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王哈默的故事

哈默的尊嚴:

一個寒冷的冬天,南加州沃爾遜小鎮上來瞭一群逃難的人,他們面呈菜色,疲憊不堪。善良而樸實的沃爾遜人,傢傢燒火做飯,款待他們,這些逃難的人,顯然很久沒有吃到這麼好的食物瞭,他們連一句感謝的話也顧不上說,就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隻有一個人例外,這是一個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的年輕人。當鎮長傑克遜大叔將食物送到他面前時,他仰起頭,問:“先生,吃您這麼多東西,您有什麼活需要我做嗎?”傑克遜大叔心想,給逃難的人一頓飯吃,每個善良的人都會這麼做。於是他回答:“不,我沒有什麼活兒需要您做。”

這個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瞭,他的喉結上下動瞭動,說:“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傑克遜大叔想瞭想,說:“我想起來瞭,我傢確實有一些活兒需要您幫忙。不過,等您吃過飯,我再給您派活兒。”

“不,我現在就做,等做完瞭您的活兒,我再吃這些東西!”年輕人站起來說。傑克遜大叔十分贊賞地望著這位年輕人,他知道如果不讓他幹活兒,他是不會吃東西的。思量片刻後,傑克遜大叔說:“小夥子,你願意為我捶捶背嗎?”說著就蹲在這個年輕人跟前。年輕人也蹲下來,輕輕地給傑克遜大叔捶背。

捶瞭幾分鐘,傑克遜大叔感到十分愜意。他站起來,說:“好瞭,小夥子,您捶得好極瞭,剛才我的腰還很僵硬,現在舒服極瞭。”說著將食物遞給瞭這個年輕人。年輕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傑克遜大叔微笑著註視著這個年輕人,說:“小夥子,我的莊園需要人手,如果你願意留下來的話,我太高興瞭。”

年輕人留瞭下來,很快成瞭傑克遜大叔莊園裡的一把好手。過瞭兩年,傑克遜大叔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傑克遜對女兒說:“別看他現在什麼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二十多年後,這個年輕人果然取得瞭巨大的成功。他就是石油大王亞蒙·哈默。

哈默發跡史:

哈默闖入養牛業純屬偶然。有一次他埋怨市場上買不到優質牛排,他的一名雇工就建議去買頭牛殺瞭吃。牛買回來瞭,卻是一頭懷上小牛的母牛。哈默認為自己還不至於饞到殺懷孕母牛的地步,於是就把牛放養在莊園裡。恰好哈默的鄰居是一位養牛專傢,專門培育安格斯良種牛,他不僅替哈默買回的那頭母牛順利接產,而且時隔不久又讓這頭母牛與他的公牛交配,生下瞭具有安格斯種牛優良品質的小牛。哈默對養牛專傢感動之餘,也對養牛產生瞭濃厚的興趣。因為他的頭腦中閃現出新的商業腦電波:以釀酒的副產品飼養種牛,不失為化殘渣為黃金之舉。

說幹就幹,哈默迅速籌建瞭一傢繁殖種牛的大牧場,並花上10萬美元買下瞭本世紀最好的一頭公牛——“埃裡克王子”。在隨後的3年中,僅靠埃裡克王子就繁殖瞭1000頭牛犢,其中包括6頭世界冠軍,為他賺瞭200萬美元。哈默也從此由養牛的門外漢變為種牛業公認的領袖人物。

1956年,哈默58歲。他在商戰中積累的財富,多得連他自己也數不清。他確實打算從商界隱退,攜他的第三任新婚妻子,舉傢遷往加利福尼亞,準備平平靜靜地安享晚年。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充滿誘惑力的石油業把他征服瞭,他又開始過起“人生始於六十”的新生活,一躍成為舉世聞名的石油巨子。

