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唇相譏
故事大概是這樣的,一個年僅九歲的小秀才,帶著“狀元夢”跟著一幫資深老童生,乘船進京趕考。小秀才年紀小,火氣比較旺,也很喜歡出風頭,搞得同行的老童生們很有危機感。這天午飯後,老童生們圍坐在甲板上,商量著如何刁難這小秀才,殺殺這傢夥的銳氣。
不一會兒,一個自恃滿腹經綸的老童生捻著胡須,以不屑的態度對小秀才下瞭戰書。
“小傢夥,你不是說自己是神童嗎,敢不敢跟老夫對對子?”
“對就對,誰怕誰啊!”
小秀才自然不曉得,這幫老童生正準備借機羞辱他呢。
老童生抬眼環顧瞭一下四周環境,然後出口成句:“二猿斷木深山中,小猴也敢對鋸。”
小秀才聽後,低頭不語片刻,便反唇相譏道:“一馬陷足污泥內,老畜生怎能出蹄。”
除瞭出對子的老童生氣急暴跳之外,船上的其他人全都笑翻在地。
聰明的小讀者,你們看懂什麼意思瞭嗎?
老童生出的題“二猿斷木深山中,小猴也敢對鋸(句)。”
利用瞭“鋸”與“句”的諧音,就是諷刺小秀才乳臭未幹卻跟他們這幫老童生比高下,太過自不量力。
而小秀才不甘示弱,用“一馬陷足污泥內,老畜生怎能出蹄(題)。”“蹄”與“題”同音,意思就是說老童生長年應考不中,沒資格出題考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