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競爭
從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美國和瑞士的手表廠商支配著全球的手表市場,美國的寶路華鐘表公司和瑞士的浪琴鐘表公司都是高檔品市場的頂尖廠商,更低價位產品的市場則被美國的天美時和德州儀器占據。
1969年,日本精工社生產的“精工表”開始逐鹿高利潤的手表市場,他們推出新的石英表,滿懷信心地參與市場角逐。
精工社看到瑞士和美國的廠商都有同一種傾向,那就是:在手表和掛鐘的設計上,出現方向錯誤。在這瞬息萬變的世界裡,他們仍然隻註重整個手表的設計問題。
精工社認為,手表不隻是用來看時間的工具,應集中於表面的設計,即手表的“臉”,而不是整隻手表的設計。手表是一種令人興奮的商品,能體現出一個人的獨特品位,因此應該以令人賞心悅目的設計方式來吸引消費者。
精工社從飛機和跑車的儀表板形象中得到暗示,采用“儀表板型”計劃。其基本觀念是,不論制成數位型、新的類比型或計算機型,凡是能使註意力集中於“特殊的功能”上,都值得嘗試。
憑借多樣化的設計,精工社包圍瞭美國和瑞士手表的市場,它那特定的設計款式受到瞭人們的歡迎,順利地打進瞭市場。
同時,精工社在價位從65美元到350美元不等的高檔品中,也投入瞭多種不同的款式,開始進攻。精工社甚至為偏愛機械式手表的人士特意設計瞭數位顯示表、記時器及超小型計算機等一切種類的款式。
新的高檔品一上市,馬上以較低廉的價格、新穎獨特的設計、多種特殊功能贏得瞭一大批消費者,在市場上占居瞭一席之地。
營銷啟示:
商品是不是好賣,除瞭一些質量、價格之類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能不能在市場上流行,流行的東西總是比較容易推銷的。作為一個生產企業,更要捕捉這種信息,緊跟潮流,順應時代,及時更新自己的產品,這樣就能在市場上獨占鰲頭,推銷起來也非常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