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嬉笑怒罵

63 嬉笑怒罵 

晉景公把赤狄滅瞭,又打敗瞭秦國,更威風起來瞭。又聽說楚國的令尹孫叔敖也死瞭,就打算趁著這個機會真正當個霸主。

原來孫叔敖在邲城把晉國打敗回來,得瞭重病。臨死的時候,囑咐他兒子孫安說:“我已經寫好瞭一個奏章,你可以遞上去。我死之後,你還是回到鄉下去種地吧。千萬可別再做官,也別受封。萬一大王要封給你一塊地的話,你就請求他把那塊沒有人要的寢丘[在河南省沈丘縣東南]封給你。”他說完瞭,就咽瞭氣瞭。孫安把他父親的奏章遞上去。楚莊王一看,上面寫的大意是:

承蒙大王提拔,像我這樣一個鄉下種地的人居然當瞭令尹。可惜我沒有多大的功勞來報答大王的恩典。現在我能夠在大王的保護之下死去,真是非常榮幸。我隻有一個兒子,可是他的才學太差,不配在朝廷上伺候大王。請求大王讓他回到鄉下去。晉國歷來當瞭中原諸侯的盟主,這回雖然打瞭敗仗,天王可別小瞧它。連年的兵荒馬亂,鬧得老百娃難過日子。大王要十愛十護他們,讓他們能夠過太平的日子。臨死忠言,請大王鑒察!

楚莊王看完瞭奏章,流著眼淚,說:“孫叔敖至死不忘國傢,真是難得。隻是我沒有那麼大的洪福,老天爺把我的幫手奪瞭去。唉,多麼可惜呀,多麼可惜呀!”他就上孫叔敖傢去,哭瞭一場。隨從的大臣沒有一個不掉眼淚的。

楚莊王好幾天吃不下飯去,也不十愛十說話。好幾回一個人背地裡叨念著孫叔敖。有時候,自言自語地嘆著氣,說:“老天爺奪去瞭我的幫手!”他不光少瞭一個幫手,簡直掉瞭魂似的。他打算拜孫安為大夫,孫安一死兒推辭,非要回老傢去不可。楚莊王弄得沒法兒,隻好隨他去瞭。

孫安回到瞭鄉下,就靠種地過日子。他也不去看望官兒們,官兒們也不去過問他。他變成瞭一個地地道道的莊稼漢,好像他爸爸沒做過大官似的。有一天,也真湊巧,孫安正打柴回傢,給優孟碰見瞭。這個優孟,是楚莊王跟前唱歌、說笑話的一個小醜,平日說說笑笑,逗逗哏,專給國王解悶的。那天他瞧見孫安穿著一身破爛兒,簡直像個要飯的。他問孫安:“你怎麼混到這步田地?真的自個兒動手幹活嗎?”孫安說:“先父當瞭幾年令尹,傢裡一點東西也沒留下。如今他去世瞭,我要不這麼幹力氣活兒怎麼能活著吶?”優孟嘆息瞭半天走瞭。他這回見瞭孫安,一面想起瞭孫叔敖,一面替孫安不服氣。他做瞭一身像孫叔敖活著時候常穿著的衣帽,自己穿戴起來。天天在傢裡學孫叔敖的舉動跟說話。居然給他學得一模一樣。

有一天,宮裡擺席請客,楚莊王老是皺著眉頭子,沒十精十打采的,大傢夥兒想叫他散散心,就叫優孟唱歌,說說笑話。優孟嬉皮笑臉地說:“今兒個我有個新鮮玩意兒,獻給大王瞧瞧。”說著,他就退下去,趕緊打扮起來。另外他又找瞭個幫手,打扮成跟楚莊王一樣,叫他先上臺去。那個扮楚莊王的人就在臺上演開瞭,做出想念孫叔敖的樣子,嘆著氣,說:“孫叔敖,你至死不忘國傢,真是難得!隻是我沒有那份兒洪福,老天爺奪去瞭我的幫手!唉,多麼可惜呀!多麼可惜呀!”楚莊王一聽,心裡像刀子挖似的,跟著眼淚就掉下來瞭。臺上的楚莊王又說:“孫叔敖,我想你想得厲害呀,你能叫我再瞧見你一回嗎?”話剛說完,優孟扮著孫叔敖出來瞭。他剛走瞭幾步,楚莊王瘋瞭似地跑上臺去,說:“你沒死嗎?可把我想壞瞭!”他揪著優孟的袖子不撒手。優孟說:“您別弄錯瞭,我是假的!”楚莊王這才明白過來瞭,說:“不管你是真是假,我就拜你為大夫。”優孟說:“不幹!要當就當個贓官!”楚莊王覺得奇怪,問他是什麼意思。優孟說:“請大王聽我唱一個歌,您就明白瞭。”他就脫十下瞭孫叔敖的衣裳,唱著:

貪十官污吏多麼榮耀!

