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王愛德華八世

1972 年5 月31 日,一架英國皇傢空軍運輸機,徐徐降落在倫敦機場,自我流亡長達36 年之久的英王愛德華八世終於從法國重返故上,遺憾的是他的脈搏已停止瞭跳動,他再無法睜開雙眼目睹這一切,這位以溫莎公爵名義回歸故裡的英國國王的靈柩停放在白金漢宮,來自英國各地的人們排起幾英裡長的隊伍,通宵等候向他的遺體告別。老年人懷念公爵在當王儲和國王時對群眾疾苦的同情,而青年們談論最多的話題是,這個多情的國王,為瞭追求傾心愛慕的女人,竟然不惜放棄瞭王位。

愛德華八世生於1894 年6 月,敘起輩分來,他是喬治五世的長子,當今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叔叔。小時候,生性靦腆,畏怯大人,常常默默地躲在一邊。他在幾乎與外界隔絕的宮中長大,除瞭兄弟姐妹以外,他沒有什麼朋友。

後來,他到皇傢海軍學院就學。

1910 年,他被皇室封為“威爾士親王”(英國皇太子的稱號)。兩年之後,又進入牛津大學莫德林學院。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中斷瞭愛德華王子的學業。他毅然投筆從戎,作為參謀軍官隨部隊開赴法國前線作戰。之後,又隨部隊在蘇丹、埃及和意大利服役,1918 年退伍返回英國。回國不久,他就以王儲身份出國訪問,足跡幾乎遍及世界各地。他以瀟灑的風度、動人的微笑、非凡的記憶和傾心的談吐,給他走過的所有國傢和地區都留下美好的印象。

在那動蕩的30 年代,愛德華王子目睹世界經濟危機中無數的工人因失業成為流離失所的街頭饑民,心裡非常難過。他多次公開發表演說,認為國傢和市政當局在解決勞工就業問題上犯有錯誤,有必要進行社會改革。

除瞭各種國際事務和社會活動之外,愛德華王子還有著很多的愛好,他不僅喜愛音樂、狩獵、高空飛行,而且愛好高爾大球、釣魚、園藝和繪畫。

唯一與他人不同的是,他年過不惑還沒有流露過要結婚的意願。

其實,早在他20 歲那年,他的奶奶亞歷山大德拉王後就準備為他娶妻。

要他與一位既嫵媚可愛、又門當戶對的公主結婚,但他甚至連見一下那位公主都不肯。亞歷山大德拉王後為此很生氣,問他到底要什麼樣的女子作妻子,他笑而不答。後來被奶奶追問急瞭,他紅著那張英俊的臉說:“奶奶,請原諒我,我無論如何也不會與一個自己不愛的女人結婚的。”

愛德華的生活並不寂寞,他有自己的情人。他盡避喜歡結交漂亮女朋友,但大多都是逢場作戲,他在等待夢中情人的出現。

1930 年春大的一個黃昏,愛德華王子來到他的女友弗勒斯夫人傢作客,意外地見到瞭一位女賓。這位女賓的美貌和風度,使愛德華王子看呆瞭,以至於弗勒斯夫人連說幾句話都沒有聽見。

弗勒斯夫人心情復雜地拉過愛德華王子的手說:“請允許我介紹,這是我的美國朋友辛普森夫人。”

辛普森夫人含笑在王子面前敬瞭一個屈膝禮,愛德華王子立刻上前攙起瞭她,兩眼盯著她。

辛普森夫人的嘴唇顫抖瞭,10 年前,她在大西洋彼岸的美閏聖地業哥一次盛宴上,有幸見過愛德華王子一面,那次見面為她留下一個難眠的夜晚,愛德華從此成為她的夢中的白馬王子,她並未料到此生此世竟然還能與他相遇。

辛普森夫人的本名叫沃利斯·沃菲爾德。她的第一個大夫是美國海軍軍官,1927 年,他倆因感情不合離瞭婚。次年,沃菲爾德東渡大西洋,來到倫敦,嫁給瞭巨商辛普森先生。辛普森夫人比愛德華王子小兩歲,她那溫文爾雅的舉止和幽默風趣的談吐立即使王子著瞭迷。

從這天起,愛德華王子就跟辛普森夫人形影不離瞭。在別墅,在高爾夫球場,在劇院,人們都可以看到辛普森夫婦與王子在一起。愛德華王子一天見不到辛普森夫人就吃不下飯,睡不好覺。愛德華王子經常請他們夫婦到傢中做客,後來竟然主動邀請他們一同到外國旅行。卡普森先生自然不好推辭,後來,王子養成瞭經常赴法國度假的習慣。辛普森先生從王子過分殷勤的舉止中敏感到他的心事,但他也無可奈何。

愛德華王子已深深愛上瞭辛普森夫人。為瞭討得她的歡心,他從王室的寶庫中悄悄拿出價值10 萬英鎊的金銀鉆石珠寶獻給她,他甚至把王室傳世之寶一顆價值連城的祖母綠放到她的手心裡。