當時在加利福尼亞州有一傢瀕臨破產的西方石油公司,其實際資產隻有3.4萬美元,3個雇員和幾口快要報廢的油井,公司的股票每股隻賣18美分。哈默的一個遠親,是洛杉磯遠近聞名的會計師,他向哈默建議,投資這傢石油公司。因為根據美國政府對石油業的傾斜政策,用於尚未出油的油井的資金無須報稅。對於賦閑的哈默來說,他無意收購這傢公司,但卻願意借給西方石油公司5萬美元,讓他們再打兩口井。如能出油,雙方各得50%利潤,如果不出油,哈默投人的這筆資金可作為虧損從應繳稅款中扣除。出乎意料的是,兩口井都出油瞭。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一下子漲到每股1美元,哈默也嘗到瞭甜頭,開始涉足石油業。不久,哈默成瞭這傢公司的最大股東,1957年7月當選為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長和總經理。

哈默憑著自己多年的經驗,冒著巨大的風險,開始建立一個石油王國。他招兵買馬,物色到最優秀的鉆井工程師和最出色的地質學傢,1961年終於在加利福尼亞鉆探到兩個巨大的天然氣田。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價格一躍上升到每股15元,公司的實力也足以與那些世界上較大的石油公司分庭抗禮瞭。

那時,世界上的大部分富饒的大油田,早已是號稱“七姊妹”的西方七大石油公司的天下,哈默難以染指。於是,具有冒險精神的哈默,頂住公司內外的壓力,把賭註押在利比亞。在別的石油公司放棄的沒有希望出油的兩塊租借地上,哈默鍥而不舍,1966年底,終於發現瞭石油大礦脈,開出兩個盛產高級原油的新油田。西方石油公司在哈默的經營下,業務蒸蒸日上,利潤逐年上升,石油勘探范圍不斷擴大,從國內到國外,從陸上到海洋,先後在中東、北海、南美以及巴基斯坦、中國南海等地找到瞭豐富的油源。尤以在北海地區取得的成績最為明顯:他的公司進去最晚,卻最早出油。1974年,他的西方石油公司年收入為60億美元。到1982年,西方石油公司已成為全美第12個大工業企業,成為緊挨著“七姊妹”的世界第8個最大的石油公司。

為瞭更好地適應風雲變幻的商界需求,哈默經營的訣竅之一就是從來不在一棵樹上吊死,實行多方位經營。這是他久盛不衰的法寶。

1966年年底,西方石油公司在利比亞發現石油後不久,哈默就以8800萬元的股票先後買下珀米安與麥克伍德公司、加勒特研究與發展公司。

1968年1月,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上漲到每股100美元以上,哈默及時將每一老股改為三個新股,後來每一新股的價格又升到55美元。哈默利用這一有利時機,以公司的股票當貨幣使用,發展煤炭和化工制品等多種經營。

1968年初,西方石油公司以1.5億美元的代價買下美國排名第三的煤炭公司——島溪煤礦公司。該公司年銷售額1.5億美元,原煤蘊藏量達35億噸。1974年,島溪煤礦公司的凈利潤已近1億美元。

1968年7月,西方石油公司又以8億美元優先股的代價買下胡克化學與塑料制品公司,這是美國前所未有的最大一筆兼並買賣。

大學生百萬富翁

1898年5月21日,阿曼德·哈默出生於美國紐約的佈朗克斯,他的祖父是移居美國的俄國猶太人。父親朱裡埃斯·哈默是美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當過鑄造工人,經營過藥店和制藥廠,後來又通過攻讀醫學學位成為一名醫生。哈默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嚴格的訓練,具有敏銳的判斷力和創新精神。

16歲的哈默在讀高中時就開始瞭他一生中第一筆巨額生意。他用從哥哥那借來的錢買瞭輛舊敞篷車,在聖誕節期間為某公司運送糖果,在兩個星期內他便還清借款,除擁有瞭那輛車外還有剩餘的錢。

哈默初露鋒芒是在哥倫比亞醫學院就讀時期。當時,他的父親一邊行醫一邊經營制藥廠,一心難以二用,致使藥廠面臨破產倒閉。這時,他要求頗有經商才華的兒子接管這傢岌岌可危的藥廠。

