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之王”亞歷山大

1812 年6 月,俄國沙皇亞歷山大和他的隨從人員們冒著悶熱的天氣到達瞭維爾納。他這次出巡的公開意圖是檢閱部隊和進行軍事演習,但實際上,無論是俄國人還是法國人,都知道亞歷山大是為瞭對付拿破侖才來的。

這時,法國皇帝拿破侖和他的大軍,就在幾英裡外的涅曼河對岸安營紮寨。

眼看一場大戰就要發生,可沙皇身邊的將軍們仍在為采取什麼戰略應敵爭論不休。法爾將軍主張兵分兩路,一路由托裡將軍指揮,準備在德裡薩附近利用鞏固的陣地與法軍作戰;一路由巴格拉吉昂親王率領,負責偷襲擾亂敵人的後方。然而,阿拉克契耶夫和托裡將軍強烈反對法爾將軍的理論,認為這將給俄國帶來一場大災難。還有人建議沙皇收回指揮權,直接指揮這場戰爭。另外一些人,其中包括亞歷山大沙皇的弟弟康斯但丁大公,則主張盡早同拿破侖簽訂和平條約,以避免這場戰爭,他們認為,拿破侖已經打敗瞭歐洲所有的強國,俄國也不會是他的對手。

亞歷山大沙皇把圓滑的外交手腕也用到瞭國內事務上,他故意遲遲不做出決定,讓人們每天在他周圍爆發新的爭吵,而他卻耐心地聽取每個人的意見,把有益的部分汲取進他逐漸形成的計劃中。

亞歷山大的計劃有一個基本點,那就是一定要誘使拿破侖發起進攻,這樣,發動這場戰爭的責任就落到拿破侖的頭上去瞭。因此,法國使者納爾蓬將軍在沙皇這裡受到瞭盛情的接待,但是沙皇的答復態度卻很強硬,他說,沙皇並不希望流血,不過,也決不會同意有損於俄國尊嚴的任何事情。沙皇強調說:“即使歐洲的全部刺刀都集中到俄國邊境上來,也動搖不瞭我的決心!”

法國使者回去瞭。接連幾天裡,俄國邊境上一點動靜都沒有。法國人和俄國人都在做最後的等待。大傢都明白,這已是戰爭之前預兆不祥的沉寂瞭。

6 月24 日晚上,亞歷山大正在參加一個宴會,這時,他的警察頭子巴拉曉夫擠過人群,走到沙皇身邊,悄悄地告訴他,法國大軍的先頭部隊已經渡過瞭涅曼河,進入瞭俄國境內!亞歷山大沙皇臉色蒼白地站瞭起來,什麼也沒說,就離開瞭宴會廳。接著,他的將軍們也一個個被叫走瞭。

這時,涅曼河上已經架起瞭3 座浮橋,50 萬法國大軍正在渡河。當法國皇帝拿破侖騎馬踏上俄國領土的瞬間,他的士兵們爆發出瞭雷鳴般的歡呼聲。

拿破侖決心把俄國從地圖上抹掉。

但是,法軍在俄國境內接連行進瞭幾個小時,卻沒有見到俄國的一兵一卒。這一帶全是荒涼的沙漠,既沒有可供牲口放牧的草場,更沒有能讓皇帝和士兵們休息的房子。法軍無法停留,隻得繼續緩慢地向維爾納前進。他們確信,沙皇將在那裡同他們決戰。然而,當他們抵達維爾納時,才發現俄國人又已經撤退瞭。

法軍的先頭部隊一直挺進到裡貢迪村,才遇上瞭沙皇的使臣巴拉曉大。

他向拿破侖遞交瞭亞歷山大沙皇的抗議書,抗議法國皇帝對俄國不宣而戰的侵略行為。拿破侖向這位使臣大發雷霆,巴拉曉夫卻雙眼瞪著地面,好像沒有聽見一樣。他的沉默使拿破侖更加怒不可遏。拿破侖突然叫道:“哪條道路通往莫斯科?”

