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秀才討口氣
從前有個老秀才,非常講究忌諱,幹什麼事總想討個吉利口氣。
這扯,老秀才高高興興地準備去參加考試,他再三囑咐妻子,一定要把書擔子收拾得前輕後重,為的是討個“前輕後中”的好口氣;臨出門時,他又故意把帽子丟在傢中,放在一口棺材上,意思是此次應試,又是“官”,又是“財”。
一切佈置好,他帶著書童就上路瞭。
老秀才一邊走一邊和小書童談心:“書童,這個擔子好挑不好挑!”
書童心想:好挑個屁!害死人瞭。但是礙著情面又不好講,隻是淡淡地說:“老先生,好挑是好挑,隻不過後面有點打屁股。”
老秀才一聽,眼睛瞪得就像燈盞窩一樣,但也奈何他不得,主仆二人繼續趕路,又走瞭一段路,老先生突然站住瞭,故作震驚地說:“壞瞭,我的儒冠丟在傢中瞭,小書童,你趕快去幫我取回來。”
書童隻得跑回去把他的帽子拿瞭回來,老先生拿著帽子故意問:“儒冠在哪裡找到的?”
小書童一想,剛才說溜瞭嘴,得罪瞭主人,今天是好日子,開口就講棺材多不好!這次要接受教訓,把話講得文雅一點。
於是他說:“老先生,是在壽器上拿到的。”
老秀才一聽,更氣瞭,把腳一跺:“啊?受氣?我出門又打屁股,又受氣,還 考什麼呢!”
他氣沖沖地回到傢裡躺瞭三天三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