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建立瞭明朝,就準備封賞功臣、親屬、親戚和朋友。
功臣有數、親朋無數,沾親帶故的都算上,那真是多如牛毛。要是都封,那才真叫“獾咬刺蝟——無處下嘴”哩。朱元璋為瞭此事心中悶悶不樂。
一天,劉伯溫走進皇宮,對朱元璋說:“陛下,這兩天,您鬱鬱寡歡;今日萬裡無雲好晴天,何不出去遛遛,散散愁呢?”
“好唉!”
於是,兩人換瞭便服,就出瞭皇宮。走瞭一段路,朱元璋向劉伯溫問道:“軍師,哪裡最繁華熱鬧?”
“城隍廟。”
“走,上城隍廟。”
城隍廟果然熱鬧。進瞭廟,朱元璋便看到大殿西側粉墻下,圍著一群人,正在瞧著墻上一幅畫,議論紛紛。
朱元璋和劉伯溫也站到人圈外邊,踮起腳,看瞭又看。隻見墻上那幅畫,畫的是一個人,頭上長著一束一束挺起的頭發,亂得象草雞窩一樣,每束頭發上頂一頂帽子。朱元璋跟許多人一樣,瞧瞭又瞧,想瞭又想,就是不明白什麼意思。朱元璋回到宮裡想瞭一夜,還是想不出這是耍的什麼把戲?第二天,一清早,就把劉伯溫找去,問道:“軍師,你看城隍廟墻壁上畫的那個人頭上有許多頭發,戴許多帽子,這不是‘冬水田裡栽麥——怪栽(哉)’嗎?”
劉伯溫笑瞭笑,說:“陛下,這個畫畫的人瞭不起啊!肚裡有的是貨啊!他用畫向陛下進諫:開國以後,要防止一樁事:冠(官)多發(法)亂!”
“啊!原來是這樣!”
朱元璋恍然大悟。當時,朱元璋頭腦還比較清醒,他想瞭想,點點頭笑著說:“這個人,有意思,他跟寡人打起‘坎坎’①來,這個‘坎’打的好,我立即采納。傳旨出去,今後隻封功臣,不封親朋啦。”
劉伯溫高興地說:“吾皇英明!”
黎邦農搜集整理
①坎坎,又叫“打坎子”方言,繞彎子說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