巴拉曉夫抬起頭來,毫無表情他說:“我想,法國人一定也知道那句占老的成語:條條大路通羅馬。要到莫斯科去,你喜歡走哪條路就走哪條路。

當年查理十二世走的是波爾塔瓦那條路。”

拿破侖懂得他的意思。100 年前,瑞典國玉查理十二世就是在波爾塔瓦城下被彼得大帝打敗的。他強壓住心頭的怒火,把巴拉曉夫趕回瞭俄軍陣地。

按照預訂的計劃,亞歷山大和托裡將軍率領俄軍主力在向德裡薩陣地撤退。而巴格拉吉昂親王率領一支4 萬5 千人的部隊則守候在伏爾希尼亞州,等機會襲擊法國的後方。一路上,俄軍焚燒莊稼,毀滅村莊,填平水井,殺盡牲畜,趕走老百姓,什麼東西也不留給入侵者。亞歷山大沙皇說:“留給法國軍隊的將是一片荒蕪,既無植物,也無動物。法國軍隊決不可能從俄國的土地上取得給養!”如果有必要,他寧願毀掉整個俄國,也不會把一粒小麥或者一堵完整的墻留給侵略者!托裡將軍是一個倔強而又謹慎的人,他不住地勸沙皇放棄法爾將軍的計劃。他認為拿破侖決不會盲目地去進攻德裡薩,而讓巴格拉吉昂從後面包圍他。拿破侖一定會先去消滅巴格拉吉昂的軍隊,然後再來追擊俄軍主力。托裡將軍希望沙皇馬上下令讓巴格拉吉昂將軍前來與主力會合。

然而亞歷山大還沒有拿定主意。他知道自己缺少軍事才能,所以想再看一看形勢的發展再作決定。他們到瞭德裡薩,正在視察那裡的防禦工事,已經有情報送來:大批法軍正在向伏爾希尼亞推進。事實證明瞭托裡將軍的預見。

法爾將軍還不服氣,爭辯說:“那並不是法軍的真正目標,拿破侖首先要攻擊的是德裡薩,他決逃不出我的理論...亞歷山大摘下手套,摔到椅子上,輕聲對法爾將軍說:“你可以走瞭,我決定放棄你的計劃瞭。”然後,他命令托裡將軍立刻同巴格拉占昂將軍取得聯系,讓他們避免同法軍交戰,馬上向後撤退,同俄軍主力會合。他對托裡將軍說:“從現在開始,你可以采取你認為合適的作戰方針。我將離開軍隊,回到彼得堡去。你現在打算怎麼辦?”

托裡將軍平靜他說:“我建議後撤。我將牽著拿破侖的鼻子走,盡量不同他作戰,能把他拖多遠就拖多遠。同時,我將繼續執行您的方針,在沿途毀掉一切,讓法軍挨餓。到瞭冬天,我們就一定能打敗他!”

托裡將軍指揮俄國軍隊一直退到斯摩棱斯克。他準備在這座俄羅斯古城與侵略者做一次交鋒。但是托裡將軍並不認為他們有可能頂住法軍的進攻,所以他讓巴格拉吉昂親王率領一支部隊守住瞭他們的後撤路線。拿破侖卻誤會瞭,以為俄軍打算在這裡同法軍進行決戰,因此他下決心要一舉殲滅俄軍的主力。8 月16 日凌晨,戰鬥打響瞭。在法軍炮火瘋狂轟擊時,托裡將軍命令士兵沉住氣不還擊。中午,當發起沖鋒的法軍進入俄軍的炮火射程之中時,俄軍才開始反擊,處在開闊地上的法軍士兵像割下的草那樣成批倒下瞭。經過激烈的戰鬥,法軍以傷亡1 萬多人的代價,在傍晚時分占領瞭城市的南郊。

