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女貞德的故事

貞德被譽為“奧爾良姑娘”,是法國的民族英雄、軍事傢,法國人心中的自由女神,後人贊頌她為“聖女”。英法百年戰爭時,貞德帶領法國軍隊對抗英軍的入侵,為法國的勝利作出瞭傑出貢獻。

貞德出生於法國一個叫做棟雷米的農村,有三個哥哥和一個姐姐。她的雙親擁有大約20公頃的土地,並經營一座農場。

貞德的傢鄉棟雷米村屬於法國東北部仍然忠誠於法國王室的一小塊孤立地區,周圍都被勃艮第人的領土所包圍。在貞德的童年時,村莊遭受瞭幾次襲擊,其中一次甚至使村莊起瞭大火。

百年戰爭末期,幾乎法國的整個北部以及西南方的一部分,都在外國的控制下。英國占領瞭巴黎,而勃艮第人則占有蘭斯 。1428年,英國展開瞭對奧爾良城的攻勢。奧爾良城處在盧瓦爾河上,它成為最後一個能阻擋英軍長驅直入法國剩餘領土的戰略要地。

在宗教傳說中,貞德在1425年的一天,在村後的大樹下遇見瞭天使,聽到瞭來自神的“聲音”,得到瞭“神的啟示”:要求她帶兵收復當時由英國占領的法國,並帶領王儲至蘭斯 進行加冕典禮。於是,1428年5月,貞德遵從“神的指引”請求她的親戚帶她前往拜訪當地駐防部隊的指揮官並說明來意:希望指揮官能帶她面見王儲。但是她的舉動隻換得瞭一番嘲笑,指揮官根本沒把她的話當回事。

貞德在1429年1月再次前去。這一次,她為瞭取信於指揮官,說出瞭一些戰情預測,預言奧爾良城附近的法軍將會戰敗。起初,指揮官對她的預言並不以為然,而當前線傳來的消息證實瞭貞德的預言後,指揮官終於同意帶她去見王儲,也就是查理七世。

聽瞭指揮官匯報情況後,查理七世接見瞭貞德,並且同意瞭貞德參與遠征的請求。

1429年4月,貞德向奧爾良城進發,同英軍作戰。她英勇頑強,每一場戰鬥的最前線都有她的身影。貞德曾經在交戰中因一支箭射中肩膀而被士兵們抬離前線,但她很快把箭拔瞭出來,負傷重返戰場,繼續指揮戰鬥。在她的指揮下,英軍的包圍土崩瓦解,法國軍隊取得瞭勝利。那些跟隨貞德的軍官們無比崇拜貞德,認為“是貞德的指揮才扭轉瞭整場戰爭的局面”。

然而好景不長,1430年5月23日的一場抵擋英軍和勃艮第人的小規模戰鬥中,貞德下令軍隊撤回貢比涅城。但是貢比涅城的軍隊因為害怕英軍和勃艮第人跟著闖入,沒等到所有部隊撤回便將城門關閉,貞德與剩餘的後衛部隊被勃艮第人俘虜瞭。

當時有關對待俘虜的慣例是,隻要俘虜的傢人能付出贖金便能將他贖回,但這次勃艮第人不想這樣做。貞德試圖逃跑瞭好幾次,但都沒有成功。

1431年5月,貞德被判處火刑,在法國盧昂行刑。在屈辱的遊街示眾後,貞德被押赴刑場,捆綁在火刑柱上。她手握著十字架不斷地祈禱著,最後火被點燃。聖女貞德就義之時,年僅19歲。

聖女貞德的故事

《愛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