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一根馬鞭子

51 一根馬鞭子 

趙盾這麼屠十殺大臣,國內弄得不安定,國外也弄得挺別扭。鄭、陳、蔡、宋等國全脫離瞭晉國,歸附楚國去瞭。秦康公眼瞧著中原諸侯不跟著晉國走,就打算去報令狐那一仗的仇。他叫孟明視守住本國,拜西乞術為大將,白乙丙為副將,率領著三百輛兵車打到晉國去,先蔑和士會都做瞭秦國的大夫,可是先蔑早就不在瞭,這回秦康公請士會一塊兒去打晉國。大將西乞術聽瞭士會的話,一連氣打瞭好幾個勝仗,占瞭好幾座城,直急得趙盾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他知道士會有本事,晉國的底細又是一清二楚,要是他成心幫秦國,晉國就甭想打勝仗瞭。無論如何也得把他爭取過來。

第二天,趙盾上朝,對晉靈公說:“秦國人好幾回到咱們邊疆上來搗亂,黃河以東這一帶更吃緊。我想倒不如把防守的事兒分一分。哪個地方封給誰,就由誰防守,不能全靠國君的軍隊。誰要是不盡力,主公就把他的封地收回。”大傢認為這話有道理。趙盾繼續說:“河東最大的城是魏城,可以不可以先從魏城做起?”晉靈公就下令,叫魏壽餘[魏犨的侄兒]負責守河東。魏壽餘央告著說:“主公大恩,把魏城封給瞭我,按說我應該照顧自個兒的城。可是這話又說回來瞭,我是個文人,不會打仗。再說河東那一帶有一百多裡地,秦國人隨時隨地都能過來,叫我怎麼守吶?”趙盾聽瞭,瞪起眼睛,大喝一聲,說:“你敢不聽主公的命令嗎?去!限你三天,把防守的事情辦好;要不然,留神你的腦袋!”

魏壽餘回到傢裡,挺不痛快。他媳婦兒問他是怎麼回事。他嘆瞭一口氣,說:“唉!趙盾這傢夥太不講理瞭。要我去防守河東!他做好瞭圈套,成心要奪魏城。我可有什麼法兒吶?哼!怪不得狐射姑、士會他們全跑瞭!你趕快收拾收拾細十軟,這兒反正住不瞭啦。”他媳婦兒說:“這可叫咱們上哪兒去吶?”魏壽餘說:“難道隻有晉國可以住人?”他就連夜叫手下的人預備車馬,自己氣呼十呼地一個勁兒地喝酒。他的一肚子悶氣沒有地方發散,就找碴兒拿那個倒黴的廚子來出氣,罵他:“酒怎麼不熱,菜怎麼沒有味兒?別人欺負我,你這十奴十才也不把我當主人看瞭!”廚子有點不服氣,撇著嘴不理他。魏壽餘氣上加氣,說:“混蛋!你的嘴長瞭疔瘡嗎?怎麼不言語呀?”廚子說:“您叫我說什麼吶?酒不是熱的嗎?菜不是挺好嗎?”魏壽餘氣得拿起一根馬鞭子狠狠地打著廚子,說:“你還敢跟我頂嘴!你這十奴十才,越來越沒有人樣兒瞭!”一句一個十奴十才,沒結沒完地罵著,一邊還拿鞭子十抽十。魏太太一死兒地勸,搶過鞭子來,跟他說:“自個兒心裡別扭,自個兒打主意。拿底下人出氣,何苦吶!”

廚子摸十著一稜[同“棱”,leng二聲]一稜打傷的地方,實在忍不下去瞭,就偷偷地跑出去,把魏壽餘反對相國打算投奔外國的事告訴瞭趙盾。趙盾立刻打發心腹將軍韓厥去逮魏壽餘。韓厥率領著人馬圍住瞭魏傢,沒想到魏壽餘得瞭風聲,溜瞭。他們隻拿住瞭魏太太和他的兒女。趙盾就把他們全都下瞭監獄。

魏壽餘逃到秦國,見瞭秦康公,向他哭著說瞭一遍自己的委屈,求他收留。秦康公挺細心,就問士會:“你瞧這件事可是真的?”士會說:“這可不敢說。他要是成心投奔咱們,多少得拿出點證據來。”魏壽餘就拿出一包公文來,十十交十十給秦康公,說:“這是魏城的戶口冊子,我情願把我自己的城獻給您,請您收留我做個臣下吧!”秦康公又問士會:“你瞧怎麼樣?”士會瞧見魏壽餘滿眼睛裡全是求救的神氣,盯坑似地望著他,他的心不由得軟十瞭。他對秦康公說:“魏城是河東最大的城。要是收下來,再往東去,也就有瞭根瞭。就怕魏城的官員不幹。這一層可不能不提防。”魏壽餘說:“雖說魏城的官員是晉國的臣下,其實全都聽我們魏傢的。隻要主公派一隊人馬駐紮在河西看著,我一定能夠勸他們來歸附。”秦康公對士會說:“你熟識晉國的情形,跟我一塊兒去吧!”

