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遊列國
公元前500 年,齊景公打算聯絡中原諸侯,恢復齊桓公當年的事業。他寫信給魯國國君魯定公,約他到兩國交界的夾谷[ 在山東省萊蕪縣] 開個會議,準備訂立盟約。那時候,諸侯開會,還得有個大臣做助手。這種助手叫做“相禮”。這次魯定公到夾谷開會,做相禮的就是司寇孔丘。
孔丘的父親是個地位並不高的武官,在他三歲那一年就死瞭。母親顏氏帶著孔丘離開老傢,搬到曲阜去住。十七歲上,母親也死瞭。
有一天,魯國的大夫季孫氏請客,招待讀書人,說隻要有學問,誰都可以去。孔丘想趁機露露面,認識認識當時的名人,也去瞭。季孫氏的傢臣瞧見這個沒有地位的年輕人,就罵瞭他一頓,還說:“我們這兒請的都是知名之士,你來幹麼?”孔丘隻好紅著臉,別別扭扭地退瞭出去。他受瞭這番刺激,格外刻苦用功,一心要當個名士。他學的是禮節、音樂、射箭、駕車、書寫、計算,合在一塊兒叫做“六藝”,都是當時做官的人必須有的本領。種莊稼啦,種蔬菜啦,這些本領他一概不學,也瞧不起。他說,學好瞭“六藝”,當上瞭官,自然就有飯吃。當個莊稼漢,不把肚子餓扁瞭才怪吶。孔丘快到三十歲的時候,名聲大起來瞭。有些人想學做官的本領,願意拜他為老師,他就辦瞭一個書房,招收學生。貴族學生、平民學生,他都收。在這些學生中,他最得意的有七十二人。
孔丘五十一歲上,在魯國做瞭一個小小的地方官。第二年升瞭官,做瞭司空,又做瞭司寇。魯定公這次去夾谷跟齊景公開會,就請孔丘跟去做相禮。齊景公的相禮就是那個挺能幹的相國晏平仲。
在夾谷會議上,齊景公看孔丘挺有能耐,想要用他,就和相國晏平仲商量。晏平仲知道孔丘有些學問,可是他反對孔丘的作風。他對齊景公說:“孔丘那一派講究學問的人,有兩種毛病。一種是自命不凡;一種是太註重禮教。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怎麼能夠跟別人弄得到一塊兒吶?這是一點。太註重禮教瞭,就顧不到老百姓的生活。咱們齊國人,一天忙到晚,還得要處處節省。才能夠對付著活著。哪兒有那麼些閑工夫,那麼多富餘錢,去琢磨那些瑣瑣碎碎的禮節跟那些又細致又麻煩的儀式吶?您沒見孔丘出來的時候,車馬的裝飾可講究瞭;吃飯的時候,對於飯食的樣式那份講究就甭提瞭。走路得有一定走法;上臺階也得有一定的步法。人傢連衣裳都穿不上,他還在那兒講究絲弦禮樂;人傢沒房子住,他還叫人講究排場,死瞭人要傾傢蕩產地去辦喪事。要是咱們真把他請來治理齊國,老百姓可就讓他弄得更窮瞭!”齊景公聽瞭,覺得挺對,就不再提用孔丘的事兒瞭。
沒隔多少日子,晏平仲死瞭,大夫黎彌掌瞭齊國的大權。黎彌伯孔丘在魯國得到重用,想瞭一條計策,勸齊景公給魯定公送去一班女樂[ 古代的女子歌舞團] 。他說:“魯定公準會迷上這些能歌善舞的女孩子,準會把孔丘這個道學先生氣跑。”齊景公同意瞭,就選瞭幾十個漂亮的女孩子,派人送到魯國去。魯定公一瞧,果然就入瞭迷,以此天天聽唱歌,看跳舞,任什麼事情都到不瞭他的心裡去。孔丘未免要嘮叨幾句,魯定公就恭恭敬敬地躲著他瞭。他的學生子路看不慣,對他說:“老師,咱們走吧!”孔丘嘆瞭口氣說:“我哪兒不想走吶,我想等過瞭祭祀再說,主公也許還是能夠遵守大禮吶。不是到瞭沒法兒的時候,我總舍不得走。”
到瞭祭祀那天,魯定公到場應個景兒,就回宮裡欣賞歌舞瞭。依照當時的規矩,祭祀用過的肉應當由國君很隆重地分給大臣們。可是魯定公把這件事推給大夫去辦,大夫又推給傢臣去辦,傢臣又推給底下的人去辦,底下人正樂得拿來自個兒受用,索性誰也不分瞭。孔丘祭祀完瞭回到傢裡,眼巴巴地等著祭肉,一直等到晚上也沒見送來,直嘆氣。子路說:“老師,怎麼樣?”孔丘說:“唉,我幹不下去瞭!命裡該的!命裡該的!”這回他決心離開魯國,就帶著子路、冉有[冉,rán],還有別的幾個學生,一塊兒走瞭。
孔丘到瞭衛國。衛靈公正想把衛國弄得強大起來,一聽鼎鼎大名的孔丘來瞭,抱著一肚子希望去迎接。他向孔丘討教怎樣操兵練馬,怎樣打仗。沒想到孔丘冷冰冰地說:“我就懂得禮節、道德這些事,沒學過打仗的亭。”衛靈公一聽這話,心裡也就涼瞭。
孔丘在衛國不能發揮自個兒那一套,打算到陳國去。他也不告辭,帶著學生就走瞭。他們路過一個叫匡的地方[ 在河南省長垣縣西南] ,那邊的人把孔丘當做瞭陽虎,就把他們包圍起來瞭。陽虎也是魯國人,因為謀反失敗,逃跑瞭。他早先欺負過匡人,匡人都恨他。可巧孔丘的相貌有點兒象陽虎,匡人就來找孔丘報仇。幸虧衛靈公派人來請孔丘回去,匡人才知道找錯瞭人。孔丘白白地受瞭五天罪。
孔丘又回到瞭衛國。這回給衛靈公的夫人南子知道瞭。她想利用這位道學先生,就打發人去請他。南子在衛國的名聲挺不好。孔丘一聽衛靈公的夫人請他,就一本正經地去拜見南子。南子見孔丘向自己行禮,就笑不唧唧地還禮問好。孔丘見南子長得真標致,心裡想:“長得漂亮的人,難道就一定沒有德性嗎?”他心裡還迷迷糊糊的,學生子路可已經氣壞瞭。一見老師出來,就挺生氣地怪孔丘不應當跟這種女人見面。孔丘急得沖天發誓說:“我要是有不合情理的地方,老天爺會罰我的!老天爺會罰我的!”
