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霸王兵敗垓下
秦朝末年,項羽起兵造反。項羽殺入咸陽後,殺瞭秦王子嬰和秦國貴族八百多人,還 下令火燒阿房宮。大火一燒三個月,三百裡阿房宮變成一堆瓦礫。
由於項羽原是楚國的貴族,他是趁著農民起義的機會參加抗秦鬥爭的,所以,一旦他覺得可以控制整個局面的時候,就想由自己來統治天下。
他首先改稱楚懷王為義帝,徹底剝奪瞭他的權力。緊接著,又把六國舊貴族和有功的將領分封為王,這一封,一共封瞭十八個王,他自己稱西楚霸王,其他各王都歸他管。
在十八個諸侯王中,項羽最忌諱的就是劉邦,為瞭削弱他的勢力,項羽把他封在偏遠的巴蜀和漢中,稱為漢王;又把關中地區封給秦國的降將章邯等人,讓他們成為劉邦回到關中的一道屏障。
漢王劉邦前往封地,為瞭迷惑項羽,他命人把東去的棧道都焚燒瞭。由漢中進入關中,山高水險,棧道是必經之路,燒瞭棧道,就意味著他再沒有向東進攻的意思瞭。
其實,踞守封地的劉邦一直在作著積極的東征準備。公元前206年8月,劉邦和韓信率領漢軍攻打關中,不到三個月的工夫,就占領瞭關中和河內的大片土地。由此,楚漢之爭開始瞭。
到瞭公元前202年,經過幾年的戰爭,由於劉邦用人得當,項羽過於剛愎自用,劉邦的優勢越來越明顯瞭。成皋一戰,漢軍大勝,劉邦與項羽彼此講和,劃定瞭楚漢邊界,這就是鴻溝。鴻溝以西歸劉邦,鴻溝以東歸項羽。其實,這次講和,不過是劉邦的緩兵之計。僅一個多月的時間,劉邦便約瞭韓信、彭越、英佈三路人馬會合一處,把項羽圍困在垓下(也就是今天安徽省靈璧縣境內)。
楚漢雙方的大決戰開始瞭!
劉邦兵多,項羽兵少,而且糧食也快吃完瞭。面對十面埋伏,他幾次想殺出重圍,都被一批又一批的漢軍擋瞭回來。突圍無望,項羽隻好退回垓下大營,吩咐左右小心防守,伺機再戰。
這天夜 裡,項羽在營帳之中愁眉不展,他寵愛的美人虞姬見他憂心忡忡,便陪他飲酒解悶。深夜 時分,隻聽營外傳來嗚嗚咽咽的簫聲,伴隨著簫聲,還 有哀傷的江南小調。項羽走到帳外,仔細一聽,那簫聲來自半空,而歌聲傳自漢營,從斷斷續續的歌聲中可以聽出,唱歌的人還 不少呢。
這些江南的小調正是將士們所熟悉的楚國民歌呀!
難道劉邦已經打下西楚瞭嗎?要不然,漢營當中怎麼會有這麼多的楚人呢?
項羽失魂落魄地站在那裡,半天也說不出話來。
突然,項羽也唱起瞭一首悲壯的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意思是:力氣拔得起一座山啊,氣魄能壓倒世上的好漢。可惜時運不濟啊,連烏騅馬也不肯跑。烏騅馬不肯跑啊,有什麼辦法。虞姬啊虞姬,我該怎麼辦?
項羽把這歌一連唱瞭幾遍,唱著唱著,眼淚落瞭下來。他旁邊的將士也哭瞭,誰都不願抬起頭來。
在這慷慨悲歌中,虞姬為瞭不連累項羽,趁項羽不註意,拔劍自刎瞭。
當夜 ,項羽帶領八百士兵再次突圍,這一次,他們沖出瞭漢營,一路向南奔去。
天亮瞭,漢軍才發現項羽已經突圍走瞭,劉邦趕緊派大將灌嬰帶五千騎兵追趕。
項羽一路奔跑,顧不上清點人數,等他渡過瞭淮河,再看看左右,隻剩下一百多人瞭。他們又跑瞭一程,來到一個三岔路口,看見路邊的老農,便向他問路。老農知道他是項羽,不願意指路給他,騙他說:“往這邊走吧。”
其實,那是一條通往沼澤地的死路。
待項羽撥馬回來,漢軍已經追上來瞭。項羽且戰且退,退到東城,也就是今天安徽省定遠縣東南,再點點身邊的人,隻有二十八個騎兵瞭。
面對密密麻麻的漢軍,項羽仰天長嘆,對左右的人說:“我起兵到現在已經八年瞭,大大小小經過七十多次戰鬥,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所以,有瞭霸王的稱號。今天被圍困在這裡,是天亡我,並不是我打不過他們啊。”
項羽大喝一聲向漢軍沖去,漢兵抵擋不住,驚恐得紛紛散開。
項羽帶著部將向南退去,一直退到瞭烏江邊上。恰巧,烏江的亭長有一條小船,他勸項羽上船過江,到瞭江東再圖他日。
項羽卻說:“我在會稽起兵,帶吳中八千子弟渡江,到如今,隻有我一個人回去,你讓我如何去見江東父老?”
項羽把自己的烏騅馬交給亭長,自己又帶著部將與漢兵繼續作戰。
漢軍包圍瞭項羽,想活捉他,項羽見再無路可走,冷笑一聲,在烏江邊拔劍自刎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