夜幕降臨之後,法軍發動瞭總攻。可是,這一次,他們竟沒有遇到任何抵抗,因為,托裡將軍在大量殺傷敵人後,放火燒掉瞭城中的全部建築,成功地率領部隊安全撤走瞭。

然而,托裡將軍的戰略,在俄國宮廷卻沒有得到支持。大多數俄國官僚不能容忍俄軍這樣一退再退,以沙皇亞歷山大的妹妹為首的一幫人,已經在陰謀發動政變,推翻亞歷山大,以便改變他的不抵抗政策。在這種壓力下,亞歷山大隻得作瞭讓步,派庫圖佐夫將軍代替托裡將軍擔任總司令。但是他明確告訴他的大臣們,即使庫圖佐夫打瞭敗仗,莫斯科淪陷,他也要與侵略者戰鬥到底!這時,法國軍隊離莫斯科已經不遠瞭。被俄國人當作軍事奇才的庫圖佐夫將軍,選定瞭博羅迪諾村作為保衛莫斯科的戰場。拿破侖對有機會與俄國軍隊決戰感到很高興,因為他已感到,戰爭拖得越長,深入俄國越遠,對法軍就越不利。有趣的是,法國皇帝拿破侖與俄國沙皇亞歷山大同樣認為,與法軍決戰是俄軍統帥的一個錯誤。果然,庫圖佐夫因為低估瞭拿破侖,在博羅迪諾吃瞭個大敗仗,已格拉吉昂親王戰死瞭。莫斯科失去瞭最後的屏障。

俄國宮廷裡一片混亂。許多大臣,包括亞歷山大的妹妹,都認為俄國已經輸掉瞭這場戰爭。隻有亞歷山大毫不動搖。他已經做好瞭放棄莫斯科的心理準備和戰略準備。他並且利用這個危機,把他的妹妹從反對派那裡爭取到瞭自己這一邊來。

9 月14 日清晨,法軍先頭部隊抵達莫斯科城外。霎時間,士兵們爆發出一陣驚天動地的歡呼聲。拿破侖得意洋洋地縱馬飛馳,在士兵們的歡呼聲中一直沖到瞭最前列。在燦爛的陽光下,莫斯科就像一顆五彩繽紛的寶石。數百座金黃色的圓屋頂閃耀著光芒,精巧的東方式塔樓,紅色和灰色的房屋,深紅色的城墻,以及克裡姆林宮的尖塔,都歷歷在目。拿破侖默默地眺望瞭片刻,突然大叫一聲:“莫斯科!”他以為他已經贏得瞭這場戰爭,他就要勝利地進入莫斯科瞭!他甚至已經想到,俄國的貴族將怎樣在莫斯科迎接他,他將告訴他們,他決定不破壞莫斯科這樣一個美妙神奇的城市。

當天下午,法國大軍進入瞭莫斯科。然而,出乎他們意外,街道上空空蕩蕩,隻有幾個受驚的農民,一看見敵人就跑開瞭。克裡姆林宮的紅色圍墻後面好像有人開槍,但法軍打出第一排子彈後,一切就都平靜下來瞭。

庫圖佐夫不愧為一代名將,他居然來得及讓他的殘餘部隊把莫斯科疏散一空!拿破侖在第二天進入莫斯科。幾乎沒有人看見他進入敵國首都時的輝煌。他隱約感覺到有什麼不對頭。這場戰爭在各個方面都有些古怪,勝利好像總來得太輕易,俄國軍隊像向導一樣在他的前面逃跑,偶然回擊一下,立刻又無影無蹤地消失瞭,留給法軍的是一個又一個燒成廢墟的城鎮..但是,他終於得到瞭一個完好無損的莫斯科,俄國人是不可能毀掉莫斯科的,現在,亞歷山大該派人來求和瞭!可是,亞歷山大的使者久久沒有出現。拿破侖觀光瞭這座偉大的城市,最後決定住在沙皇的寢宮裡。幾十萬法軍在莫斯科第一次住進瞭正規的房屋,由於沒有敵人,他們隻溫和地搶劫瞭城市裡殘存的財物,主要是居民傢酒窖中的藏酒。

