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馗,是中國古代諸神中形象最為醜陋的一位。並且總是與陰間惡鬼相伴為伍。但人們並未因此而厭棄他。每到年節喜慶日子,人們都要張掛他的畫像鎮鬼祛邪。這種風俗遠自唐朝持續至今,一千多年,從未間斷。鐘馗為什麼能捉鬼?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首先,鐘馗的原型就是驅趕鬼的法器——棒槌。鐘馗他是從古代“終葵”偕音而來的虛構人物“終葵”是古時人們傢庭使用的一種器物即今人稱之為棒槌是一個古老的姓氏,現在已經非常罕見。這個姓氏的來源,也與大木棒緊密相關。終葵氏傢族的專長是做木棒木槌。於是我們似乎可以這樣推斷:很久很久以前,儺舞儀式的主持者是一個手舞大棒的巫師,他手中的大棒稱為終葵,也叫椎。巫師頻頻使用終葵打鬼驅邪,久而久之人們認為大棒有神奇的力量,進而認為終葵這個名字也寓意吉祥,甚至有用終葵二字取作人名。相傳古時候傢裡有人病人以為是鬼在作崇便拿起棒槌(終葵)去趕鬼自終葵被公認為有驅鬼避邪的作用後從六朝開始很多人都給孩子取名為“鐘葵”如魏獻文帝時的大將軍楊鐘葵;魏孝文帝時的頓丘王李鐘葵;北齊武成帝時的宦官鐘葵;隋煬帝時的喬鐘葵等等都為取治鬼邪保平安的意義
其次,鐘馗捉鬼是皇帝冊封的,具有權威性和可行性。唐代以前鐘馗這個形象流傳並不很廣泛但自從人們傳說唐明皇夢見鐘馗捉鬼一事後鐘馗開始普遍流行開來據說在唐開元年間唐明皇染上瞭惡性瘧疾一個多月也不見好一天夜裡他在夢中看見有一個小鬼偷瞭太真的紫香囊和小玉笛這時又趕來瞭一個大鬼把它吃掉瞭唐明皇問他是誰回答說是終南山的進士鐘馗因應試武舉不第自己觸階身亡發誓要幫皇帝除盡天下的妖孽唐明皇醒後病也好瞭於是便命吳道子畫出鐘馗的像,並印發鐘馗捉鬼圖發給大臣每人一張在除夕的晚上懸掛在大門上以驅妖除邪隨後此法傳入民間鐘馗便成瞭各傢各戶的守門神瞭
第三,唐代著名畫傢吳道子塑造瞭鐘馗捉鬼的生動形象,從此,鐘馗的形象基本固定下來,具有直觀性和可感性。有記載唐代的畫聖吳道子是第一位擅長鐘馗畫的大師,雖然他的鐘馗像畫作現已失傳,但北宋時還有人在皇宮裡見到過。北宋鑒賞傢郭若虛,詳盡描述他所見吳道子的鐘馗像真跡。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卷六《近事》中寫道:“昔吳道子畫鐘馗,衣藍衫,革敦一足,眇一目,腰笏,巾首而蓬發,以左手捉鬼,以右手抉其鬼目。筆跡遒勁,實繪事之絕格也。” 所謂“衣藍衫”的藍字與襤褸的襤字同義,是破舊的意思,也就是身著破爛的衣衫。“腰笏”是說腰帶上別著笏,是大臣上朝時手中持的木質禮器。“巾首而蓬發”則是描寫他儒生身份和落魄的儀表。從北宋書畫鑒賞傢郭若虛對吳道子的鐘馗畫描述來看,鐘馗的確是面目醜陋,出身貧寒的讀書人形象。鐘馗以凌厲之氣勢捉鬼的形象躍然紙上,給人留下極深的印象。給後世的畫傢以強烈影響。吳道子因此開瞭畫傢、作傢、戲劇傢們畫鐘馗寫鐘馗演鐘馗的先河。
第四,鐘馗和驅邪、驅鬼的儺舞有直接的關聯性,強化瞭鐘馗捉鬼的歷史依據和影響力。《周禮·夏官·司馬》載:方相氏身蒙熊皮,臉上戴著而具,假面上綴的黃金制造的四目。儺制中方相戴面具亦圖騰的因素。方相兇惡的造型.是基於古人認為戴著惡鬼假面便可以嚇鬼驅鬼。這是一種同類相克,或以惡制惡、以兇禦兇之做法.可以收到以鬼嚇鬼的效果。鐘馗醜陋的外貌,便可能由頭戴可怖面具的方相氏轉化而來,鐘馗與方相的共同點就是外貌上的“醜惡”。敦煌出土的《鐘馗驅儺文》最旱地記載瞭鐘馗出現在儺儀式中。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瞭宮中所舉行的大儺儀,亦有鐘馗。儺舞裡最活躍的角色就是鐘馗。由於他頻繁出場,又是場上絕對的主角,所以有時候人們也直接稱儺舞為跳鐘馗。與唐朝的儺儀式稍有不同,這裡的鐘馗已不是身著豹皮,而是一副將官打扮,手下的十萬叢林怪獸也簡化成四員副將。但他在儀式中的職能並沒有變,仍舊是捉鬼。
第五,鐘馗是人非人,橫跨陰間和陽間,具有超自然力,且面目猙獰,令鬼膽怯,是捉鬼的最佳人選。原始信仰認為疾病、災難,都由某種精靈、鬼物作崇,就像毒蛇、猛獸一樣.可被驅逐。古人用“以怪治怪”的辦法.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秉性和不凡的本領.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裡拿著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於上門來的鬼魅戰鬥。他捉鬼的方式是先挖眼再吃掉采用雷霆手段也很是果敢狠辣,加上其人志向高遠,曾公開宣稱要捉盡天下妖邪.掀起瞭千年的捉鬼風暴。