1936 年初春,英王喬治五世病逝,愛德華王子在當瞭十多年的王儲後,終於當上瞭國王,為愛德華八世。他做瞭國王之後,對繁瑣的宮廷禮儀進行精簡,重新清點王室的財產,和內閣成員討論解決工人失業問題。他還親赴威爾士南部的貧困地區進行訪問,當他得知失業工人們依靠食不果腹的救濟度日時,愛德華國王心情非常沉重。他走到工人中間激動地說:“相信我們大英帝國吧,我們能擊退敵人的侵略,同樣也能建設好自己的國土,對你們的生活現狀,政府必將采取行動!”全國各大報刊對國王的這種舉動給予高度贊場,並以此與政府對勞工夫業冷淡態度作鮮明的對比。但這卻引起執政的保守黨首相鮑德溫和其他保守黨人的不滿。恰巧就在這時候,一場不可避免的危機開始向愛德華國王襲來。

愛德華在當王子時同辛普森夫人的曖昧關系,隻有首相、王室成員和極少數上層人物知道,從來沒有引起外界的註意。但是,當辛普森夫婦出現在愛德華八世繼位後首次舉行的正式宴會上,外界就出現瞭流言蜚語。王室成員認為,雖然愛德華做瞭國王,但也不能帶著情人到處招搖,尤其是在宮廷場合。不過,誰也沒有去跟國王說,他們估計愛德華跟辛普森夫人熱戀很快就會冷卻,所以誰也不想去費自己的口舌。可惜他們估計錯瞭,國王非但沒有厭棄辛普森夫人,反而對她的愛愈來愈深。他這回是認真的。

這年夏天,愛德華帶著辛普森夫人悄悄前往希臘和南斯拉夫等地度假。

在海濱一起遊泳,一起進行日光浴,海灘上常常引來成千上萬個圍觀者。於是,大量的評論和照片出現在外國報紙上。

這些消息傳到英國,立刻引起王室的震驚,他們氣憤地說:隻有一種解釋,那就是愛德華國王瘋瞭!首相鮑德溫和坎特伯雷大主教以及愛德華的母親瑪麗王太後,對這一局勢憂心忡仲。鮑德溫緊鎖著眉頭說:“我們再也不能坐視不管瞭!”

政府和教會看法是,國王要娶辛普森夫人為妻絕對不行的,她出身平民,做王後門不當戶不對,沒有資格;再說她還離過婚,現在還是辛普森的夫人,重婚是有罪孽的,國法不容;還有愛德華八世作為英倫之主,卻娶一位離過婚的女人,也違反瞭國教中反對離婚的教規,教會是絕對不允許的。鮑德溫首相緊急求見愛德華國王,獲準於10 月20 日在貝爾維德雷堡謁見國王。鮑德溫首相覺得有責任提醒國王檢點自己的行為,勸其早點懸崖勒馬。

首相隨身攜帶著一大本美國、法國報刊的剪貼面見國王,列舉種種事實,說明流言已使大英帝國的利益和形象受到損害。他勸告說,辛普森夫人應收回離婚申請,以正視聽,希望陛下打消娶她為妻的念頭。愛德華聽瞭直搖頭,他說:“你們為什麼不能理解我?辛普森夫人是唯一值得我愛的女人。沒有她,我就活不下去;沒有她坐在我身邊,我管理國事也會心不在焉。你們懂嗎?”鮑德溫當然不知國王的內心感受,他見勸諫毫無作用,垂頭喪氣地退出瞭貝爾維德雷堡。

一周後,辛普森先生同意瞭妻子的離婚申請。

這時熱戀辛普森夫人的愛德華來說,無疑是一個喜訊,他立刻召見首相鮑德溫說:我不管別人怎樣看,我要與辛普森夫人結婚。首相的回答很幹脆:“不,這絕不可能!”他向國王解釋說,這樁婚姻是個錯誤,全國公眾是不會贊同的。這並不是因為辛普森夫人是個美國人,而無法回避的是她嫁過兩個男人離過兩次婚。我國國教歷來禁止離婚的人再次結婚,您作為英國國教名義領袖.豈能帶頭違背這項禁令呢?再說,憲法上也沒有條文規定,王室可以與平民百姓結婚。

愛德華八世氣憤地說:“我是國王!我是國王!我為什麼不能和自己所愛的女人結婚,為什麼?”這又是一次不歡而散的召見。

這時候,英國保守黨內閣和多數公眾輿論以及大主教坎特伯雷為首的宗教勢力合為一流,一致反對愛德華八世與辛普森夫人的婚事。盡避支持國王的丘吉爾在下院向鮑德溫施加壓力,要求他別采取“無可挽回的行動”,少部分報刊也表示支持國王的婚姻,但國王畢竟勢單力孤。

11 月11 日,在內閣頗具威望的國王私人秘書哈丁傍愛德華八世遞上一封措詞強硬的信,他用威脅的口吻稱:“王位危機迫在眉睫,政府即將解體,財政部長提出辭呈。眼下解決危機的唯一辦法,那就是讓辛普森夫人離開英國,馬上..”

