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釜沉舟
楚懷王召集將士們,想叫他們往西去進攻京城咸陽。可是秦軍挺強,楚軍新近打瞭敗仗,他怕將士們不願意打到關裡去,就說:“誰先打進關裡,就封誰為王。”項羽先開口,他說:“我叔父給秦人殺瞭,這個大仇,我非報不可!請大王派我去。”劉邦說:“我也願意去。”楚懷王就叫他們準備起來,挑個好日子發兵攻秦。項羽和劉邦都出來瞭,還有幾個大臣留在楚懷王身邊。他們說:“項羽性子急躁,打下瞭城,殺人太多。沛公年紀大,閱歷深,是個忠厚長者。大王不如派他去。”恰巧趙國派使者來求救兵。楚懷王就打算叫項羽往北去救趙國,讓劉邦往西去打咸陽。
第二天,項羽、劉邦向楚懷王請示出兵的日期,趙國的使者還正哭訴著吶。他說:“章邯三十萬大軍圍困巨鹿[在河北省平鄉縣]快一個月瞭,要是大王再不去救,趙地的老百姓必定遭到屠殺。請大王可憐可憐吧。”楚懷王問他:“燕國、齊國、魏國離趙國都比我們楚國近得多,趙王為什麼不去向他們求救,反倒老遠地派你到這兒來吶?”使者說:“章邯實在厲害,他派王離、蘇角、涉間三個將軍圍攻巨鹿,自己把大軍駐紮在南邊,誰要去救,就先打誰。燕王、齊王已經派兵來瞭,可是都駐紮下來,守著陣地,不敢跟秦兵交鋒。我們的大王和將軍這才派我到這兒來。”趙國的使者在楚懷王面前這麼一五一十地哭訴著,項羽已經聽得火兒瞭。他要替叔父報仇,正想跟章邯拚個死活,就對楚懷王說:“要是連巨鹿都救不瞭,怎麼還能滅秦吶?我們應當馬上發兵去救。”楚懷王說:“將軍能去,再好沒有,可是還得有別的大將一塊兒去,我才放心。”原來楚懷王和大臣們已經商量好瞭,他們怕項羽勢力太大,不容易管束,就拜另一個大臣叫宋義的為上將軍,還加上一個挺美的稱號,叫“卿子冠軍”〔卿子,相當子公子;冠軍是第一等上將的意思〕,拜項羽為副將, 還 封 他為魯公,范增為末將,率領二十萬大軍往巨鹿去救趙國。
公元前207 年,卿子冠軍宋義率領著救趙的楚軍,到瞭安陽〔在河南省〕,一打聽,知道秦軍十分強大,就在安陽停下來瞭。這一停就停瞭十多天,急得項羽跑到宋義跟前,央告他說:“救人如救火,咱們還是打過去吧。”宋義說:“現在秦軍攻打趙軍,雙方都有力量,讓他們先去消耗兵力。要是秦軍打贏瞭,他們就算死傷不大,也夠累瞭。我們趁著他們疲勞的時候打過去,就有把握打個勝仗;要是秦軍打不贏,那我們更能把他們打敗瞭。我們不如先等秦軍和趙軍決戰以後再說。”他又笑瞭笑,對項羽說:“穿著鎧甲、拿著兵器跟敵人交鋒,我比不上你;坐在帳篷裡出個計策,那你可比不上我瞭。”這位卿子冠軍下瞭一道命令,說:“上下將士盡管象老虎那麼猛,如果不服從命令,都得砍頭。”這個命令明明是對項羽說的。宋義在安陽繼續按兵不動,成天在帳篷裡跟將軍們喝酒作樂,救趙的事情好象沒擱在心上似的。這時候巳經是十一月,天氣很冷,又碰到下大雨,士兵們受凍挨餓,都抱怨起來。項羽對他們說:“現在軍營裡糧食不夠,可是渡過河去[指漳河],打敗瞭秦兵,糧食有的是。”士兵們都說:“對呀,請將軍再跟上頭去說說。”第二天,項羽又會見宋義,對他說:“秦軍多麼強啊,新立的趙國怎麼打得過秦軍?