孔丘自從見瞭南子以後,衛靈公象對待南子一樣地對待孔丘。出去的時候,衛靈公讓南子一塊兒坐在車裡,還叫孔丘陪著。他帶著天下無雙的美人兒跟獨一無二的道學先生,得意洋洋地在街上經過,覺得挺體面。衛國的老百姓見瞭,個頂個都覺得惡心得要吐,大夥兒唱著:
漂亮夫人!
道學先生!
上手坐著夫人,
下手坐著先生,
道學先生受到瞭尊敬嗎?
看起來還不如漂亮的夫人。
孔丘聽見瞭,繃著臉兒,心裡不是個滋味,隻好又離開瞭衛國,上曹國去瞭。在曹國也不能安身,又跑到瞭宋國。在宋國的地界,他跟幾個學生坐在一棵大樹底下歇口氣。宋國的一個大臣怕國君重用孔丘,想辦法要把他轟出去。他叫人把那棵大樹砍倒瞭,先給孔丘一個警告。孔丘沒法子,隻好離開宋國,上鄭國去瞭。
到瞭鄭國,孔丘跟他的學生失散瞭,垂頭喪氣地在東門口站著。他的學生子貢沿路打聽他老師的下落。有一個人告訴他說:“在東門口站著一個老頭兒,模樣兒例象個傳說中的聖賢,可精神恍惚,好象一隻無傢可歸的野狗,不知道是不是你老師。”子貢到東門口一瞧,果然是老師。他就把那個人所說的話,一五一十告訴瞭孔丘。孔丘聽瞭苦笑著說:“要說我是一隻無傢可歸的野狗,這倒挺象,挺對!”
後來孔丘到瞭陳國,在一個同情他的大官傢裡一氣兒住瞭三年。這時候,晉國跟楚國爭奪陳國,緊接著吳國又來攻打。孔丘住不下去,就想還是回到衛國去。
到瞭衛國,衛靈公已經死瞭,他的兒孫為爭奪王位,正打得熱鬧。孔丘隻好回轉身來,想通過陳國,到蔡國去。
楚昭王聽說孔丘到瞭陳、蔡一帶,就打發人來請他。陳國跟蔡國正恨著楚國,一聽楚國來請孔丘,就把孔丘當做瞭敵人,兩國都發兵把孔丘圍住。幸虧孔丘的學生中也有一些是能打仗的,保護著他。孔丘給人傢圍在裡頭,三天沒吃上飯,隻好餓著肚子彈琴解悶。到瞭第四天頭上,楚國的兵馬到瞭,才解瞭圍,把孔丘接到瞭楚國。
楚昭王挺恭敬地招待孔丘,還想封給他一塊地方。楚國的令尹子西反對這件事,他對楚昭王說:“大王可千萬別小看瞭孔丘。跟他的那班人裡有文的,有武的,要是有瞭地盤,慢慢地往大裡發展,到那時候,大王想管他可也管不住瞭!”子西這麼一說,楚昭王一片熱火勁兒,可就涼下去瞭。
孔丘知道楚國也不能夠用他瞭,隻得又垂頭喪氣地走瞭。他從五十多歲開始周遊列國,到瞭七八個諸侯國,沒有一個國君給他官做。他的一套主張沒有多少人聽。這時候他已經快七十的人瞭,哪裡還有力氣再到處奔波吶?未末瞭,他回到瞭魯國。孔丘碰瞭這麼多釘子,他就決心發奮著書立說,一心一意地把精力放在編書上頭。他編瞭幾本書,最主要的一本叫做《春秋》,記載瞭公元前722 年到公元前481 年的大事,後來,在中國歷史上,就把這兩百多年叫做“春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