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 回光返照

167 回光返照 

信陵君統率著趙國的軍隊到魏國去,同時又打發門客分頭上各國去求救兵。燕、韓、楚三國向來佩服信陵君,一聽說他當瞭上將軍,全派大將帶著兵馬來幫助他。隻有齊國不願意加人抗秦陣營。

信陵君統率著五國的軍隊,挺巧妙地切斷瞭王齕和蒙驁的聯絡,奪過來不少秦軍的糧草,連著打瞭幾回勝仗,打得秦國的士兵五零四散地跑瞭。五國的軍隊一直追到函谷關,在關前駐紮著五座大營,耀武揚威地向秦國挑戰,嚇得秦國的將士把城門關得挺嚴實,不敢出來。這麼著呆瞭一個多月,秦國人不敢再出來。這回打仗可以說是五國諸侯最露臉的事,發出瞭燦爛的光芒,正像夏天的太十陽十從西山頂上照得人睜不開眼睛一樣。可是,這回燦爛的光芒隻是合縱抗秦的回光返照罷瞭。信陵君不見秦國人出來,就想:要是敵人老不出來,五國的軍隊在這兒再住上一年半載,也沒有用。再說函谷關也打不下來,就算把函谷關打下來瞭,也滅不瞭秦國。他這麼一核計,還不如下令退兵。各國的兵馬就各自回去瞭。從此,合縱抗秦的大勢已去,秦國可就更加強盛瞭。

信陵君回到魏國,離著國都還有三十多裡地,就見魏安僖王親自迎接他來瞭。魏安僖王和信陵君本來是異母兄弟。哥兒倆分別瞭十年,這回一見面,又是喜歡,又是傷心。他們一塊兒坐著車回到城裡。魏安僖王拜信陵君為相國,除瞭原來的俸祿之外,又封給他五座城。他又免瞭朱亥刺死晉鄙的過錯,封他為將軍。這麼一來,誰都知道信陵君的威名瞭。各國諸侯都給他送禮,求他指教打仗的法子。信陵君就把他平日用兵打仗的心得作瞭一部書,就是《魏公子兵法》。

各國諸侯為瞭佩服信陵君,全都來送禮。秦莊襄王也打發使臣來結十十交十十信陵君,請他上秦國去逛逛。信陵君把這事兒稟告瞭魏安僖王。魏安僖王不願意叫他去冒這個險。可是信陵君覺得能夠和好,總是和好好。他先打發朱亥帶瞭一雙玉璧上秦國去答謝。

朱亥見瞭秦莊襄王,舉行瞭回拜的禮節,就要回去。秦莊襄王使出各式各樣的法子,說瞭不知多少好話,想把他留住,要封他官職。朱亥一死兒不答應。蒙驁對秦莊襄王說:“他就是打死晉鄙的那個勇士,咱們吃過他的虧。要是他不願意歸順大王,千萬不可放他回去!”秦莊襄王把朱亥扔到老虎圈裡。圈裡的老虎一見有人進來正要撲過去。朱亥大喝一聲,說:“畜生,你敢!”這一嗓子,好像劈雷似的,居然把那隻老虎嚇住瞭。它趴在地下,不敢動彈。秦莊襄王和手下的人全愣瞭。他們又把他領出來。秦莊襄王還想勸他投降。朱亥知道他已經萬萬回不瞭魏國,就下瞭決心,自十殺瞭。

朱亥的底下人跑回魏國,報告瞭秦莊襄王十逼十死朱亥的經過。信陵君痛哭一場,心裡非常恨秦國。秦國又派使者來,送瞭信陵君好些禮物,另外還有一封信。大意說:“公子的威名轟動天下,各國諸侯沒有不佩服公子的。可不知道魏王什麼時候能讓位。我們都等著公子即位吶。奉上一點禮物,表一表我們慶賀公子的意思。”信陵君把送來的禮物都退回去,把秦莊襄王的信拿給魏安僖王看,對他說:“這是秦國的詭計。咱們可別上他們的當!”魏安僖王嘴裡不說什麼,心裡可不免有點猜疑。自古以來當君王的最怕的一件事就是怕別人去搶他的王位。君王最容易犯的十毛十病就是疑心病。魏安僖王害怕信陵君真比害怕秦莊襄王還厲害!為瞭這個,信陵君告瞭病假,十十交十十還瞭相印和兵符。

他想起十毛十公和薛公隱身的法子來瞭,就拿喝酒、耍錢當做消遣解悶。還怕魏安僖王再去十逼十害他,就天天喝酒作樂,恨不得早一些離開這個充滿猜疑的人世。這位公子,外表上是荒十婬十無度,誰知道他是“黃連樹下彈琴”——苦中作樂。不到三年工夫,就把自己一條命斷送瞭(公元前244年)。門客們一個個都哭得挺傷心。

信陵君給秦莊襄王害得辭職的那當兒,秦莊襄王倒先跑在他頭裡,得病死瞭(公元前247年)。呂不韋幫著那個十三歲的孩子即位,就是秦王政(後來稱為秦始皇)。秦國的大權全在呂不韋手裡。他得著信陵君辭職的信兒,就知道合縱的玩意兒又完瞭。他派大將蒙驁、張唐、王齕,接連不斷地去攻打趙國、韓國和魏國,得瞭幾十座城,十逼十得各國諸侯不得不拿出“合縱”的法子去抵抗。