為不誤學業,哈默邀請一個傢境貧困而學習優異的同學住在一起,免費供給對方食宿。條件是這位同學每天去上課,做大量的筆記,晚上帶回給他,供他應付考試和寫論文。有瞭這個學習的“替身”,哈默就專心致力於公司的經營瞭。他改革瞭公司的經營方針和推銷方法,組織瞭一支強有力的推銷員隊伍,並把公司名字也改為響亮的“聯合化學制藥公司”。哈默終於把岌岌可危的公司從破產邊緣拯救過來,雇員從十幾人發展到1500人,產品暢銷全國,公司開始躋身於制藥工業的大企業行列。

就這樣,20歲的大學生哈默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成為百萬富翁。同時,他不但如期完成瞭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的全部學業,還榮獲醫學院榮譽學士會授予的金質紀念章,經商和學習兩不耽誤。

 

美蘇貿易中間人

1920年6月,由於一次醫療事故,哈默的父親受審入獄。作為美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老哈默對蘇聯十分關註,並向被封鎖的佈爾什維克政權提供過必需品。這一突然變故,使年輕氣盛的哈默決心完成父親未遂的願望,到父親出生的國傢,去幫助蘇聯戰勝正在那裡蔓延的饑荒和傷寒。

1921年初夏,哈默到達蘇聯。戰後的蘇聯百廢待興,哈默在烏拉爾地區考察時,看到瞭令人心酸的饑荒、疾病和死亡,也看到瞭巨大的市場:多少礦產急待開采,多少珍寶急待出售,但由於出口貿易的道路不暢,人們隻能守著寶山挨餓。哈默決定以自己的力量來改變這種局面。他火速給哥哥發去電報,讓他在美國購買100萬美元的小麥運往蘇聯的列寧格勒港,以易貨方式換取100萬美元當地產的毛皮和礦產。

哈默的膽識受到瞭偉大領袖列寧的贊賞,但因為當時黨內爭論不休,在一片“寧可餓死不賣國”的聲音中,列寧決定給哈默以特許經營權,允許他開采西伯利亞地區的石棉礦,從而使他成為蘇聯第一個取得礦山開采權的外國人。從此,他們之間結下瞭真摯而深厚的友誼。接著,哈默聯絡瞭福特汽車公司、美國橡膠公司、艾利斯—查爾斯設備機械公司等30多傢美國公司共同與蘇聯做生意,他被推為這些公司在蘇聯的總代表。同時,在列寧的過問下,他還擔任瞭蘇聯對美貿易的代理商,這使哈默在蘇聯的生意越做越紅火。

一次,哈默在莫斯科官方的報紙上看到蘇聯即將進行一次全國范圍內的掃盲運動,這則新聞看過後,他並沒有往心上去。但是,當他準備回國的時候,卻意外地發現蘇聯商店中的鉛筆很少,而且價格很貴。這就是身邊的財富呀!他決定興辦鉛筆廠,盡管這個想法遭到瞭周圍朋友的強烈反對。但他向來堅持自己的想法,雖然本人並不懂得怎樣制造鉛筆,但他懂得如何使用懂行的人。

通過對當時老牌鉛筆制造商法伯鉛筆公司的調研,哈默瞭解到法伯傢族實行封閉嚴厲的管制,於是他用高薪和自由平等來吸引其精幹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用美國的計件工資制度來管理生產,結果第一年就達到瞭250萬美元的產值。1926年,該廠鉛筆年產量接近一億支,鋼筆猛增至9500萬支,這不僅滿足瞭蘇聯鉛筆、鋼筆市場的需要,而且百分之二十的產品出口到英國等十幾個國傢。這傢工廠很快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鉛筆廠之一,給哈默也帶來瞭幾百萬美元的收入。

