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石屋看馬

96 石屋看馬 

文種到瞭吳國的兵營裡,拜見伯嚭。伯嚭架子挺大,瞪著眼睛坐在那兒,動也不動。文種跪在地下,說:“越王勾踐年幼無知,得罪瞭貴國。他如今已經後悔瞭,情願當個吳國的臣下。他怕吳王不答應,特地打發我來懇求您。您是吳王頂親信的大臣,這些年來功勞最大,吳國的大事全都得靠著您處理。隻要您在吳王跟前說句話,什麼事沒有不成的。勾踐奉上白璧二十雙,金子一千兩,又從國裡挑選瞭八個美十女,派到這兒來伺候您。這點孝敬,請您先收下,以後還要不斷地來孝敬您。”伯嚭聽瞭文種的話,渾身都是舒坦。可是他還裝腔作勢,顯出滿不在乎的樣子,拿三個手指頭捻著下巴頦兒底下幾根長短不齊的松針十胡十子,說:“越國限瞧著快完瞭,越國所有的全都是吳國的瞭。你想拿這麼點東西來打動我嗎?”文種說:“越國雖說打瞭一個敗仗,可是多少還有點兵馬可以守住會稽。萬一吳國再要十逼十過來,還能夠拼命地打一陣。要是再打敗的話,隻得放火一燒,把庫房裡的財寶燒個凈光凈,吳國休想能得著什麼。就算能得著一些財寶,吳王也未必能全都賞給您。我們不去懇求吳王,也不上右邊兵營裡去,偏偏來跟您求饒講和,還不是為瞭您一向就比他們賢明嗎?”伯嚭點瞭點頭,說:“你們也知道我向來不會欺負人。好,就這麼辦吧,明天帶你去見大王!”

當天晚上,伯嚭先把這事跟夫差說瞭一遍,夫差答應瞭。第二天,文種跪在夫差面前,把勾踐請求講和的意思說瞭。夫差說:“越王情願當我的臣下,他們兩口子願意跟著我上吳國去嗎?”文種說:“既然當瞭大王的臣下,自然應當去伺候大王。”伯嚭插嘴說:“勾踐夫婦情願上吳國來伺候大王,越國就是吳國的瞭。大王答應瞭吧。”夫差就答應瞭。

右邊兵營裡的伍子胥聽說越國打發人來求和,趕緊抱到中軍去見吳王夫差。他一見伯嚭和文種站在夫差旁邊,就氣沖沖地問夫差,說:“大王答應瞭嗎?”夫差說:“已經答應瞭。”伍子胥大聲嚷著說:“不能!不能!”嚇得文種往後退瞭幾步,心口撲通撲通地直跳,就聽伍子胥說:“越國和吳國是勢不兩立的。吳國不把越國滅瞭,越國就一定會把吳國滅瞭。再說先王的大仇,不能不報!”夫差給伍子胥說得回答不上來,挺害臊地看瞭看伯嚭。伯嚭說:“這回大王把越國打敗瞭,越王情願做臣下,先王的仇已經報瞭。相國也曾經給父兄報過大仇,為什麼不把楚國滅瞭吶?你自個兒報瞭仇,答應楚國求和,當瞭個忠厚的君子。這會兒大王的仇也報瞭,你反倒叫大王不依不饒的。難道你做瞭忠厚的事,倒叫大王刻薄起來嗎?”夫差連連點頭,說:“可不是。相國先上後邊歇息歇息吧!”氣得伍子胥隻能唉聲嘆氣地出來瞭。

他出來碰見瞭大夫王孫雄。伍子胥對他說:“越國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用不瞭二十年工夫就能夠把吳國滅瞭!”王孫雄沖他笑瞭笑,有點不信。氣得伍子胥更是連連嘆氣。他弄得沒有一個人能跟他同心合意的瞭。可是他還舍不得離開吳國。