首相在勸諫國王無效後,組織召開內閣最高決策人會議,研究事態發展的應急措施。會後,國王與首相再次會晤。鮑德溫向國王明確說:“本屆政府認為辛普森夫人不適合當王後。陛下若同她結婚則不能繼續留任國王,若要當國王則不能同她結婚,您必須作出選擇。”

現在,擺在愛德華八世面前是一個殘酷的現實:必須在婚姻和王位之間迅速作出不可更改的決定。

長期察顏觀色、始終不置一詞的英國報界,這時也打破瞭沉默,有關愛德華八世的文章連篇累牘地刊發出來,鋪天蓋地地分發出去,一時間國王的婚事成瞭英國大眾議論的熱門話題。有人說,這是一樁“與王位水火不相容的婚姻”,有人說,“這是偉大的羅曼蒂克,本世紀瞭不起的愛情”。有些人舉起“上帝救救國王”、“要國王、不要首相”的旗幟在唐寧街首相府門前遊行。而另一些人認為,首相說的對,這個女人不管從哪個方面說都不配做王後,還揚言,要是辛普森夫人還不滾出英國,就要把她住的房子炸掉。

愛德華國王聽見這事嚇瞭一跳,趕緊搬到辛普森夫人那裡去住,日夜守護著她。辛普森夫人眼中飽含著淚水對國王說:“這一切都怪我,是我給您帶來煩惱和痛苦。盡避我愛您勝過我的生命,但無論如何不能讓您因為我失去王位。”愛德華八世動情地說:“親愛的,我寧可丟掉王冠,也不願意離開您!”

12 月5 日這天,愛德華八世通知首相鮑德溫說:“我同意遜位。”首相聽罷吃瞭一驚,立即召開內閣會議懇求愛德華八世重新考慮遜位決定。國王的回答是:我決心已定,斷無更改之理。時隔幾天,下院和王室在一片惋惜聲中通過瞭前所未有的國王遜位法案。

1936 年12 月10 日,愛德華八世在“國王退位詔書”上簽瞭字,結束瞭僅僅325 天的統治,成瞭英國歷史上第一個自願遜位的國王。這天夜裡,他和一向支持他的丘吉爾先生話別,隨即離開英國,開始瞭自我流亡的生活。

繼任英王的是他的弟弟喬治六世。喬治六世上臺處理的第一件事,就是封他哥哥為溫莎公爵。愛德華聽說後笑道:“我喜歡這個名字!”

1937 年初夏,辛普森夫人接到她和丈夫離婚的“最後判決”,她恢復瞭自己少女時的名字——沃利斯·沃菲爾德。6 月3 日,在法國圖爾城的一個朋友傢中,身為溫莎公爵的愛德華和沃菲爾德女士終於如願以償地舉行瞭婚禮。但前來道賀的客人寥寥無幾,愛德華環視出席婚禮的48 人中,正式客人僅有15 人,其他的是記者和仆人。英國王室沒有一人前來出席這個婚禮。那天晚上,有位仆人意外地發現,這位43 歲新郎仁立窗前滿面淚痕。

在戰火紛飛的二次世界大戰中,溫莎公爵夫婦輾轉在意大利、法國、西班牙等國之間。他們的愛情經受住瞭時間的考驗,日日相敬如賓,天天形影不離。他在晚年時候多次對他人談到當初毅然遜位的事,他說,我的決定是正確的,我從不後悔。

戰爭結束後,公爵夫婦又重新來到法國,法國政府贈送他們一幢別墅。

喬治六世按照與哥哥事先達成的協議,每年按600 萬英鎊的年俸供其享用。

日子一天天過去,溫莎公爵夫婦漸漸老瞭。他們沒有回國,盡避他倆經常談論這事。因為他們明白,英國王室的大門從來就沒有向他們敞開過。令他們意外的是,在1972 年5 月中旬,伊麗莎白女王親自登門來看他們瞭。她此行是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愛丁堡公爵和查爾斯王子也一同前來。他們拜訪瞭溫莎公爵在巴黎的傢。這是英國王室首次看望婚後公爵。遺憾的是他已身患癌癥,奄奄一息瞭。在女王走後的第10 天凌晨,溫莎公爵結束瞭充滿羅曼蒂克而又不幸的一生。他在遺囑中要求個人財產由夫人來繼承,並不舉行國葬。

6 月2 日,溫莎公爵夫人搭乘伊麗莎白女王派出的專機到達倫敦,並應女王的邀請,在葬禮舉行之前留住白金漢宮。這是她自從1936 年以來首次踏進白金漢宮。

溫莎公爵沒有葬在英國歷代國王傳統的安息地——聖喬治教堂,而是被安葬在溫莎城堡的一個小墓地裡。這是他和弟弟喬治六世生前就商量好的。

他之所以這樣做,是為瞭讓他那始終不被英國王室承認的妻子,有朝一日能和他在地下長眠在一起。他曾在彌留之際拉著她的手說過:“親愛的,來世我們還要做夫妻!”

(司馬文景)

《皇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