哈默的巨大成就引起瞭強烈的社會反響,一個年輕婦女為瞭在哈默的鉛筆廠工作,把自己的求職申請遞到瞭最高蘇維埃主席那裡。但是樹大招風,報紙上也開始公開譴責哈默和新經濟政策,哈默隱隱意識到,可能蘇聯要發生變化,自己也要離開瞭。

哈默在蘇聯度過瞭將近10年,蘇聯成瞭這位美國青年從百萬富翁變為億萬富翁的發跡地。

 

玩轉各行的傳奇商人

1930年,哈默回到美國,這是他一生中最為活躍的日子,他得心應手,點石成金,涉及瞭許多領域,賺得瞭巨額財富。

當時,蘇維埃政權對沙皇皇宮裡抄出來的大批古董和精致的藝術品並不看重,貧困的人們也往往低價出賣傢中的藝術品換錢糊口。哈默花瞭大量時間和精力從事收購工作,時間一長,他竟成為這一行業的專傢。

當哈默把這些藝術珍品完好無缺地運到美國時,美國正值經濟大蕭條時期,許多人都認為,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這些老古董不會有人願意購買。哈默非常自信,他先後投資在紐約和洛杉磯建造藝術館,並挑選精美的藝術品在國內各城市巡回展出,引起很大轟動。他還精心印制瞭藝術品存貨目錄,分別寄給美國各著名百貨商店的經理,並誠懇說明,願以零售價40%的折扣將這些藝術品委托商店出售。隨後,他又大張旗鼓地舉行拍賣會,讓自己的藝術品名揚天下,引來瞭無數顧客。

哈默從來都不會把自己局限於一個領域,在集中精力推銷藝術品的同時,他捕捉到一個信息:羅斯福正在走向白宮總統的寶座,如果他一旦當選,那麼,1919年頒佈的禁酒令將被廢除。這將意味著全國對啤酒和威士忌的需求激增,酒桶也將會供不應求。哈默當機立斷,立即從蘇聯訂購瞭幾船優質木材,在新澤西州建立瞭一座現代化的酒桶廠。禁酒令廢除之日,也正是哈默制桶公司的酒桶從生產線上源源滾下之時,他的酒桶被各制酒廠用高價搶購一空。哈默乘勝追擊,進軍制酒業,開始經營威士忌酒生意。他接連購買瞭多傢釀酒廠,將這些酒罐裝成瓶並取得“丹特”等商標。采取大幅度削價和大做廣告等手段,哈默很快就戰勝瞭所有的競爭對手。隻用瞭兩年,“丹特牌”威士忌酒一躍而成為全美一流名酒,年銷售量高達100萬箱。

可以說,沒有人知道哈默下一步要幹什麼,他隨興而為,但卻百發百中。因為愛吃牛排他進入瞭另一個領域,即養牛業,並大獲成功。

有一次哈默埋怨市場上買不到優質牛排,他的一名雇工就建議去買頭牛殺瞭吃。牛買回來瞭,卻是一頭懷上小牛的母牛。哈默認為自己還不至於饞到殺懷孕母牛的地步,於是就交代人把牛放養在莊園裡。正巧哈默的鄰居是一位養牛專傢,專門培育安格斯良種牛,他不僅替哈默買回的那頭母牛順利接產,而且時隔不久,又讓這頭母牛與他的公牛交配,生下瞭具有安格斯種牛優良品質的小牛。有瞭這一事件的啟發,哈默頭腦中閃現出新的商業腦電波:以釀酒的副產品飼養種牛,豈不是化殘渣為黃金之舉嗎?哈默迅速籌建瞭一傢繁殖種牛的大牧場,並花10萬美元買下瞭20世紀最好的一頭公牛——“埃裡克王子”。在隨後的3年裡,僅靠“埃裡克王子”就繁殖瞭上千頭牛犢,其中包括6頭世界冠軍,為他賺瞭200萬美元。哈默也從此由養牛的門外漢變為種牛業公認的領袖人物。

