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自從做瞭皇帝之後,一天到晚,提心吊膽,生怕有什麼人密謀策劃,害瞭他的性命,奪瞭他的帝位。特別是那些功臣勛將,開國元老,更使他覺得可怕。偏偏這兩年又碰上天象多變,非旱即澇;夜間又常常看到有亮晶晶的大星,從天上墜落下來。今天落瞭一個,明天又落瞭一個。朱元璋把這些都當成瞭不祥之兆。又有幾個奸臣邪將在他面前一嘀咕,胡說什麼“天象變化預示人象變化”他就越發感到許多事情可疑可慮,朝中的功臣勛將,被他借口謀反,一批一批殺掉。他殺人越多,疑心越大。連有的大臣給他上慶賀表,他也疑心,把人傢的好話當成壞話,立即論罪殺掉瞭。
這一天,朱元璋獨自坐在宮中,閑著無事,疑心頓起,禁不住又打瞭幾個寒顫。正在這時,忽然又有檢校來報,說某某大臣又在背地發瞭牢騷;某某大臣又在傢裡邀人喝酒,聚友密會;如此等等。朱元璋一聽,渾身頓時抖動瞭一下,心想:這些人,非得狠狠對付不可瞭!
朱元璋經過一番苦思冥想,終於想出瞭一個主意:火燒慶功樓。隨即傳諭中書,大意是:自從立朝以來,開國勛將,雖然各賜封爵,但還沒有好好為他們慶功表賀,如今皇業安定,天下太平,應即作準備,好好地再為他們慶賀一番。另外又傳諭工部,立即著手動工,建造一座富麗堂皇的大樓。
時光如水,不覺過去瞭幾個月,一座富麗堂皇的樓房已經全部建造起來。
朱元璋親自寫瞭“慶功樓”三個大字,掛在樓門上。隨後,他便選擇吉日,舉行典禮,並親自開列瞭參加表賀的功臣名單,張榜貼出。除瞭已加給那些功臣的封爵以外,每個人又另加瞭一些名號,以表示皇上的恩寵。
但是,凡事瞞不過有心人。朱元璋的精心謀劃,到底被一個人看出瞭破綻,猜中瞭底細。這個人便是“再生諸葛”劉伯溫。劉伯溫感到事情有點不對頭,聯系到朱元璋疑心重重,接連殺瞭好些個大臣的事情,越發覺得這裡面有名堂。慶功樓建好之後,他細心觀察,終於發現樓房後堆瞭好些幹柴,而且都是由檢校和錦衣衛的人員親自動手幹的,心中就格外地清楚瞭。
劉伯溫雖然看出瞭破綻,但卻既不敢勸阻,又不敢聲張。他思索瞭一會,感到事不宜遲,便立即寫瞭一道奏折,上呈朱元璋,借口自己年已老邁,昏聵無用,要求告老還鄉。朱元璋見瞭劉伯溫的奏折,本想不準,但又念他自從應征以來,確曾為自己的王功帝業出瞭不少好主意,於是皺瞭皺眉頭,說:“就讓他去瞭也罷。”
隨即用朱筆批瞭一個“準”字。
劉伯溫獲準還鄉,便收拾細軟,捆好行裝。臨走的時候,許多大臣都趕來歡送,他滿心酸痛,強忍眼淚,不敢透出半點風聲。但是,等到他看見徐達時,他卻再也忍耐不住,淚珠一下滾瞭出來。徐達心中暗想:劉中丞突然告老還鄉;今日見瞭我,又偷偷地淒然落淚,其中一定有什麼蹊蹺。於是便尋個機會,悄聲問道:“劉中丞,敢是出瞭什麼事麼?”
劉伯溫連忙看看左右,見沒有什麼人在註意他們,才吞吞吐吐地答道:“將軍切莫多問!等慶功表賀那天,你隻管緊緊跟著皇上,切勿離開一步,事後便知,千萬要記住啊!”
