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雞鳴狗盜
平原君收養門客的新聞傳到瞭秦國。秦昭襄王嘆息著對大夫向壽說:“像平原君這麼賢明的人,天下少有!”向壽說:“不過他要比起齊國的孟嘗君來,還差得遠吶!”秦昭襄王挺希奇地問:“孟嘗君又是怎麼樣的人?”向壽說:“孟嘗君田文繼承他父親田嬰做瞭薛公[薛,在山東省滕縣東南,田嬰封子薛,叫薛公,田文繼承他父親,也叫薛公],就大興土木,修蓋房子,招待天下豪傑。隻要是投奔他的,他都收留。他自己吃、喝、穿戴跟住處,全跟大夥兒一樣。孟嘗君的傢當可就這麼快花完瞭。門客的飯食,當然也不能再像先前那樣豐富瞭。聽說有一天晚上,有個客人見瞭那種飯菜,心裡不高興。可巧他瞧見孟嘗君獨自一個人在上邊正吃得挺香。他一想主人吃的準是山珍海味。他發瞭脾氣,扔下筷子,說,‘豈有此理!我幹什麼上這兒來吃這種東西?’孟嘗君連忙攔住他,端著自己的飯菜讓他瞧。這位門客一瞧,原來主人吃的跟他的一個樣,這才嘆瞭口氣,說,‘孟嘗君這麼真心誠意地待我,我還起疑心,我簡直是個小人,還有什麼臉在這兒住著吶?’說著,他就拔十出寶劍,自十殺瞭。可是平原君吶,縱著女人欺負瘸子,答應瞭人傢的請求,還舍不得把她治罪。直到門客慢慢地散瞭,這才去給人傢賠不是,這不是已經晚瞭嗎?”秦昭襄王說:“我挺尊重這種人,怎麼能把他請到秦國來吶?”向壽說:“這沒有什麼難事。要是大王能夠打發自己的子弟上齊國去做抵押,然後請孟嘗君上這兒來,我想齊國是不能不答應的。等到孟嘗君到瞭這兒,大王拜他為丞相,齊國當然也不好意思不拜咱們的人當齊國的相國。這麼著,秦國跟齊國聯合到一塊兒,要打算收服諸侯,事情可就好辦得多瞭。”
秦昭襄王真就打發自己的兄弟涇十陽十君到齊國去做抵押,請孟嘗君上咸十陽十來。就在這短短的幾天,孟嘗君和涇十陽十君十十交十十上瞭朋友。齊宣王在公元前301年死瞭,他兒子即位,就是齊湣王[湣min三聲]。齊湣王不敢得罪秦國,隻好叫孟嘗君上秦國去。後來大臣當中有人對齊湣王說:“大王既然成心跟秦國結十十交十十,何必把涇十陽十君留著做抵押吶?”齊湣王就把涇十陽十君送走瞭。
孟嘗君帶著一大幫門客,一塊兒上咸十陽十去。秦昭襄王親自去迎接他。他見孟嘗君威風凜凜,儀表不凡,不由得更加敬仰起來。兩個人說瞭一些彼此敬仰的話。孟嘗君奉上一件純白的狐貍皮袍子,作為見面禮。秦昭襄王知道這是挺名貴的銀狐,當時就挺得意地穿上,向宮裡的美人們誇耀瞭半天。那時候天還暖和,他就把袍子脫十下來十十交十十給手下的人好好地收藏起來。
孟嘗君和他的那些門客到瞭咸十陽十之後,就有一批秦國的大臣怕秦王重用他,背地裡商量怎樣排擠他。秦王打算擇個日子拜孟嘗君當丞相。樗裡疾首先反對說:“田文是齊國的貴族,手下的人又多,他當瞭秦國的丞相,準得先替齊國打算。他要仗著他丞相的權力暗中謀害秦國,秦國不就危險瞭呀?”秦昭襄王說:“那麼,還是把他送回去吧!”樗裡疾說:“他在這兒已經住瞭不少日子,秦國的事,他差不多全都知道瞭。哪兒能放他吶?不如殺瞭他,倒幹脆,免得將來有後患。”秦昭襄王覺得不能殺,可也不能放,就先把孟嘗君軟禁起來。
涇十陽十君為瞭建立自己的勢力,在齊國的時候,跟孟嘗君已經十十交十十上瞭朋友。這會兒一聽說秦王要謀害他,就替他想法子。他帶瞭兩對玉璧送給秦王最十寵十十愛十的燕姬,請她想個法子。燕姬拿手托著下巴頦兒,裝腔作勢地說:“叫我跟大王說句話倒是不難,你把這兩對玉璧帶回去,別的謝禮我不要,我隻要一件銀狐皮袍子就夠瞭。”涇十陽十君把她的話告訴瞭孟嘗君,孟嘗君皺著眉頭子,說:“就是那麼一件,已經送給秦王瞭,哪兒還能要回來吶?”當時就有個門客說:“三討不如一偷,我有辦法。”他就跟管衣庫的人做瞭朋友。
