花費100多萬美元的巨資舉辦一次公開的夜宴,邀請瞭4000多位賓客,真稱得上盛況空前,極其奢華。

麥卡錫還憑著一時的心血來潮,想進入電影界,做電影公司的老板,他先後投資拍攝瞭一些電影。

麥卡錫極愛出風頭。他派一架飛機參加航空比賽。飛機起火失事。他又花巨資派瞭3架飛機參賽,結果包攬瞭第一、第二名,盡避這花費瞭他數十萬美元,但他的名字隨即傳遍瞭美國。

有一年的美國國慶日,他的"酢漿草"飯店舉辦瞭大型的焰火晚會。飯店前面湧滿瞭40萬觀眾觀看焰火。市長都拿他沒辦法。第二天,各傢報紙都整版地登出瞭新聞報道。

他的照片還作為封面登在《時代》雜志上。有人稱麥卡錫為休斯敦第一公民。

他出資購買埃及國傢的石油開采權;揚言要在危地馬拉開一個大賭場;在飛往秘魯的飛機上辱罵一名醫生;籌劃改造好萊塢……各種奇聞逸事,使他成為新聞界追蹤的目標。而他卻不管外界怎麼評價,依舊活得自由自在。

用一句話可以總結他的個性:格倫·麥卡錫是一個隻對自己負責的人。

一個不懂得怎樣握緊自己錢袋的人,又不思考如何賺取包多的錢的人,是註定要走下坡路,甚至徹底失敗的。

當時政府頒佈瞭一條阻止石油收購價格下跌的法令,這樣出售石油就保持在較高的價位上。而購買者是不願收購這麼貴的石油的,石油賣不出去,這使麥卡錫的收入一下減少瞭一半。

最初讓外界感覺到這位風雲人物的事業開始滑坡的,是麥卡錫用未開采出來的石油作為抵押,向保險公司借瞭5000萬美元的債。

問題不僅出在石油商的利潤減少。麥卡錫花巨資建造的化工廠一直都在虧本。"酢漿草"飯店也沒能收到預期的投資效果。

麥卡錫又向政府的一個金融機構提出瞭貸款7000萬美元的請求。後來,他開始變賣一些資產,包括在休斯敦市中心的那座22層的謝爾大廈。

由於他無力償還保險公司的貸款,保險公司開始接收麥卡錫石油公司和飯店資產的管理權。他的那傢化工廠也終於倒閉。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他終於賣掉瞭"酢漿草"飯店。他的手中隻剩下住宅、報館、廣播電臺和其它一些資產,但很快這些東西也-一從他手中失去。

這時候,如果麥卡錫願意與人合夥,便可以抵擋這次危機。當時,美國辛克萊石油公司的業主哈裡·辛克萊肯出1億美元收購格倫·麥卡錫的資產,再給他5000萬美元還清債務,但性格怪異的麥卡錫不願這樣,因為他隻想單幹。他還想冒險。

麥卡錫打算在華爾街上市銷售他公司的1000萬美元的股票,以便籌集資金。可是達拉斯的一個企業集團稱麥卡錫欠他們250萬美元化工設備,這使得證券交易委員會立即撤銷瞭批準麥卡錫公司股票上市的決定。

麥卡錫隻有另找出路。一年以後,他來到玻利維亞做石油生意。他向玻利維亞政府租借瞭大片的土地,重操舊業,開始鉆探油井。可是他租借的那片土地周圍是密密麻麻的叢林,運油卡車難以通行,除非鋪設一條輸油管道,而這又需要大筆的資金。麥卡錫手裡再沒有這樣一筆錢瞭,他隻好打道回府。

麥卡錫公司徹底地衰敗瞭。麥卡錫賣掉瞭最後一個石油企業,告別瞭他億萬富翁的生活。

如今,年輕人的印象中已不再有這樣一位石油大王,但格倫·麥卡錫的故事卻一直被老一輩的人津津樂道。

《富豪創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