徐達聽瞭,不敢再問,隻好忍痛分手。
劉伯溫走後,不久便到瞭朱元璋所選定的慶功表賀日期。這一天,慶功樓前,鼓樂喧天,爆竹震響,不一會兒,文武老臣們都來瞭,一個個喜笑顏開,春風滿面。
過瞭一會兒,朱元璋來瞭。見瞭眾位老臣,顯得分外的親熱,又是噓寒,又是問暖;又是誇獎,又是贊揚,滿臉喜氣橫生。太監、侍從前來向朱元璋奏道:“酒宴已備,請皇上及眾位大人入席吧!”
朱元璋轉臉瞧瞧窗外,窗外早有檢校和錦衣衛人員打出暗號,示意已經準備就緒。朱元璋便高興地說道:“眾位愛卿,既然酒宴來瞭,我們就快喝酒吧。”
眾位老臣一聽,更加高興,隨即一個個都入瞭座席。隻有徐達站在朱元璋的近處,一步也不肯遠離。朱元璋眼看眾位老臣都入瞭席,心中大喜,便命人將每個人的酒杯裡都斟滿瞭酒,又帶頭端起酒杯說:“眾位愛卿伴朕多年,南征北戰,功勛蓋世。今日特為眾位慶功,略表朝廷心意,眾位可一定要好好地痛飲一番呀!”
說著,高高舉起酒杯:“來,我先陪眾位幹瞭。”
說罷一飲而盡。眾位老臣激情滿懷,便齊聲歡呼道:“謝主龍恩,願聖上萬歲!萬萬歲!”
也都端起酒杯,一飲而盡。朱元璋又假裝高興地說:“好!痛快!痛快!”
隨即命人:“快再斟酒!”
酒又斟滿,朱元璋又陪著大傢喝瞭下去。三杯酒過,朱元璋站瞭起來,說道:“眾位愛卿,恕我少陪,你們隻管盡情地喝,稍遲我再來看你們。”
說罷,便慢慢走出樓門。徐達一看朱元璋走瞭,也連忙離開瞭席間,緊走幾步,追瞭上去。
朱元璋已經下瞭樓梯,忽聽身後有腳步聲響,回頭一看,見是徐達,馬上吃驚地問道:“愛卿,你不在樓上喝酒,卻下來幹什麼?”
徐達低聲地哀求道:“萬歲我主,您當真要一個不留嗎?”
朱元璋聽瞭,兩眼一愣,知道徐達已經發現瞭秘密。眼珠轉瞭兩下,輕聲說道:“你既已知道,我就饒瞭你吧!可往後隻許你知我知,如若不然,萬不容你!”
說罷,給徐達指瞭一條去路。
朱元璋和徐達走後不久,慶功樓下便著起瞭熊熊大火。俗話說:“幹柴烈火,龍王難救。”
轉眼功夫,門窗都燒著瞭。整個一座樓房,火光沖天,濃煙彌漫。“失火瞭!失火瞭!”
正在樓裡面喝酒的文武老臣都驚叫起來,一個個爭著往樓門口跑去。但是大火已經封住瞭樓門。有的拼著命往外撞,卻怎麼也拉不開門。原來,樓門早被錦衣衛的人員,從外面反鎖上瞭。不一會兒,火舌很快便從門外燒到門裡。接著,樓板也燒著瞭,房頂也燒著瞭,火苗燒到瞭那些老臣們身上,衣服也都著瞭火,隻見人人都象火人一般,樓上樓下,一片火海。
說話之間,火勢越來越猛,樓頂的木梁已被燒斷,一根根斷瞭的木梁砸瞭下來,一塊塊的瓦片落瞭下來,有的老臣當場被砸死過去,沒被砸著的,也已被燒得半死。那些功臣元勛在火燒樓塌之下,一剎時都化為焦灰瞭。可憐他們剛才還在喜氣洋洋地接受皇上的表賀,哪知一時之間,盡都肉銷骨化,命喪黃泉。他們哪裡知道,這正是朱元璋做瞭皇帝之後,為瞭保住他朱傢的萬年江山而采取的大殺功臣的陰謀毒計哩!
姬樹明俞鳳斌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