這天深夜裡,拿破侖在睡夢中被人叫醒瞭。衛兵告訴他,莫斯科全城都燒起來瞭!這是亞歷山大沙皇的又一個決策。他決定把他的焦土政策執行到底,寧可燒掉莫斯科,也不能讓敵人得到給養和休息的場所。按照他的旨意,監獄中的政治犯和刑事犯都被放出來瞭,他們得到的指示是放火燒掉整個莫斯科,這些人忠實地執行瞭這個命令。

面對這樣可怕的情景,連拿破侖也感到膽戰心驚。空中閃耀著紅光,火焰包圍著街道,建築物在倒塌時發出震耳欲聾的恐怖轟鳴,高溫和濃煙使人窒息,壯麗的火花在法國士兵頭上狂飛亂舞。結果是法國士兵在努力撲滅俄國古都的大火,然而,他們這才發現,城內所有的滅火器具都被破壞掉瞭。

俄國人決定要把這座古都燒得幹幹凈凈。拿破侖幾乎是被推進馬車的。受驚的馬瘋狂地奔馳著,沖出瞭煙霧騰騰的莫斯科。大火燃燒瞭3 天3 夜,不但燒完瞭城裡殘留的物資,而且燒掉瞭法國人帶來的糧食和裝備。

拿破侖不得不搬到莫斯科郊外的一個鄉村莊園裡。他固執地認為,他已經占領瞭俄國首都,因此俄國已經戰敗,亞歷山大沙皇應該來向他求和。然而亞歷山大的使者一直沒來。為瞭證實自己的想法,他主動派使者到彼得堡去向沙皇建議停戰。

亞歷山大強硬地回答說:“隻要俄國疆土上還有一個法國士兵,我就永遠不會求和!”他還命令庫圖佐夫將軍,不得同敵軍的任何使者談判。

拿破侖聽到這樣的答復,氣得破口大罵。但是,他的聰明的將軍們已經意識到,他們是不可能征服俄國的瞭。到現在為止,法國大軍是把攻取敵人首都作為戰爭的最終目標的,他們為此付出瞭慘重的代價,但是現在他們明白瞭,亞歷山大沙皇並不在乎首都的陷落,俄國軍隊的主力還存在,而且裝備良好,精力充沛,法同軍隊卻已經精疲力竭!他們現在最明智的作法,是抓緊時間,在冬天到來之前撤回法國!拿破侖在心裡承認他們的意見是正確的,10 月19 日,法軍開始向後撤退。但是剛剛離開莫斯科50 公裡,他們就遇到瞭嚴陣以待的庫圖佐夫。

拿破侖的養子歐仁指揮著一個軍團攻瞭上去,結果卻是損兵折將,大敗而歸。拿破侖大怒,決心親自去同庫圖佐夫較量一番,但是他的將軍們紛紛反對,因為又累又餓的法國軍隊,根本沒法與以逸待勞的俄國軍隊相比。他們建議避開俄軍退走,拿破侖勉強同意瞭這個意見。他們沿著來時的原路退瞭回去。在法軍曾經戰勝庫圖佐夫的博羅迪諾戰場,7 萬多具無人掩埋的屍體發出令人作嘔的惡臭,士兵們不得不用破舊的衣袖捂著臉,那種恐怖的氣氛嚴重影響瞭法軍的士氣。法軍的紀律也日益松弛,隊伍七零八落,許多人帶著從莫斯科掠奪來的包裹,裡面裝著絲綢、服裝、珠寶、金銀..在宿營的時候,常常有人為著這些偷竊來的東西爭鬥撕打。更危險的是,他們一直受到俄國小鄙部隊的襲擊,俄國士兵們躲在樹林裡或高地後面,殺死些法國士兵後馬上撤走。而莫斯科的大火使俄國老百姓也憤怒地行動起來,暗殺法國哨兵和散兵遊勇。結果法軍士兵不但沒有足夠的食物,而且夜晚連睡覺也睡不安穩。他們唯一可以慶幸的,就是天氣還不算太冷。