秦軍滅瞭趙國,就更強瞭,哪兒會疲勞吶?再說咱們的軍隊新近打瞭敗仗,武信君[就是項梁]死瞭,懷王坐立不安。這會兒把國內的軍隊交給瞭將軍,不光為瞭救趙,實在為瞭滅秦。國傢興亡,在此一舉。將軍老在這兒呆著,按兵不動巳經四十六天瞭。您也該聽聽將士們的意見!”宋義拍著案桌,怒氣沖沖地說:“你反瞭嗎?怎麼敢不服從我的命令!”項羽本來不服宋義,這會兒見他動瞭怒,趁勢拔出寶劍來把他殺瞭。他出來對將士們說:“宋義違背大王的命令,按兵不動。我奉瞭大王的密令,已經把他治死瞭。請諸君不要多心。”上下將士本來就不滿意宋義做瞭上將軍。這會兒聽說項羽把宋義殺瞭,就說:“首先立楚國的,原來是將軍一傢。現在將軍把背叛的人治死瞭,就該代替他為上將軍,統領全軍。”項羽就做瞭代理上將軍,打發人向楚懷王去報告。楚懷王隻好立項羽為上將軍。
項羽殺瞭宋義,派英佈和蒲將軍帶領兩萬人馬渡過漳河。章邯聽到楚軍渡河,就派兩個將軍,一個叫司馬欣,一個叫董翳[yi],帶領幾萬士兵前去攔阻。那兩個秦將不是英佈和蒲將軍的對手,一交鋒就打瞭敗仗,急忙後退。項羽看英佈和蒲將軍已經占領瞭對岸,就率領所有的軍隊都渡過河去。等到全軍都渡過來瞭,他吩咐士兵,各人帶上三天幹糧,把軍隊裡做飯的鍋都砸瞭,把船都鑿沉瞭〔文言叫“破釜沉舟”,釜fu,就是鍋〕。他對將士們說:“成敗在此一舉。這次咱們打仗,隻準進,不準退;三天裡頭一定把秦兵打敗!你們看行不行?”將士們舉起拳頭,一齊嚷著說:“行!行!”圍攻巨鹿的秦將叫王離。他一見楚軍渡瞭河,把軍營紮在河邊就來挑戰,忍不住哈哈大笑,說:“楚將不懂兵法。河邊紮營沒有退路,打瞭敗仗都擠到水裡,非全淹死不可。”他留著蘇角、涉間繼續圍住巨鹿城,自己帶著一支兵馬迎瞭上去。王離笑楚軍不留退路,他哪兒知道人傢正因為有進無退,才下瞭決心,拚著命打過來。兩下一交戰,王離的兵馬就敗得很慘,死傷瞭不少人。王離不敢再笑,隻好哭喪著臉逃到章邯那兒請示辦法。
章邯聽到楚軍破釜沉舟,要跟秦軍決一死戰,已經跟將士們商議瞭迎敵的計策。這會兒見王離打瞭敗仗回來,他就說:“項羽十分厲害,我們不可小看瞭他。你們把所有的人馬分作九路,一路接著一路佈置好陣勢。我先去跟他對敵,引他進來。你們每一路先後接應。等到楚軍進入瞭我們最裡面的陣地,九路人馬一齊上來把他們圍住,準能叫他們全軍覆沒。”章邯吩咐九個大將分頭把九路人馬佈置停當,他自己領著一隊精兵迎瞭上去。
章邯首先碰到的正是項羽。仇人相見,分外眼紅。項羽咬牙切齒地直奔章邯。章邯本來打算假裝打敗,把項羽引進來。哪兒知道楚兵英勇非凡,越打越有勁兒。他們一個人抵得上秦兵十個,十個就抵上一百。項羽的那枝畫戟更是神出鬼沒,七上八下地一來,就戳倒瞭無數人馬。他騎的那匹烏騅[一種黑色的千裡馬;騅zhui]像飛一樣地追趕著逃兵。章邯的這支軍隊不是有計劃地假裝打敗,而是爭先恐後地亂跑亂竄,反倒把後面幾路接應的軍隊都沖亂瞭。章邯自己也逃瞭。
