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神話傳說中人類的始祖。傳說人類是由她和伏羲氏兄妹相婚而產生。
一、女媧
女媧,神話傳說中人類的始祖。傳說人類是由她和伏羲氏兄妹相婚而產生。後來,他們禁止兄妹通婚,制定婚禮。最廣為流傳是女媧造人和女媧補天。
盤古開天辟地後,世界上還沒有人類。有一大神女媧在空曠的大地上四處遊蕩,覺得十分寂寞,一天她來到黃河岸邊,心中一動,便用河邊的黃土摻黃河之水,按照自己的形邈來捏造泥人,並給泥人吹瞭一口仙氣,泥人就變成瞭能直立行走,會說話的小東西,女媧稱之為“人”。女媧想讓“人”這種生物遍佈全世界的各個角落。她就不停地捏呀捏,可是這樣勞作,速度太慢。女媧找來一些草,編成繩子,沾滿黃河底的泥漿,四處甩動,濺落的泥點變成瞭一個個小人。就這樣人類被大神女媧創造出來瞭。大地上有瞭人類,女媧非常開心高興,但她又覺得人有生就有滅,人不能永恒不死。這些人死後怎麼辦呢,我不能總不停止地再造一批又一批人吧!女媧經過反復思考,決定把人類分為男女兩性。讓他們配合起來,自己去創造後代,養育子女。女媧為人類創立婚姻制度。女媧還發明瞭笙簧樂器,供男女結婚時吹奏,以增加人們的祥和氣氛和男女之間幸福快樂的戀情。因此人們尊稱女媧為媒婆、媒神、婚姻之神。
相傳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爭奪天下,發生戰爭,戰鬥十分慘烈,共工的神力不敵祝融,吃瞭敗仗,逃往西方,一怒之下頭撞不周山,不周山本是撐天的柱子,被共工一撞,巨響連天,不周山斷成瞭兩截,天立刻向西北方向傾斜,天空露出一個大窟窿,無數的星辰從窟窿裡往下掉,大地震動,洪水滔天,天災引發的毒蛇猛獸到處遊躥,人類眼看就要絕種。女媧萬分心痛,她沒有餘暇去懲罰肇事者,隻好先想辦法把人類從滅亡邊緣拯救出來,首先她要把天上的大窟窿填補上。女媧從大江大河裡揀選瞭許多五彩斑爛的石子,架起一堆火,把它們熔化成膠狀液體,用這種液體去填補天上出現的大窟窿。窟窿填好以後,她考慮失去天柱的天空可能還會再次傾斜或坍塌,她又殺瞭一隻巨大的烏龜,砍下它的四隻腳來做成新的擎天柱子,立在大地的四方,把天空像帳篷一樣撐起來。解決瞭天空的災異,女媧又把目光投向大地,她首先斬殺瞭在冀州作亂的黑龍,斷瞭洪水的源頭,震懾瞭其他毒蛇和猛獸,躲到深山老林裡,不敢再殘害人類瞭。然後女媧用草木灰把淤積在大地上的洪水全都吸盡――在傳說中,現今的千裡沃土的華北平原正是用這些草木灰堆積而成的。由於這場巨大的災禍,中國大地從此西高東低,天總是向西北傾斜,太陽、月亮和眾星辰都很自然地歸向西方,而大江大河都流向東方。黃河、長江成為中華民族的發祥之地。女媧成瞭中華民族的人類先祖和最大功臣。
現在的中國大地,有許多祀奠女媧的後土祠、媧皇廟、娘娘廟等。在山西就有著名的萬榮後土祠、霍州媧皇廟,薛村娘娘廟建築輝煌、古樸典雅。每年農歷三月十二日,全村的小孩脖子上戴著用有谷桿制作的六角花圈,成群結隊。興高采烈,在傢中大人的陪同下,手提花饃,給女媧娘娘送枷,叩頭燒香,焚表撞神,爭相向燈壁表燈,呈現出“天下太平”的美麗景觀。每年農歷七月初十為薛村的娘娘廟會日,該天以祀神為中心,進行鑼鼓比賽,社火表演,馬刺雜耍,騾馬大會,四方商賈遊客不下萬人。
二、嫘祖
嫘,亦稱嫘祖、雷祖、累祖、蠶神、西陵氏之女。嫘,最早發現瞭蠶會吐絲,而這種絲可以用來紡線織帛,用它做成的衣服又輕又滑。嫘代表西陵氏向黃帝進獻蠶絲。黃帝看這位姑娘即能幹又漂亮,就娶其為正妻。嫘祖的功績不僅僅是發明瞭養蠶繅絲的技術,還母儀天下,創建瞭很多禮義規范,協助黃帝治理天下,使天下人們不僅衣著得體,而且人人相互尊重禮讓,社會安定和諧。嫘祖為黃帝生有兩個兒子,長子玄囂,次子昌意,昌意之孫名顓頊,顓頊後來繼承黃帝之位,成為天下的共主,為五帝之一。中國是絲綢之國,西漢初年經西域的絲綢之路,傳至西方和世界各國,此嫘祖之功也。民間還稱蠶神為“馬頭神”或“馬頭娘娘”。除嫘祖之外,黃帝還有三位妃子,一名姞,二名餘,三名嫫,亦稱嫫母。嫫是一位傳說中的著名醜女,但她十分賢德淑惠,黃帝命她管理後宮,嫫為後宮楷模。四位後妃共為黃帝生有25個子女。其中有14個兒子分別得到瞭姬、酉、祁、已、膝、藏、任、荀等12個姓氏。這14個人也就成瞭這些姓氏之人的始祖。
三、嫦娥
嫦娥,亦稱恒娥,姮娥,神話傳說中為射太陽的神箭大英雄羿之妻。天上有個有亮,月亮之上有座廣寒宮,廣寒宮裡住著一位仙女,名叫嫦娥。她為什麼要住在冷清的月亮世界廣寒宮呢?
