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反抗

反侵略保祖國,不單是軍隊的職責,也是每個公民的義務。我國人民歷來有反侵略的傳統,自發起來和入侵者鬥爭的事跡很多。像鴉片戰爭中廣州三元裡民眾組織的平英團,就是突出的一例。在抗日戰爭中,敵後根據地的人民愛國反侵略精神得到瞭充分的發揚。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根據地的人民組成瞭民兵,人自為戰,村自為戰,配合部隊有效地打擊瞭敵人。軍民們創造瞭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聯防戰、水上遊擊戰、破襲戰等戰術戰法,打得日寇暈頭轉向。像華北平原上的冉莊,村民們在地下挖通瞭相互連通的地道,墻角、樹洞、磨盤……到處是槍口。房頂有“天橋”,地面有“堡壘”,形成瞭天羅地網。有一次,日偽軍在炮火掩護下闖進村裡,卻找不到一個人,民兵們利用地道襲擊侵略者,打死瞭70多個敵人,取得瞭勝利。阜平縣五丈灣村民兵隊長李勇發明瞭各式各樣的地雷,把地雷埋在路上、山上、河灘、地頭,炸死瞭敵人300多,還 炸毀瞭許多汽車,弄得日寇膽戰心驚。大傢都叫李勇是“地雷大王”。當時他才是個20歲左右的小夥子。

敵後根據地的民兵為抗日做貢獻的事說明,我國廣大的人民是愛國的。任何敵人膽敢侵略我們,必將遭到全中國人民的抵抗,遭到可恥的失敗。

《愛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