項羽的士兵殺到秦軍的第二路、第三路,喊殺的聲音好像山崩海嘯,震動天地。秦軍再也抵擋不住,就嘩喇喇地垮下去瞭。楚軍所向無敵,勢如破竹,三天裡面連著打瞭九個勝仗。秦將王離邊打邊退,偏偏項羽那匹烏騅“的溜溜地”一聲叫,歡蹦亂跳地追上去,逼得王離隻好鼓著勇氣再跟項羽對打一下。項羽見他一槍刺來,就抽出鋼鞭,向上一掄,“當”的一聲,王離虎口發麻,握不住槍桿,那枝槍脫手飛去。王離還想逃命,項羽巳經把他從馬背上好像老鷹達小雞似地抓過來,扔在地下,叫士兵們綁瞭。這一場大戰真是非同小可,殺得天昏地黑,秦國的士兵四散逃命。大將蘇角死在亂軍之中。另外幾個秦將也有給殺瞭的,也有連爬帶滾地逃瞭的。大將涉間一見王離活活地給逮去,九路兵馬都給打得秋風掃落葉一樣,覺得性命難保,就放瞭一把火,把軍營燒瞭,自己也燒死在裡面。
在這次天翻地覆的大戰當中,秦兵死傷瞭一半。按說各路諸侯總該一齊加入戰鬥瞭吧。可是他們都沒出來。當時各路諸侯前來救趙的就有十幾隊兵馬,他們早給王離嚇唬住,不敢跟秦軍作戰。這會兒各路諸侯聽見楚軍喊聲震天,都擠在壁壘[軍營周圍的墻]上看。一見楚軍都像老虎似地朝著秦兵撲過去,嚇得睜著眼睛,連氣都喘不過來,哪兒還能出來打仗?直到項羽打敗瞭秦兵,請各路諸侯和將軍到大營裡相見,他們這才清醒過來。
他們到瞭項羽的軍營,見瞭項羽,誰也不敢抬起頭來。項羽請他們坐下,他們還跪著、趴著不敢坐吶。當中有個膽兒大一點兒的咽瞭口唾沫,開口說:“上將軍神威真瞭不起,從古到今沒有第二個。我們情願聽從上將軍的指揮!”其餘的諸侯一齊象背書似地說:“情願聽從上將軍的指揮!”他們就會推項羽為諸侯上將軍,各路諸侯和軍隊全由他統領。項羽說:“承蒙諸公見愛,我也不便推辭。唯願同心協力,早日滅秦。今天請諸公暫且回營,以後有事,還要請過來一同商量。”他們擦瞭擦腦門子上的汗珠,都出去瞭。項羽準備去追趕章邯,謀士范增攔住他說:“章邯還有一二十萬人馬,一時不容易消滅。趙高這麼專橫,二世這麼昏庸,章邯打瞭敗仗,他們一定不會輕易把他放過去的。我們不如把軍隊駐紮下來,等他們內部爭吵起來,我們直打過去,準能大獲全勝。”果然不出范增所料。章邯把秦軍打敗仗的情況報告上去,請二世再派兵來。趙高就說章邯他們無能,請二世查辦敗將。章邯手下的將軍們一個個氣得要命。司馬欣勸章邯向項羽投降。章邯隻好派司馬欣到楚營裡去向項羽求和。范增勸項羽不要計較過去的仇恨。項羽同意瞭,還跟章邯訂立盟約,封他為雍王,立司馬欣為秦軍上將軍,董翳為副將,叫他們帶著二十萬投降的秦兵走在頭裡,項羽自己帶著章邯,率領著各路諸侯,浩浩蕩蕩地往西打過去。
章邯投降的消息傳到瞭咸陽,誰都著慌瞭,可是趙高並不著慌。他早已有瞭打算:隻要把一切過錯都推在二世身上,把二世殺瞭,然後投降項羽,他也許還能做個關中王。他怕還有一些大臣不服,就牽著一隻鹿到朝堂上,在大臣們面前指著這隻鹿對二世說:“這是一匹好馬,特來獻給皇上。”二世笑著說:“丞相別說笑話瞭,這明明是一隻鹿,丞相怎麼說是馬吶?”趙高把臉一繃,說:“怎麼不是馬?眾位大臣都在這兒,請他們說吧。”二世就問大臣們。當時就有不少人說:“是馬!是馬!”有的不開口,隻有少數大臣說:“是鹿。”沒幾天工夫,那幾個說鹿是鹿的大臣,有暗地裡給殺瞭的,也有借個罪名治死瞭的。宮內宮外大小官員誰還敢反對趙高?連二世都怕他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