嫦娥之夫羿,因用箭誤傷黃河之神河伯的左眼,河伯向天帝告禦狀,羿受到玉帝的責難,不準羿回天界,他的妻子嫦娥也隻好陪著羿呆在人間,嫦娥對此事很不滿意,羿也很後悔自己行為,他想人的壽命是有限的,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死去,聽說西天王母娘娘那裡有長生不老的靈藥,就決定千裡跋涉,前往求訪。西王母是一個居住在昆侖山上的神人,後嫁於東王公(即後來的玉皇大帝)。是一個慈祥善良的老婦人,羿的行為感動瞭王母娘娘,便贈給兩顆長生不老藥。羿高高興興返回傢,打算找個良辰吉日,和妻子嫦娥一同服用長生不老藥,然而嫦娥太想天界瞭,一人吃瞭兩顆長生不老藥,於是身體變輕,慢慢向天空飄去。嫦娥害怕天上的神仙責備自己,拋棄瞭自己的丈夫,不敢返回天界便來到月亮上的廣寒宮,從一個美女變成瞭一隻癩蛤蟆,月中的蟾蜍。在寂寞冷靜的廣寒宮,隻有一隻玉兔和有罪被罰上月宮砍桂樹吳剛。嫦娥偷吃仙藥,咎由自取,命中註定,並不可憐,可憐的是大英雄羿,千辛萬苦,取來靈藥,卻落瞭個肝腸寸斷,天各一方。
四、婦好
婦好,亦稱後婦好。母辛,後母辛。商王武丁的第一王後。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軍事傢。
婦好與武丁結婚時,北方邊疆遭受外敵入侵。武丁派出的將領及軍隊連遭敗績。剛結婚的婦好主動請纓,要求率兵征討。武丁很是猶豫,征戰沙場歷來是男人的事,怎能讓自己新婚的妻子領兵打仗,但沒有得力的幹將,武丁通過占卜算卦,占卜的結果是大吉,最後決定讓王後婦好出征。果然,婦好在前線身先士卒調度指揮有方,很快擊敗敵人,取得瞭勝利。武丁從此對妻子刮目相看,封婦好為商王朝的三軍大統帥,統領指揮全國軍事作戰。後來,婦好率軍南征北戰,先後打敗瞭北邊的土方和鬼方。南邊的夷國和巴方。為商王朝的開疆拓土立下瞭不朽的戰功。在對鬼方(即匈奴族人的前身)的作戰中,婦好親率13000人的軍隊,利用山地形勢佈陣設伏,親自與鬼方首領交戰,佯裝兵敗逃跑,將對方全部引入伏擊圈內,然後四面圍殺,將敵方全部殲滅,這是我國軍事史上記載的最早的一次伏擊戰。而且是有一位女人指揮的。婦好33歲英年早逝。武丁悲痛萬分,予以厚葬,並修築享堂紀念。1976年,我國政府發現瞭婦好墓,出土瞭隨葬祭品1928件。其中青銅器440件,玉器590件。青銅器都有“婦好”的銘文。作為王後,婦好也許不是歷史上最著名一個,但是作為王後和軍事統帥,婦好卻是歷史上的第一人。
五、傳說中的其他女神
1、西王母:亦稱金母,王母,西姥、王母娘娘。《山海經》裡她是一位豹尾虎齒而善嘯的怪物。《穆天子傳》裡是一位雍容平和、能歌善舞的婦人。《漢武內傳》裡是一位年約三十,容貌絕世的女神。《神異記》裡說她配偶東王公,一年一相會。戲劇裡稱為瑤池金母,每逢蟠桃熟時,大開壽宴,諸路神仙為她上壽,舊時民間將西王母作為長生不老的象征。
2、太陽神羲和:羲和,人類共祖帝嚳的正妻,生瞭十個太陽,人稱太陽神。堯命神箭手後羿射下其中九個太陽,隻留一個在天上,平陽襄陵一帶人們稱太陽為鴉窩,以懷念堯王爺的功德。
3、月亮神常羲:常羲,又名常儀。人類共祖帝嚳的第二位妻子,生瞭十二個月亮,人稱月亮神,太陰神。常儀善於占月之晦、朔、弦、望而著名。常儀的故事,後來被人們衍生出嫦娥奔月的故事。