秦康公叫西乞術為大將,士會為副將,親自率領著大軍到瞭河西,安瞭營、下瞭寨。前哨的士兵回報:“河東也有軍隊駐紮著,不知道是什麼意思?”魏壽餘說:“魏城的老百姓不知道我在這兒。他們一瞧秦國發兵,不得不防備。還是請主公派一個使者跟我一塊兒去勸告他們,他們一定會聽的。”士會說:“你自己去不好嗎?為什麼還要帶個秦國的使者去吶?”魏壽餘說:“不這麼辦,他們怎麼會知道主公收留瞭我吶?”秦康公就要派士會去。士會心裡琢磨著:“魏壽餘分明是叫我回去。自己究竟是晉國人,能回到父母十之邦總比在外邊好。”可是他怕秦康公起疑,就故意推辭,說:“這差使我可幹不瞭。晉國人就好比狼,又好比狐貍,又兇又猾。要是他們聽瞭我的話吶,還好;萬一他們不答應,把我抓起來,我死在晉國倒也罷瞭,您也許說我是無能之輩,殺瞭我的一傢大小,我弄得兩頭不是人。”秦康公說:“你隻管去吧!盡你的力量。要是咱們把魏城弄到手,我一定有重賞!真要是把你抓起來,我也一定體諒你的一番好意,把你全傢大小送過去,好不好?”大夫繞朝攔著說:“士會原來是晉國的謀士,放他回去,還能回來嗎?”秦康公說:“用瞭人傢,就別疑心;疑心人傢,就別用。要是他成心回去,硬留下他也沒有用!”

士會就跟著魏壽餘往河東去瞭。繞朝急急忙忙趕著車追上瞭他們。他拿著一根馬鞭子遞給士會,說:“這是送給您的!總算咱們同事一場。您趕快走吧!您可別以為秦國沒有人,由你們擺十弄。就是主公太厚道,太信任您瞭!”士會跳下車,雙手接過馬鞭子來,向他作瞭作揖,說:“我決忘不瞭主公的恩情和您的情義!”說著,急忙跳上車,用繞朝送的那根馬鞭子,連著打瞭幾下,那輛車飛似地跑瞭。他們過瞭黃河,又跑瞭一段。前邊有一位少年將軍帶領著一隊人馬等著他們,對他們行個禮,說:“好幾年沒見面瞭,您好哇?”士會一瞧,原來是相國的兒子趙朔。當時晉國的軍隊打著得勝鼓,一窩蜂似地圍著士會和魏壽餘回去瞭。

秦康公派人隔著河瞧著。他們打聽清楚瞭,一五一十地全告訴瞭秦康公,秦康公氣得直翻白眼,連話都說不上來。西乞術說:“晉國人有瞭準備,他們也決不能讓咱們過河。咱們還是先回去再說吧。”秦康公丟十瞭個謀士,垂頭喪氣地回去瞭。他又派人把士會的傢小送瞭過去,說:“我說話當話,決不失信。”士會非常感激秦康公,寫信去謝他的大恩,還勸他好好地十愛十護百姓,跟晉國十十交十十好。

士會離開晉國已經七年瞭,現在又回到瞭本國。趙盾和魏壽餘用瞭這個計策把士會請瞭回來。晉靈公又聽瞭趙盾的話,請士會跟他一塊兒管理朝政。晉國就因為有瞭士會的調度,跟秦國挺不錯,一連有十幾年兩國沒打仗。

評:趙盾使瞭一出反間計,叫魏壽餘假裝投降秦國,從而將士會迎回。此計的聰明之處在於魏壽餘假裝外逃,從而將自己的傢室留在瞭國內,避免瞭日後回國時難於處理妻子、兒女的問題。不過,歸根到底,還是要說秦康公太厚道瞭。政治上的太厚道往往要吃大虧,秦康公就是一例。最後,士會反而成瞭秦晉間的潤十滑劑,兩國實現瞭相當長時間的和平。某種意義上講,秦康公算是攢人品瞭;這段歷史最後的贏傢還是秦國,隻不過這是相當長時間後的故事瞭。

還是書接上回,接著說晉國的事。襄公時,六卿將佐為趙盾、賈季、先克、箕鄭父、荀林父、先蔑。上集講到趙盾誅殺大臣,那五個大臣殺瞭先克,趙盾堅持追查最終痛下殺手,五個大臣包括先都、箕鄭父、士榖、梁益耳、蒯得。這樣六將卿去其四,趙盾得以按照自己的意志重組六將卿。重組之後,六卿將佐包括趙盾、荀林父、郤缺、臾駢、欒盾、胥甲。公元前615年,一方面由於士會的謀劃,另一方面由於趙穿(趙盾的弟弟,趙姬的兒子)、胥甲的不聽號令,晉國未能在河曲之戰取得應有的勝利。於是就有瞭上面的故事。在迎回士會前,荀林父也曾提議迎回賈季,但這顯然不是趙盾想得到的結果。最後趙盾拍板,采用瞭郤缺的計謀,讓魏壽餘用苦肉計賺回士會,趙盾得以十十團十十結更多的晉國人,保衛晉國霸業。

《東周列國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