後來,他還介入瞭廣播事業。這些他都未投入很大的精力,哈默的直覺和魄力,加上他天才的經營能力和學習本領使他無往而不勝,成瞭商界的傳奇人物。

巔峰超越成石油大亨

1956年,哈默58歲。他在商戰中積累的財富,多得連他自己也數不清。他確實打算從商界隱退,安享晚年。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充滿誘惑力的石油業又把他吸引住瞭,他又一躍成為揚名世界的石油巨子。

當時,在加利福尼亞州有一傢瀕臨破產的西方石油公司,其實際資產隻34萬美元,還有3個雇員和幾口快要報廢的油井,公司的股票每股隻賣18美分。有人向哈默建議,投資這傢石油公司。因為根據美國政府對石油業的傾斜政策,用於尚未出油的油井的資金無須報稅。對於想退休的哈默來說,他無意收購這傢公司,還借給瞭西方石油公司5萬美元,讓他們再打兩口井。如能出油,利潤由雙方對半分成;如果不出油,哈默投入的這筆資金可作為虧損從應繳稅款中扣除。意想不到的是,兩口井都出油瞭,而且含油量還很豐富。哈默喜出望外,抓緊時機購買瞭大量該公司股票,成為西方石油公司的最大股東,從此他又全身心地投入瞭石油事業。

哈默憑著自己多年的經驗,冒著巨大的風險,開始建立起一個石油王國。他招兵買馬,聘請到最優秀的鉆井工程師和最出色的地質學傢,1961年終於在加利福尼亞鉆探到兩個巨大的天然氣油田。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價格一路上漲到每股15元,公司的實力也足以與那些世界上較大的石油公司分庭抗禮瞭。

那時,世界上大部分富饒的大油田,早已是號稱“七姊妹”的西方七大石油公司的天下,哈默卻另辟蹊徑,他把眼光投向瞭利比亞。

在別的石油公司放棄的沒有希望出油的兩塊租借地上,哈默鍥而不舍,終於在利比亞打出瞭一口日產原油7.2萬桶的豐產油井,使利比亞人民為本國能出產石油而無比自豪。利比亞國王親自接見瞭哈默,對他表示衷心感謝。

在石油行業內,哈默的公司進去最晚,卻最早出油。1974年,他的西方石油公司年收入為60億美元。到1982年,西方石油公司已成為全美第12個大工業企業,成為緊挨著“七姊妹”的世界第8個最大的石油公司!

有人向哈默討教致富的秘訣:“為什麼你從制藥到制造鉛筆,從釀酒到經營藝術品,從飼養奶牛到開采石油等都能經營?”“生意有其內在的聯系,一件連著一件,抓住機會,把握時機,努力奮鬥,你就會取得成功。”哈默同時解釋,他的成功還在於:一個人要有特別敏銳的商業嗅覺,能把握商業良機,能在不熟悉的領域內抓住關鍵問題並善於處理。(編輯/李雲霞)

世界公民——阿曼德·哈默:1898年5月21日,阿曼德·哈默出生於美國紐約的佈朗克斯,他們傢是猶太人後裔。父親朱裡埃斯·哈默是美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阿曼德擁有一顆“點石成金”的聰慧頭腦。與紅色蘇聯“親密接觸”,與多國首腦情感甚篤,畢生致力於和平事業,世人皆敬。1990年11月12日,這位百戰百勝的“經營之神”、走遍世界各地的公民因病逝世,享年92歲。他是一位萬能富豪,有點石成金之功,有海納百業之術。他更有遠見卓識:1921年,他同列寧做生意;1979年,他又同鄧小平搞貿易。阿曼德·哈默是美國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長,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在西方,他是點石成金的萬能富豪,也是第一個與十月革命後的蘇聯合作的西方企業傢。經過30年苦心經營,西方石油公司已成為美國第八大石油公司,第12名最大的工業企業。1986年,公司收入160億美元,業務遍及五大洲,在全球50多個國傢設有子公司。

《兒童勵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