4、九天玄女:亦稱玄女,九天娘娘。道教中的上古女神,人頭鳥身,聖母元君(西王母)的弟子,黃帝的老師,曾幫助黃帝戰勝蚩尤。
5、天女旱魃:魃,旱魃。黃帝的女兒,她一出現,就會造成天下大旱,赤地千裡,她的相貌和普通女子一樣,隻是頭上無發,是個禿子――“赤地”的原因。她曾幫助父親黃帝戰勝蚩尤,打敗應龍(《山海經》中雨神),立有戰功。但由於她參加瞭戰鬥,再也不能回到天界,她所住之處,連年不下雨。可是人間怎麼能容得下這位幹旱女神,人們憎恨她、驅趕她。黃帝隻好把她安頓在赤水以北的沙漠地帶,不允許她到處亂跑。
6、九子母:古代迷信傳說,能佑人生子女的女神。四月八日,長沙寺閣有九子母神,是日,市肆之人無子女者,燒香磕頭,供獻薄餅,以乞求得子。
7、精衛填海:相傳炎帝有個女兒叫女娃,炎帝十分鐘愛她。有一天女娃到東海邊玩耍,不幸落海遇難。因為痛恨大海奪去瞭自己的生命,她的魂魄化作一隻小鳥,從此不斷地銜著石子和樹葉去填東海,還發出“精衛精衛”的悲鳴聲,人們便把這種鳥稱之為“精衛鳥”。後人有“精衛填滄海,刑天舞幹戚,猛志固長存。”以歌頌他們勇氣、志向和力量。
8、摩耶:佛陀釋迦牟尼的生母,音譯:摩訶摩耶。意譯是大幻化,大術。天臂城釋迦族善覺長者的女兒。嫁給凈飯王,成為王後,生下佛陀後的第七天逝世。當佛陀涅槃時,摩耶夫人特地從上天趕到火葬場,佛陀聽說母親來瞭,便從金棺中坐起,為母親說法,以盡孝道。
9、三霄姑娘:即雲霄、瓊霄、碧霄。三仙島上的三位親姐妹。財神爺趙公明元帥的三位妹妹,同薑子牙、申公豹是師兄妹。三姐妹死後被薑子牙封為三姑娘之神,混元金鬥,即人間之凈桶。凡人間之生育,皆從此化生。我國許多村莊都有三姑娘娘廟。
10、鹿仙女:唐堯之妻。相傳平陽之西姑射山仙洞溝,有堯和鹿仙女成婚的洞房,“洞房花燭夜”便從此開始流行至今,為人們津津樂道。
11、娥皇和女英:唐堯和鹿仙女生的兩個漂亮女兒。姐妹倆同時嫁給虞舜為妃,後舜帝外巡,死於蒼梧。二人趕至南方,悲痛欲絕,死於江、湘之間。屈原《九歌》中的湘君和湘夫人就是指的她們姐妹二人。姐妹兩人在奔喪中,淚灑斑竹,留下來“湘妃竹”這一優美品種。後人稱姐妹倆為湘水女神。相傳娥皇、女英成婚前曾遊覽薛村九色泉美景。看到薛村的清泉澆田富民,便分別為鄰近的景村修建瞭娥皇泉,西陽村修建瞭女英泉。小小年紀便知造福鄉梓,此乃堯王和鹿仙女教育之功也。
12、姒:夏禹之王後,啟之母,亦稱太姒,我國古代的賢妻良母。
夏禹是我國歷史上的治理洪水之祖。大禹為治理洪水長年累月在外奔波,他們的傢庭為此做出瞭巨大的犧牲。大禹娶塗山姒氏女為妻。剛結婚三天便離開新娘治水去瞭。他成天東奔西走,九年中三過傢門而不入,妻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希望看到丈夫的身影,“過盡千帆皆不是”,傷心不過,放聲大哭,感動瞭無數的群眾,人們便在重慶朝天門外長江中立瞭一塊“呼歸石”。姒為大禹生瞭一個兒子,起名為啟,也就是開啟的意思。姒相夫教子,為我國古代的賢妻良母。禹傳位於伯益。啟長大後,取伯益而代之,建立我國歷史第一個王朝――夏。禪讓制從此被世襲制取代。啟建都夏,即今山西省夏縣安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