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神劍之幹將莫邪劍:
傳說為世間寶劍與上古神劍之莫邪劍為一對,上古神劍之幹將劍是雄劍,上古神劍之莫邪劍是雌劍。是鑄劍師幹將和莫邪打造。
幹將莫邪是中國古代志怪小說集《搜神記》中所記故事。中國古代傳說中造劍的名匠。幹將,春秋時吳國人,曾為吳王造劍。後與其妻莫邪奉命為楚王鑄成寶劍兩把,一曰幹將,一曰莫邪(也作鏌铘)。幹將將雌劍獻與楚王,雄劍傳給其子,被楚王所殺。其子眉間尺長成,終於為父報仇。此一傳說贊頌瞭劍工高超的技藝,寶劍文字的神采,統治者的殘暴和少年的壯烈。
幹將莫邪的故事傳說
幹將、莫邪是兩把劍,但是沒有人能分開它們。幹將、莫邪是兩個人,同樣,也沒有人能將他(她)們分開。幹將、莫邪是幹將、莫邪鑄的兩把劍。幹將是雄劍,莫邪是雌劍。幹將是丈夫,莫邪是妻子。幹將很勤勞,莫邪很溫柔。幹將為吳王鑄劍的時候,莫邪為幹將扇扇子,擦汗水。三個月過去瞭,幹將嘆瞭一口氣。莫邪也流出瞭眼淚。
莫邪知道幹將為什麼嘆氣,因為爐中采自五山六合的金鐵之精無法熔化,鐵英不化,劍就無法鑄成。幹將也知道莫邪為什麼流淚,因為劍鑄不成,自己就得被吳王殺死。幹將依舊嘆氣,而在一天晚上,莫邪卻突然笑瞭。看到莫邪笑瞭,幹將突然害怕起來,幹將知道莫邪為什麼笑,幹將對莫邪說:莫邪,你千萬不要去做。莫邪沒說什麼,她隻是笑。幹將醒來的時候,發現莫邪沒在身邊。幹將如萬箭穿心,他知道莫邪在哪兒。莫邪站在高聳的鑄劍爐壁上,裙裾飄飛,宛如仙女。莫邪看到幹將的身影在熹微的晨光中從遠處急急奔來。她笑瞭,她聽到幹將嘶啞的喊叫:莫邪……,莫邪依然在笑,但是淚水也同時流瞭下來。幹將也流下瞭眼淚,在淚光模糊中他看到莫邪飄然墜下,他聽到莫邪最後對他說道:幹將,我沒有死,我們還會在一起……
鐵水熔化,劍順利鑄成。一雄一雌,取名幹將莫邪,幹將隻將“幹將”獻給楚王。幹將私藏“莫邪”的消息很快被吳王知曉,武士將幹將團團圍住,幹將束手就擒,他打開劍匣絕望地向裡面問道:莫邪,我們怎樣才能在一起?劍忽從匣中躍出,化為一條清麗的白龍,飛騰而去,同時,幹將也突然消失無蹤。
在幹將消失的時候,吳王身邊的“幹將”劍也不知去向。而在千裡之外的荒涼的貧城縣,在一個叫延平津(今福建南平)的大湖裡突然出現瞭一條年輕的白龍。這條白龍美麗而善良,為百姓呼風喚雨,荒涼的貧城縣漸漸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縣城的名字也由貧城改為豐城。可是,當地人卻時常發現,這條白龍幾乎天天都在延平津的湖面張望,象在等待什麼,有人還看到它的眼中常含著淚水。
六百年過去瞭。一個偶然的機會裡,豐城縣令雷煥在修築城墻的時候,從地下掘出一個石匣,裡面有一把劍,上面赫然刻著“幹將”二字,雷煥欣喜異常,將這把傳誦已久的名劍帶在身邊。有一天,雷煥從延平津湖邊路過,腰中佩劍突然從鞘中跳出躍進水裡,正在雷煥驚愕之際,水面翻湧,躍出黑白雙龍,雙龍向雷煥頻頻點頭意在致謝,然後,兩條龍脖頸親熱地糾纏廝磨,雙雙潛入水底不見瞭。
在豐城縣世代生活的百姓們,發現天天在延平津湖面含淚張望據說已存在瞭六百多年的白龍突然不見瞭。而在第二天,縣城裡卻搬來瞭一對平凡的小夫妻。丈夫是一個出色的鐵匠,技藝非常精湛,但他隻用心鍛打掙不瞭幾個錢的普通農具卻拒絕打造有千金之利的兵器,在他幹活的時候,他的小妻子總在旁邊為他扇扇子,擦汗水。
不過,經過現代科學研究,“莫邪投爐”,金鐵即融,並不是臆想中的神話,因為,人體含有大量的磷,在鑄造過程中,可起到催化劑的效果。當代著名研究者、曾仿制瞭越王勾踐劍和吳王夫差矛的金海鷗,就利用草木炭添加磷,仿制瞭幹將、莫邪二劍。
幹將莫邪的影響
幹將與莫邪的故事有著豐富的創作內涵,曾經影響過多種文藝作品,甚至可以在《霸王別姬》中見到它的影子。當項羽被困垓下,高唱“虞兮虞兮奈若何”時,虞姬便拔劍自刎,讓楚霸王心無牽掛,奮力突圍。虞姬雖說是常熟人,但她自己就是一員女將。莫邪是越國人,那是出西施的地方,本為浣紗女,或為樵薪人,她生活在靈秀的山峰與清亮的湖水之間雁舞劇的形象要求來定位,她應該柔美輕靈,這是吳越女子的特征。幹將就不同的,他是劍,是剛毅與烈火的化身。對於幹將的定位應該是充滿瞭陽剛之氣。有人說這不是蘇州人的典形性格,不對,蘇州的男人並不都像評彈裡的小先生,白面書生,抓扇輕搖,操一口標準的吳儂軟語。特別是在春秋戰國時代,吳人“輕死易發,秉性剛烈”。專諸、要離,項羽江東起兵,那八千子弟都是蘇州的。隻是在唐宋以後,特別是經過明代經濟發達,文化昌盛,生活優裕,蘇州人才表現得文明些,溫和些。
幹將莫邪雕塑舞劇《幹將莫邪》把人物的性格定為剛柔並舉,剛中有柔,柔中見剛,這是十分正確的,這不僅符合劇情的要求,也符合人物的真實性格。沒有把劇本寫成男歡女愛,也沒寫成是大煉鋼鐵。舞劇作者充分調動瞭舞臺的綜合力量,一面是瀑佈湖水,玉女亭亭,一面是熊熊烈焰,爐火沖天;一面是紗,一面是劍;幹將瀟灑剛毅,莫邪堅貞柔美。以景寓情,以物示心,營造瞭通天達地、蔚為大觀的藝術氛圍,給人以震撼和美的享受。
《幹將莫邪》的創作和演出的成功,為我們本民族的大型舞劇創作開瞭一個好頭。當人們在天鵝湖和現代舞中傾註著大量心血的時候,也不要忘記自己本民族的精髓,文化藝術中的“忘我”精神並不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