鐘馗長瞭一付俠客的臉,面目猙獰。在他性格剛烈後面卻又擁有一顆疾惡如仇又極為善良的心.這種強烈的對比足以構就一個經典的藝術形象。民間的畫工將作品或刻於石上.或鐫刻畫版拓印出來.作為新年時驅邪除害.祛兇引福的吉利畫.粘貼門戶或懸之高堂上.以迎祥瑞。靈璧鐘馗畫所表現的鐘馗.勇猛剽悍.面目猙獰.有一種無敢於敵的氣魄。在造型方而逐漸形成劍眉虎眼、闊額虯髯、粗獷雄強、威武逼人、粗醜中不乏嫵媚、英武中顯得儒雅.豪放中露出溫柔.雄強中可現茲情等獨具一格的地方特色。
傳世作品《判官爺》、《正氣歌》、《鐘馗頌》、《鐘威圖》等等.造型粗獷而又儒雅.表情威嚴而又溫柔.性格剛暴而又慈祥.氛圍平實而又神秘。鐘馗形象身穿紅色官服.腳裹長筒馬靴.兩袖清風;右手握緊拳頭.左手緊持利劍高舉過頭頂.一個左跨步.正做一個威風驅鬼的動作。尤其是他那緊鎖著的大刀眉.圓睜睜的怒眼.加上滿嘴濃密的絡腮胡須極力綻開.像似一頭東方醒獅在怒吼。《鐘馗夜巡圖》、《鐘馗捉鬼圖》、《鐘馗審鬼圖》、《鐘馗舞劍圖》等等。
第六,鐘馗剛烈不屈的性格造就他成為鐵面無私的判官。使他具有擁有捉鬼的職位和能力。讓我們來看早期專職捉鬼的神明。這是西漢時期的畫像磚,那時的捉鬼專傢是神荼和鬱壘。漢代神話故事中,他們是親兄弟,素以勇猛著稱。在兩漢時期的畫像磚裡,經常可以看到他們的形象,神荼和鬱壘兩兄弟可說是資格最老的捉鬼專傢。這一位名叫尺郭,是更為另類惡鬼終結者。《神異經·東南荒經》裡講,這位尺郭捉鬼是出於本能----為瞭吃飽肚子。傳說光是他的早餐就要吞下三千隻惡鬼,到瞭晚上還要三百隻作夜宵。
在唐朝以前這幾位都是威風八面的捉鬼能手。但鐘馗的出現,令他們黯然失色。鐘馗是古代平民知識分子的典型。在唐玄宗登基那年(唐先天元年八月初四,712年9月9日),他赴長安應試,鐘馗作《瀛州待宴》五篇,被主考官譽稱“奇才”,取為貢士之首。可是殿試時,奸相盧杞竟以貌取人,迭進讒言,從而使其狀元落選。鐘馗一怒之下,頭撞殿柱而死,震驚朝野。皇用狀元官職殯葬。
故事裡鐘馗距離夢想僅僅一步之遙,卻因皇帝個人好惡,而痛失仕途美好前程。想必他的冤屈經歷引起歷代讀書人的共鳴,宋代以來幾乎所有版本的鐘馗故事中,這段情節都是驚人的相似。北宋以來,民間故事成功的賦予鐘馗貧苦讀書人身份,以其現實意義而得到民眾認同。他剛烈不屈的性格造就他成為鐵面無私的判官,而與人間清官包拯形象的融合,最終使他成為最值得信賴的捉鬼神明。
這也是鐘馗作為神的獨特之處:雖然歷朝歷代鐘馗的形象在各種繪畫作品中頻頻出現,有關他的傳說故事也多得數不勝數;但由於他的確於史無據,事出無典,加之相貌醜陋鬼氣十足。從來沒有得到哪一朝皇帝賜給封號,也更沒有中央政府親自出面主持給鐘馗建廟的記載。然而也正因如此,民間塑造鐘馗擁有瞭更大的自由度。這使鐘馗獲得瞭與眾不同的世俗品格。
鐘馗蒙受的冤屈感動瞭神界的最高統治者—玉皇大帝。本來鐘馗死後也和所有人一樣,要去陰曹地府經受煎熬,被閻王爺管轄。但玉皇大帝聽說瞭鐘馗的冤情非常同情,於是大發慈悲。速派使者通報下界,一路放行不得刁難。玉帝似乎對鐘馗剛烈不屈的性格非常贊賞,還有意委以重任。在黃泉路上,鐘馗接到一紙聘書,被玉帝任命為陰陽兩界的判官。北宋以來,民間故事成功的賦予鐘馗貧苦讀書人身份,以其現實意義而得到民眾認同。他剛烈不屈的性格造就他成為鐵面無私的判官,而與人間清官包拯形象的融合,最終使他成為最值得信賴的捉鬼神明。
第七,鐘馗捉鬼的畫像在民間到處張貼,流傳極為廣泛,成為人們日常辟邪求吉的張貼儀式行為。鐘馗畫像給瞭人們強烈的心理暗示和心理安慰。安徽省靈璧縣,自古以鐘馗畫出名,經營此道的書畫店擠滿整條街道。每年有近萬張鐘馗畫像,從這裡流向全國,直至異國他鄉。
翻開清初編修的靈璧縣志我們看到,明清之際,這個數字還要加上兩倍,達數萬張之多。在其他年畫產地,鐘馗像也是最受歡迎的一個品種。這表明,人們的確非常信賴鐘馗的捉鬼神力。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古代民間鬼神觀念的根深蒂固。也就是因為迷信鬼神的存在,人們才塑造瞭捉鬼的鐘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