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禮聘薑子牙

文王禮聘薑子牙

一天早朝,上大夫散宜生跪奏周文王:“文王仁德名滿天下,仁政廣佈四方,三分天下已有二分歸周。現今的紂王殺妻誅子,炮烙重臣,我想朝歌用不瞭多久就會被他人占領。”話剛說完,大將南宮適大聲說:“現在的西岐有雄兵四十萬,戰將六十員,有實力殺進五關,到時將費仲、妲己等斬首示眾,廢掉昏君,另立明主。”

不久,文王采納瞭散宜生的建議,出告示說:“文王為瞭西岐三軍不受征戰之苦,百姓生活富足,特建一座靈臺,以占卜吉兇。如果有願意前往建造靈臺的,發給工錢,不願意的,也不強迫。”很快,靈臺建成瞭。

文王非常高興,在靈臺上設宴,大傢都非常盡興。散席之後,文武大臣在臺下休息,文王在臺上的繡榻上就寢。三更時分,文王夢見從東南方來瞭一隻白額猛虎,背上長著雙翼,向帳中撲來。文王急忙呼叫左右隨從,隻聽臺後一聲巨響,火光沖天,文王被驚醒瞭,原來是一場夢。

第二天早朝,文王將此夢說與眾大臣聽。

散宜生說:“商高祖當年夢見飛熊,得到瞭傳說中的賢才,如今主公夢見虎生兩翼,這飛虎即是飛熊,預示著大王您也將得到一位良臣相助。您又夢見火光,這是周要興起的征兆。”

百官聽完,齊聲向文王道賀。

事有湊巧,西岐有個叫武吉的樵夫,每天打柴路過渭水都能看見薑子牙在釣魚,但從沒見子牙釣起一條魚。一天,武吉走到子牙的面前,同子牙說話。談話間,得知子牙道號為“飛熊”。武吉對子牙用直鉤釣魚百思不得其解,便問其緣故。

子牙笑著說:“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我在此垂釣,不是為瞭釣魚,隻是為瞭釣王侯。”武吉大笑不信。子牙又對武吉說:“我看你的氣色不好,今天進城必然打死人。”

武吉聽瞭很氣憤:“你為什麼這樣咒我?”說完,挑起柴,往西岐城去瞭。

武吉進到西岐城中,不曾想真的失手打死瞭把門的軍爺。武吉不敢逃,隻得在原地等待。一等就是三天,武吉想到七十多歲的母親一人在傢,無人服侍,就大哭起來。恰逢上大夫散宜生由此路過,問明緣由,就叫武吉先回傢安頓母親,然後再前來領罪。

又一天,文王同散宜生等人出去郊遊。到瞭西岐城外,隻見百花爭放、萬綠爭春,文王非常高興,就來到獵場。正打獵時,聽見一個漁夫在唱歌,文王聽完後,對散宜生說:“這首歌韻律清奇,這個地方肯定有賢才隱居。”

恰在這時,散宜生看見瞭武吉,叫來詢問,武吉就將子牙的事說瞭。文王便命武吉帶路,前去求見子牙,子牙不在。散宜生就對文王說:“主公,若想求得賢才,需沐浴齋戒。”文王答應瞭。

三日後,文王穿戴整齊,率領眾文武,帶著禮物,專程到渭水邊請子牙。

來到城南的樹林邊,文王下瞭馬車,叫眾人等候,自己和散宜生來見子牙。子牙坐在溪邊,正在釣魚。文王恭敬地拜見:“賢士可好?”

子牙回頭看見文王,忙扔下漁竿拜倒在地說:“不知大王到此,請原諒我沒有迎接您。”

文王忙命散宜生扶起子牙,說明瞭來意,獻上禮物。子牙叩頭謝過,文王就請子牙乘馬與自己一同回到西岐。

文王請子牙進瞭西岐城,百姓夾道觀看,都非常高興。子牙到瞭宮門前下馬,文王升殿,子牙跪拜文王後,文王封子牙為右靈生丞相,子牙謝恩。自此,子牙開始輔佐文王治國。

《兒童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