文種回到會稽,報告瞭求和的經過。勾踐召集大臣們,要把國傢大事托付給他們經管。他見瞭他們,哭個沒結沒完,話都說不出來瞭。大夥兒勸解越王隻管放心到吳國去。他們都下瞭決心,在國裡苦幹,想法子恢復越國。勾踐就拜托文種和大臣們管理國事,自己帶著夫人和范蠡上吳國去。越國的大臣和老百姓沿路哭著送行。

勾踐到瞭吳國,夫差讓他們兩口子住在闔閭大墳旁邊的石屋裡,叫勾踐給他看馬。范蠡跟著他做十奴十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車出去,勾踐總得給他拉馬。吳國人老指著勾踐,說:“瞧!這是咱們大王的馬夫!”勾踐老是低著頭,不言語,隨便讓人傢取笑。就這麼過瞭三年。在這三年當中,勾踐挺小心地伺候著吳王,真是百依百順的,比別的使喚人還要馴服。文種還時常打發人給伯嚭送禮。伯嚭老在吳王跟前給勾踐說情。

有一回夫差病瞭,勾踐托伯嚭代話,說他聽說大王病瞭,挺惦記的,想來問候問候。夫差瞧他殷勤得挺可憐的,答應瞭。伯嚭帶著勾踐到瞭內房,夫差正要拉屎,勾踐趕緊過去扶著他。夫差叫勾踐出去。勾踐說:“父親有病,做兒子的應當服事;大王有病,做臣下的也應當服事。再說我還有點小經驗,瞧見拉的是什麼屎,就能知道大王的病是輕是重。”夫差隻得讓他扶著。拉完瞭之後,夫差覺著舒坦點。勾踐偷偷地掀十開馬桶蓋,背地裡不知道幹些什麼,回頭就向夫差磕個頭,說:“恭喜大王!大王的病已經過瞭險勁兒瞭。要是沒有別的變化,再呆幾天就完全好瞭。”夫差說:“你怎麼知道的?”勾踐說:“我剛才仔細看瞭大王的糞,瞧那個顏色,聞那個味兒,就知道肚子裡的惡毒已經發散出來瞭。”夫差聽瞭,大受感動。他說:“唉!我太虧負你瞭。等我病好瞭,我準放你回去。”

夫差害的病本來沒有什麼大不瞭的。呆瞭幾天,就大好瞭。他答應勾踐回越國去,還預備瞭酒席給他送行。伍子胥又來攔住他。夫差真冒瞭火兒瞭,氣沖沖地說:“我得病的當兒,勾踐挺小心地服事我。你倒好,連句話也沒有。老擺著你那老前輩的架子,不準我幹這個,不準我幹那個!我盼望老相國往後少說話吧!”伍子胥不便開口,一聲沒言語。

公元前491年(周敬王29年)夫差親自送勾踐上車。勾踐夫人拜謝瞭吳王,也上瞭車。范蠡拉著韁繩,說瞭一聲“再會”,君臣三個人就一直回越國去瞭。

評:這段故事實在是太經典瞭,作者一共用瞭七集的篇幅才將故事講完,而上面的部分隻是第二集。這一集可算是第一回合的結尾,結果就是吳越講和,越國作為吳國的屬國繼續存在,越王勾踐歷經磨難後返國執政。勾踐的隱忍於本集中已可見一斑,這點是當慣瞭一把手的國君最難做到的。

夫差放勾踐回國,倒是充分反映瞭他“人十性十”的一面,勾踐“關心”他,他也就放過瞭勾踐。從這點上講,伍子胥的失敗就是因為他太過直接,完全不顧及夫差的感受。但是從政治上講,這又正應瞭那句話——對敵人講感情就是對自己最大的無情。所以,一句簡單的“敵我矛盾”意味著什麼,想必大傢以後會更清晰一些瞭。一旦你和我成為瞭敵我,那麼兵戎相見才是對的,相互照顧反而會受人詬病。這點才更體現瞭所謂“政治”更本質的東西,發人深思。

《東周列國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