在維亞濟馬,庫圖佐夫率領俄軍主力追上瞭拿破侖,雙方爆發瞭一場激戰。盡避亞歷山大沙皇一再提醒庫圖佐夫不要低估拿破侖,庫圖佐夫還是又犯瞭一個錯誤:沒有及時派出增援部隊。法國軍隊再次擺脫瞭俄軍的追擊,逃向斯摩棱斯克。法軍在那裡留有一支後備部隊,並且準備有充分的糧草彈藥!然而,俄羅斯的嚴冬不可阻擋地到來瞭。11 月5 日夜裡,下起瞭第一場暴風雪,氣溫猛降到攝氏零下18 度。夭亮以後,大雪仍在怒號,法軍士兵們又冷又累,絕望地在冰天雪地中掙紮。連拿破侖也問士兵們一樣,拄著根棍子在雪深過膝的地上艱難地行進。亞歷山大沙皇的“焦土政策”現在開始顯示威力瞭。數不清的法軍士兵在餓死、凍死、累死..當他們終於到達瞭斯摩棱斯克時,得到的隻是更大的失望:因為這裡的守軍幾乎同他們一樣在挨餓,剩下的糧食最多還夠吃幾天。拿破侖極力鼓動他的部下向別列津納河挺進,過瞭這條河,他們就安全瞭。

就在這時,在亞歷山大沙皇的領導下,庫圖佐夫正在設置一個巨大的陷階,他已經派出一支部隊,長途奔襲別列津納河。負責守衛別列津納河大橋的法軍元帥烏迪諾抵擋不住,大橋被俄國人燒掉瞭。法國軍隊失去瞭退路,而他們身後,庫圖佐夫的大軍正在進逼過來。

就在這生死存亡之際,拿破侖耍瞭最後一個漂亮的花招。他用一批非戰鬥人員迷惑瞭庫圖佐夫,將俄國大軍引上瞭歧途,而法軍殘餘的主力趁機與烏迪諾元帥會合,在別列津納河上遊淺灘搭浮橋逃出瞭俄國。然而,當初50 萬法國大軍,如今隻剩下瞭不到2 萬殘兵敗將!亞歷山大沙皇得到消息,立刻從彼得堡出發,趕到瞭維爾納。半年以前,他不得不從這裡撤退,而今天,他將從這裡組織反攻。他聽庫圖佐夫匯報瞭決戰的情況,瞭解瞭歐洲的形勢,不顧國內貴族和官僚的反對,在1813 年初毅然下令越過波蘭邊境,向法國過去的盟國普魯士進軍,以迫使普魯士起來反對法國。亞歷山大采取瞭一個高明的措施,他讓有名的普魯士流亡者斯坦因在俄國軍隊前面回到普魯士,發動人民起來爭取獨立。有俄國大軍作後盾,斯但因很快就成功瞭,普魯士各地迅速掀起瞭反對法國的運動。3 月17 日,普魯士人和俄國人一起決定,使普魯士擺脫法國的統治。普魯士變成瞭俄國的盟國。接著,亞歷山大又取得瞭英國的支持。最後,奧地利和瑞典也不得不加入與俄國的同盟。法國被孤立瞭。

8 月10 日,歐洲對拿破侖的戰爭開始瞭。到1814 年的4 月1 日,俄國沙皇亞歷山大勝利地進入瞭法國的首都巴黎。他自豪地向全世界宣佈:“是上帝選擇我來戰勝拿破侖。上帝選擇我做王中之王,我隻是完成瞭上帝的旨意。”

(薛兵)

《皇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