有一個晚上這位門客從狗洞裡爬進宮裡去,找著瞭衣庫去偷那件狐貍皮袍子。他掏出好些鑰匙,正在開門的時候,看庫的人醒瞭,咳嗽瞭一聲。那個門客裝狗叫,“汪汪”地叫瞭兩聲,看衣庫的人就又睡著瞭。那位門客進瞭衣庫,開瞭箱子,拿出那件狐貍皮袍子,然後又拍瞭箱子,關上庫房,從狗洞裡鉆出來。
孟嘗君得到瞭這件皮袍子,送給燕姬。燕姬得著瞭這件寶貝,就甜言蜜語地勸秦王把孟嘗君放回去。秦王到瞭兒依瞭她,發下過關文書,讓孟嘗君回去。
孟嘗君得到瞭文書,好像“漏網之魚”,急急忙忙地往函谷關跑去。他怕秦王反悔,派人來追;又怕把守關口的人刁難他,他就更名改姓,打扮成買賣人的樣兒。他的門客中有個專門假造文書的,挺巧妙地把那過關文書上的名字改瞭。他們到瞭函谷關,正趕上半夜裡。依照秦國的規矩,每天清早,關口要到雞叫的時候才許放人。他們隻好在關裡等天亮。
那邊樗裡疾聽說秦王把孟嘗君放瞭,就去朝見秦昭襄王。他說讓孟嘗君回去,好比“縱虎歸山”,將來準有後患。秦昭襄王果然後悔瞭,立刻派人去追。那追上去的人趕到函谷關,查問守關的人,說:“孟嘗君過去瞭沒有?”他說:“沒有。”還拿出過關文書讓他們瞧,果然沒有孟嘗君的名字。他們才放瞭心。大概孟嘗君還沒到。
等瞭半天,孟嘗君還沒來,他們有點起疑,就跟守關的人說明瞭孟嘗君的長相,還有他帶著的門客的人數,車馬的樣子。守關的人說:“哦,有,有!他們早就過去瞭,是第一批過的關。”他們又問:“你什麼時候開的城?我們到這兒,什麼都還看不清楚吶。難道你半夜就把城門開瞭嗎?”守關的人一愣,說:“我們也正在納悶吶!城門是雞叫的時候才開的,可是呆瞭半天,東方才發白。我們還納悶今天太十陽十怎麼出來得這麼晚?”他們哪兒知道孟嘗君的門客之中各色各樣的人都有。有會學狗叫喚的,有會學雞叫喚的,還有會挖補文書的。孟嘗君算計著秦王準得派人追上來,大夥兒愁眉苦臉地正在恨老天爺怎麼還不叫天快點亮,忽然這些門客裡有人捏著鼻子學起公雞打鳴兒來瞭。接著一聲跟著一聲地好像有好幾隻公雞叫著。緊跟著關裡的公雞全都叫起來瞭。關上的人就開瞭城門。驗過瞭孟嘗君的過關文書,讓他們出瞭關口。
評:本節作者將鏡頭一轉,說到瞭孟嘗君。漢語中關於孟嘗君的成語有不少,本節的題目“雞鳴狗盜”即是其一。
北宋王安石有一篇關於孟嘗君的駁論文《讀〈孟嘗君傳〉》短小十精十悍,是選入教科書的名篇,引於後: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於虎豹之秦。嗟呼!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齊之強,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取雞鳴狗盜之力哉?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記得教科書中還有駁斥王安石觀點的文章,其中主要的例子是馮驩,我們後面很快就要講到。我們學十習十王安石主要還是從寫文章的角度來說,全文隻用瞭88個字就完成瞭立論、論證、結論的過程,是所謂“文短氣長”的代表十性十文章。至於說王安石的觀點,倒是值得辯論一下,其中心的問題其實是“士”的標準問題,即什麼樣的人可稱為“士”。王安石的標準太高瞭,所以後世駁斥他的文章很多,這倒是可以預見的。王安石以經濟天下的標準來要求“雞鳴狗盜”之徒,顯然是雞鳴狗盜之徒無法達到的;而實際上他們能幫助孟嘗君逃離秦國,倒是特種人才有特種作用的最好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