韓桓惠王想個辦法叫秦國勞民傷財,免得再來攻打韓國。他派水工[相當於水利工程師]鄭國[姓鄭,名國]去獻計策,勸秦王開鑿涇水[在甘肅省裡的分南北兩源,會合後流入陜西省]。秦王和呂不韋不知道他是來害秦國的,完全同意他的辦法,派他負責主管這個巨大的工程。他就從仲山[在陜西省涇十陽十縣西北]挖掘河道,一道向東開鑿,通到洛水。這個工程實在太大瞭,人力、物力真費瞭不少。工程已經做瞭一大半,秦國忽然發覺這是上瞭韓國的當,就要弄死那個水工鄭國。鄭國也不隱瞞,老老實實地說:“我這麼幹,原來是叫秦國忙著挖河,好叫韓國延長幾年壽命。可是這條涇水一挖成,對秦國來說,是個千年萬代的大事情,好處是說也說不完的。”呂不韋就叫他接下去完成這個水利上的大工程。這新開鑿的河道能灌溉四百多萬畝田地。這條河渠叫鄭國渠。據說以後平均每畝收割瞭六石四鬥糧食。在這以前(公元前250年),秦昭襄王吩咐蜀郡太守李冰大興水利,開辟稻田。李冰修建瞭著名的都十江十堰[在四川省灌縣城西,岷十江十中遊],把岷十江十的激流分成兩條河道,穿過成都,使河流轉為平緩。都十江十堰不但控制瞭岷十江十的激流,免除水災,而且兩條河道灌溉瞭一百多萬畝莊稼。這會兒鄭國渠的工程比都十江十堰的工程更大,灌溉的田地更多。從此,秦國就更富強瞭。

公元前241年(秦王政6年),各國諸侯,除瞭齊國以外,趙、韓、魏、燕、楚,都出兵加人瞭合縱陣線,公推楚國為領袖,拜春申君黃歇為上將軍,浩浩蕩蕩地殺奔函谷關來。秦國的丞相呂不韋派蒙驁、王翦、桓齮[yi三聲]、李信、內史騰五個大將,每人帶著五萬兵馬,分頭去對付五國的軍隊。王翦準備集中力量先去襲擊楚軍。他暗中調動兵馬,打算連夜進攻。沒想到他這計策被一個手下人偷偷地透露給春申君。春申君嚇得魂不附體。連其餘四國的兵營也來不及去通知一聲,他立刻下令退兵,連夜跑瞭五六十裡地,才喘瞭口氣。趕到秦軍開到楚軍駐紮的地方,才知道楚軍已經跑瞭。王翦那五大隊人馬就合在一起攻打四國的兵馬。四國的將士兒郎們聽說領頭的楚軍先跑瞭,全泄十瞭勁兒,瞧見秦國的兵馬就好像耗子見瞭貓似地撒腿就跑。合縱抗秦的蠟頭就此完全熄滅瞭。

評:本節又是一個敘述瞭不少的事件的章節,我們一一來看。

首先是信陵君帶領五國的軍隊打退瞭秦國的進攻。對比後面春申君的作為,我們就可以看到這次合縱能夠勝利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信陵君作瞭合縱軍的上將軍。因為不論是軍事指揮能力還是個人的魅力,乃至個人的威望,在五國中都很難再找到一個像信陵君一樣的人物。所謂“回光返照”意味著太十陽十的必然落山,我們看出秦國統一天下的趨勢。五國可以說是不得已而組成合縱軍來對抗秦國,而秦國已經可以以一國之力來對抗五國而不落下風,信陵君的勝利終究不能改變秦國統一天下的趨勢。

然後是信陵君的離世。我已經一而再、再而三的說過信陵君的賢明,這裡再引用一下史記中司馬遷的評述算是蓋棺定論——“天下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巖十穴十隱者,不恥下十十交十十,有以也。名冠諸侯,不虛耳。高祖每過之而令民奉祠不絕也。”表面上看信陵君是死在瞭秦國的反間計上,後者說死在自己的威望過高上。但實際上最根本的因素還是因為他是阻擋秦國兼並各國最大的障礙之一,在大勢所趨之下,他很難幸免。

之後說說鄭國渠。不知大傢還記得春秋戰國時代的四大水利工程嗎?前面的諸集中其實已經講到瞭兩個,就是芍陂和漳河渠。本節又講到瞭兩個,就是都十江十堰和鄭國渠。他們的主持建設者依次分別是孫叔敖、西門豹、李冰、鄭國。這四位都是倍受後人敬仰的人物,比起叱吒一時的天下霸主在人們的心中地位更高,為什麼呢?還是那句話,一心一意為人民謀福利,真正做實事的人才會被人民所敬仰。

最後是春申君引領的這次合縱。正如作者所言,這次合縱的失敗意味著軍事上能與秦國正面對抗的力量已經基本不存在瞭。後面秦軍雖然也會遇到比較頑強的抵抗,但那已經無法阻擋秦國軍事戰略的實現。

《東周列國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