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君王末路
楚靈王正在飲酒作樂的時候,忽然瞧見一個臣下叫鄭丹的,慌裡慌張地跑到他跟前,說:“公子幹做瞭國王,這兒的人也走瞭一半瞭!”楚王一聽,急得什麼似的,當時也想不出法子來。一會兒又有人來報告:“新王打發蔡公帶領大隊人馬望乾谿殺過來瞭。”楚靈王就領著剩下的兵馬,望郢都迎上去。將士們跟著楚靈王來侵犯別的國傢本來已經不大願意,現在要他們去打本國人,更不願意瞭。楚靈王拔十出寶劍,當場砍瞭幾個要跑的小兵。沒想到這麼一來,逃跑的人更多瞭。末瞭,隻剩瞭一百多個士兵。楚靈王一見大事已去,嘆瞭一口氣,摘瞭帽子,把外衣也脫十下來,掛在河邊上的一棵柳樹上,打算單人逃跑。鄭丹說:“咱們不如混到郢都,去探聽探聽到底是怎麼回事。”楚王嘆瞭口氣,說:“全國的人都變瞭,還去探聽什麼?”鄭丹說:“那麼,暫且先躲到別國去,慢慢地再想法子。”楚靈王說:“哪個諸侯不恨我?何必自討沒趣吶?”鄭丹知道沒有希望,也跟著別人溜瞭。
楚靈王回頭不見鄭丹,越發覺得孤孤伶伶的。到後來,連一個親信的人都沒有瞭。腿也酸瞭,肚子也餓瞭。他打算到鄉村裡去找點吃的,可是又不認識道兒。老百姓也有知道他是楚王的,可是他們聽見逃出來的士兵說,新王的命令非常嚴厲,沒有一個敢幫助楚靈王。楚靈王一連三天沒吃一口東西,餓得眼睛冒金花,肚子裡咕嚕嚕地直叫喚,有氣沒力地倒在道邊上,幹巴巴瞪著兩隻眼睛,巴不得有個熟人打這兒路過,就是救星。忽然楚靈王瞧見一個以前給他看過門的使喚人,從那邊走過來。楚靈王就央告他,說:“你救救我吧。”那個人隻得過去,向他磕頭。楚靈王說:“我已經餓瞭三天,求你給我找點吃的,我決不忘你的好處。”那個人說:“老百姓都怕新王的命令,我上哪兒去找飯吶?”楚靈王又嘆瞭口氣,叫過他來,坐在旁邊。楚靈王實在不能支持瞭,就把腦袋枕在那個人的大十腿上歇瞭一會兒。那個人一見楚靈王睡著瞭,拿瞭旁邊的一塊石頭輕輕地換出自己的大十腿來,偷偷地走瞭。趕到楚靈王醒來,不見那個人,摸十摸脖子底下枕著的原來是塊石頭,不由得心裡一酸,大哭起來。他想:“我真到瞭末路瞭。”他越想就越覺得傷心。
呆瞭一會兒,有個以前做過官的人坐著一輛小車過來。聽見有人在道邊哭,一瞧,原來是楚靈王,就行下禮去,攙著楚靈王上瞭車,接他到自己傢裡。
楚靈王平日住的是細十腰宮、三休臺、乾谿的行宮。現在到瞭鄉村裡,隻得低著頭進瞭小屋子,越想越淒涼,不由得眼淚又掉下來瞭。當天晚上,楚靈王衣裳也沒脫,隻是傷心嘆氣。到瞭天快亮的時候,上吊自十殺瞭。
這時候,蔡公、朝吳、夏齧這些個將士,找不到楚靈王,隻好拿瞭他掛在樹上的帽子和衣裳回去。蔡公眼珠子一轉,又想出一個計策來瞭。他囑咐觀從帶著幾百個士兵,假裝給楚靈王打敗的樣兒,慌裡慌張地跑到城裡,放出謠言,說:“蔡公已經給楚王殺瞭。楚王的大軍隨後就到城裡來瞭!”有的說:“大王已經進瞭東門。”有的說:“大軍已經把王宮圍上瞭。”子幹和子皙聽見這個傳說,都慌做一十十團十十。忽然瞧見一個將軍上氣不接下氣地跑進來,說:“大王氣哼哼地殺進宮裡來瞭!”說著,他就像瘋瞭似地跑出去。子幹、子皙急得心如刀挖,抱頭大哭,說:“咱們上瞭朝吳的當瞭。”他們眼見宮裡的人各自逃命,知道自己無路可走,隻得鼓著勇氣自十殺瞭。這麼著,公子棄疾滅瞭楚靈王、子幹、子皙三個哥哥,自己踏踏實實地登瞭王位,就是楚平王。
楚平王埋瞭子幹、子皙,大封功臣。大臣們都向楚平王謝恩,隻有朝吳、蔡洧、夏齧不但不來謝恩,反倒要辭職回去。楚平王問他們為什麼不願意做官。他們說:“我們連命都不顧地幫助瞭大王,為的是想恢復自己的傢邦。如今大王已經得瞭王位,可是陳國和蔡國並沒有恢復,我們還有什麼臉面見人吶?再要呆在這兒享富貴,忘瞭父母十之邦,簡直不如豬狗瞭。先頭楚王為瞭並吞陳國和蔡國,失瞭民心,才弄得一敗塗地。大王怎麼還要學他那樣兒吶?”楚平王說:“你們別心急,我答應你們就是瞭。”他就打發人去找陳侯和蔡侯的繼承人。他們找著瞭偃師的兒子公孫吳和公子有的兒子公子廬。楚平王叫他們分別回到本國去當國君,就是陳惠公和蔡平公。朝吳、蔡洧、觀從跟著蔡平公回到蔡國,夏齧跟著陳惠公回到陳國。楚平王怕自己的地位不穩,有意收買民心,索十性十叫當初被楚靈王遷送到荊山去的六個小國的老百姓回到本鄉本土去。六國的老百姓都歡天喜地回到瞭自己的傢園。
評:楚靈王雖說已經到瞭君王末路的地步,但他如果聽從瞭鄭丹的意見,其實還是有著一定的勝算的。如果看看後面子幹、子皙的表現,就知道這些搞政變的人還是很心虛的,當一個原來的國王重新得勢的假消息傳來,他們就都選擇瞭自十殺,連確認一下消息正確十性十的勇氣都沒有。當然,整個政變中真正掌控全局,將他人玩十弄於股掌之上的還是公子棄疾。“槍桿子裡出政權”,公子棄疾能夠最終登上王位,戰勝其他的競爭者歸根到底還是因為他掌握瞭軍隊。
楚靈王終究還是缺少一分王者的堅持和霸氣,他滅陳、滅蔡,如果再堅持一下,少犯些錯誤,陳蔡兩國就沒有復國的希望瞭。當然數代之後,兩國最後還是被楚所滅,他們的復國隻是最後的回光返照罷瞭。向使楚靈王能夠整飭內政,解決好國內的矛盾,善用民力,也許還有可能成為一代明主。這時的滅陳、滅蔡,很可能會成為他的功績而不是罪過。評價一個人很可能因為他的結局產生巨大的不同,無數次提到的“成王敗寇”這個詞這時候更多地體現的是一種結果導向論。“哪個諸侯不恨我?何必自討沒趣吶?”楚靈王最後的自知之明更多的是敗者的無奈,不值得同情但讓人不勝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