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記載:“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接下來,我們便來簡述一下這段話的來歷。
戰國時期,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莊辛。有一天,莊辛對楚襄王說:“你在宮裡面的時候,左邊是州侯,右邊是夏侯;出去的時候,鄢陵君和壽跟君又總是隨看你。你和這四個人隻顧奢侈淫樂,不理國傢政事,郢都一定要危險啦!”
襄王聽瞭,很不高興,氣呼呼地罵道:“你老糊塗瞭嗎?故意說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
莊辛不慌不忙地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麼不幸。如果你一直寵信小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相信我的話,那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麼發展下去。”襄王同意瞭。
結果,莊辛到趙國才住瞭五個月,秦國就派兵侵楚瞭,襄王被迫流亡到陽城(今河南息縣西北)。他才覺得莊辛的話不錯,趕緊派人把莊辛找回來,詢問他解決的辦法。莊辛很誠懇地說:“我聽說過,看見兔子牙想起獵犬,這還不晚;羊跑掉瞭才補羊圈,也還不遲……”接下來,莊辛便給襄王講瞭個故事:
從前有個人,養瞭幾隻羊。一天早上,他去放羊,發現少瞭一隻。原來羊圈破瞭窟窿,夜間狼從窟窿裡鉆進來把羊叼走瞭。鄰居勸告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他說:“羊已經丟瞭,還修羊圈幹什麼呢?”他沒接受鄰居的勸告。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發現又少瞭一隻。原來狼又從窟窿裡鉆進來把羊叼走瞭。他很後悔,不該不接受鄰居的勸告。他趕快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從此,他的羊再沒有被狼叼走的瞭。
莊辛看到襄王聽得津津有味,便給襄王具體分析瞭當時的形勢:“古時賢王商湯、周武王,都是在隻有百裡左右的土地上發展強盛起來的,創建瞭商朝和周朝。而暴君夏桀、商紂雖然有天下,卻不免亡國。現在楚國的領土雖然比以前小瞭不少,但合計起來也有幾千裡,豈止是百裡左右啊。楚國都城雖然被攻破,但隻要大王您振作起來,改正過去的不當之處,秦國是滅不掉楚國的。”楚襄王聽瞭,眼睛一亮,果真按照莊辛的話去做,真的度過危機,振興瞭楚國。——《戰國策·楚策四》
【解釋】:亡:逃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羊逃跑瞭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瞭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出自】:《戰國策·楚策》:“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示例】:張學良始則失地,今幸固守錦州,~,可稱晚悟。
◎章炳麟《與孫思昉論時事書》二
【語法】:連動式;作主語、謂語、賓語;含貶義
用 法
連動式;作主語、謂語、賓語;含貶義
近反義詞
近義詞 賊去關門
反義詞 防患未然
例 句
他們單位昨天發生失盜後,領導立即~,采取安全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