子孫不愁窮,

有的是,民脂和民膏,

公而忘私就糟糕,

你隻看——

楚國令尹孫叔敖,

苦瞭一生,

身後蕭條;

子孫尤其苦,

沒著沒落沒依靠;

勸你不必做清官,

還是貪十官污吏好!

楚莊王聽完瞭這個歌,心裡非常難受。他沒想到孫安會苦得不能過日子。他說:“令尹的功勞我哪兒能忘瞭吶!”他立刻打發優孟去找孫安。孫安跟著優孟來見楚莊王。楚莊王瞧見他一身破衣裳,兩隻爛草鞋,不由得鼻子一酸,問他:“你怎麼混到這個樣子?”優孟替他說:“不這麼著,怎麼能瞧出孫叔敖令尹的公而忘私吶?”楚莊王想叫孫安做官。孫安說什麼也不答應。楚莊王說:“那麼我封給你一座城吧。”孫安再三推辭。楚莊王說:“你要這麼固執,叫我太難受瞭!”孫安隻好央告說:“大王要是看在先父面上,非要封我一塊地不可的話,就請把寢丘賞給我吧。”楚莊王說:“寢丘?這塊不起眼的地要它幹什麼?”孫安說:“這是當初先父臨死時候的意思,別的地方說什麼也不敢要。”楚莊王隻好答應瞭他,把寢丘封給孫安。就因為這塊薄沙地誰也不想要,才讓孫叔敖的子孫輩輩掌管著。

評:孫叔敖之所以受到後世的崇敬,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對身後事的安排。在他的安排下,他的兒子孫安一不做官,二不受封,真正做到瞭像貧苦農民一樣靠自己的勞動謀生。試問即使放在今日,又有幾個做官的能做到這一點?如今的“官二代”們又有幾人是頗具才學,能夠獨當一面的呢?孫安離開瞭官十場,獨自種地,要不是優孟將此情況反映給楚莊王,恐怕孫安要當一輩子窮苦的農民瞭。從結果來看,所謂“無官不貪”有它存在的合理的一方面的。試想,在古代,十年寒窗苦讀為的是什麼?要知道所謂的理想、信義是填飽不瞭肚子的,還是拿到手的錢財、美十女來的更實際一些!在帝王制度下,官員說白瞭就是為皇帝打工,幫忙管理國傢的人,就是拿老板皇帝的錢幹管理人民的事。這就涉及到一個薪酬的問題。

古代官員的俸祿制度又是一個大課題,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己收集資料學十習十和研究一下。這裡我想和大傢探討幾個問題。首先是制度的制定。在古代,官員的俸祿制度是由官員擬定,最後由皇帝決定。可以說這個制度是否合理完全取決於官員的自律和皇帝的統治思路。放到今日來講,就是公務員的薪酬制度取決於他們自身的自律和最高決策層的管理思路,與人民群眾是沒有什麼關系的。這也就首先從制度這個層面上說明瞭為什麼老百姓對官員的薪酬不滿意。然後是制度的執行。隻有合理的制度才能夠被執行下去,不合理的制度無法執行,隻能是一紙空文。所以這裡說一下制度的合理十性十問題。應該說,無論在古代還是如今,官員的權利都是很大的,他們進行的決策都是關乎民生大計的,因此他們的俸祿是遠高於普通民眾的。這裡的根本還應該是責、權、利對等的原則,而放到薪酬問題上時,就更多的是“利”這方面的問題。如何授予他們權利,如何對他們的責任加以確定和考核,如何給他們一個合理的薪酬,至今仍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大課題。最後是制度的監督和改進。應該說無論古今,官員的收入都是敏十感的話題,而對官員收入的監督都是必要的,因為從這裡能直接看到貪十污腐敗的問題。貪十污腐敗的程度決定瞭一個政權的廉潔程度,進而決定瞭一個政權的存在時間。遺憾的是,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貪腐問題仍是我國的一大問題,仍是亟待解決的。至於說制度的改進,更是一個與時俱進的問題,隻能待前面的各大問題得到處理後再進一步摸索瞭。

總的來說,如何實現社會的公平公正,如何保證法律的權威,如何給出一個讓絕大多數民眾認可的分配制度以及如何提升全民的民十主十精十神、科學素養、道德品質仍是我們這個社會和國傢的最急迫的問題。不思進取、止步不前的國傢和民族是沒有前途的,是終將被歷史所淘汰的。

《東周列國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