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唇亡齒寒
那位西方的霸主比齊桓公還有兩招兒,氣量大,毅力強,什麼事都沉得住氣。他就是秦國的國君秦穆公。秦穆公一向低著頭苦幹,也不跟中原諸侯爭地盤。他認為要做大事得有人才,單憑一兩個人是不頂事的。他就想盡辦法搜羅天下人才。還真給他找到瞭好些個。第一個人物叫百裡奚。他和寧戚一樣,也是給人傢看牛的,秦穆公可請他來當相國。
百裡奚是虞國人[虞國,在山西省平陸縣東北,在三門峽附近]。三十多歲才娶瞭個媳婦兒杜氏,生個兒子叫孟明視[孟明視,姓百裡,名視,字孟明,所以叫孟明視;中國歷史上有不少人就這麼連字帶名地叫,而不提姓,例如下文有蹇叔的兒子西乞術和白乙丙等]。兩口子恩恩十愛十愛十,就是傢裡貧寒。他打算出去找點事做,可又舍不得媳婦兒和孩子。有一天,杜氏對他說:“大丈夫志在四方,怎麼能老呆在傢裡吶?你現在年富力強,不出去做事,難道趕到老瞭才出去嗎?傢裡的事你放心,我也有一雙手吶!”百裡奚聽瞭他媳婦兒的話,決定第二天就出門。當天晚上,兩口子直聊瞭大半夜。第二天杜氏預備些酒菜,替男人送行。傢裡還有一隻老母雞,杜氏把它宰瞭。可是灶底下連劈柴也沒有,杜氏就把破門的門閂當柴火燒。又煮瞭些小米飯,熬點兒白菜,叫他闊闊氣氣地吃一頓飽飯。他臨走的時候,杜氏抱著小孩兒,拉住男人的袖子,眼淚是再也忍不住瞭,就十抽十抽十啼啼地說:“你要是富貴瞭,千萬別忘瞭我們十娘十兒倆。”百裡奚也眼淚汪汪地勸瞭她一番。他離開傢鄉,到瞭齊國,想去求見齊襄公,可是沒有人給他引見,隻好流落他鄉,過著困苦的日子。後來他什麼都沒有瞭,又害瞭病,隻好要飯過日子。等到他到瞭宋國,已經四十多歲瞭。在那邊他碰見個隱士叫蹇叔[蹇jian三聲]。兩個人一聊,挺對勁兒,就成瞭知己朋友。可是蹇叔也不是挺有錢的,百裡奚不能跟著他過活,隻好在鄉下給人傢看牛。
後來這兩個好朋友跑瞭好幾個地方,想找一條出路,可是怎麼也找不到個適當的主人。蹇叔說:“大丈夫寧可沒有事幹,可不能投錯瞭主人,失瞭節十操十。要是投靠個壞主人,半途而廢,這就是不忠;跟著他一塊兒受罪,又是不智。做不成大事,落個不忠不智的名兒,何苦吶?還是回去吧!”百裡奚想著他的媳婦兒,打算回到虞國去。蹇叔說:“也好,虞國的大夫宮之奇是我的朋友。我也想瞧瞧他去。”他們倆就到瞭虞國。蹇叔去看他朋友,百裡奚去瞧他媳婦兒。百裡奚到瞭本鄉,找到瞭以前的住處。可是他的媳婦兒和孩子哪兒去瞭吶?問問街坊四鄰,全說不知道。也許改嫁瞭,也許死瞭。百裡奚好像掉瞭魂似地在門口愣瞭半天,想起他媳婦兒劈門閂燉母雞的情形,不由得直掉眼淚。他媳婦兒的聲音還掛在他耳朵邊:“你要是富貴瞭,千萬別忘瞭我們十娘十兒倆!”他鼻子裡哼哼地苦笑瞭一聲,說:“還說富貴吶!”他不能老在那兒站著,就很傷心地走瞭。他去瞧蹇叔。蹇叔帶著他去見大夫宮之奇。宮之奇請他們留在虞國,還說他一定引他們去見虞君。蹇叔播瞭搖頭,說:“虞君十愛十小十便宜,不像個大人物。”百裡奚說:“我已經奔忙瞭這麼些年瞭,就留在這兒吧。”蹇叔嘆瞭一口氣,說:“這也難怪你,不過我還是回去。以後您要瞧瞧我,就上鳴鹿村好瞭。”打這兒起,百裡奚跟著宮之奇在虞國做大夫。哪兒知道果然不出蹇叔所料,虞君為瞭十愛十小十便宜,連國也亡瞭。
公元前655年(就是齊桓公會合諸侯在首止開會那一年),晉獻公派大夫荀息到瞭虞國,送上一匹千裡馬和一對最名貴的玉璧,說:“虢國[又叫北虢,在山西省平陸縣,在三門峽附近]老侵犯我們,我們打算跟他們打一陣。貴國可以不可以借給我們一條道兒讓我們過去?”虞公隻顧玩著玉璧,一會兒又瞧瞧千裡馬,說:“可以,可以!”宮之奇攔住他,說:“不行,不行!虢國跟咱們貼得那麼近,好像嘴唇跟牙齒一樣。俗話說‘唇亡齒寒’,就因為兩個小國相幫相助,還不至於給人傢滅瞭,萬一虢國給人傢滅瞭,虞國一定也保不住。”虞公說:“人傢晉國送來這無價之寶跟咱們十十交十十好,難道咱們連一條道兒都不準人傢走走?再說晉國比虢國強上十倍,就算失瞭一個小國,可是十十交十十上瞭一個大國,還不好嗎?”宮之奇還想再說幾句,倒給百裡奚拉住瞭。宮之奇退瞭出來,對百裡奚說:“你不幫我說話也就罷瞭,怎麼還攔著我吶?”百裡奚說:“跟糊塗人說好話就好像把珍珠扔在道兒上。”宮之奇知道虞國一定滅亡,就偷偷地帶著傢小跑瞭。
晉獻公派大將裡克帶領大軍經過虞國滅瞭虢國,回頭一順手把虞國也滅瞭,取回瞭千裡馬和玉璧。虞公和百裡奚都做瞭俘虜。虞公後悔萬分,對百裡奚說:“當初你為什麼不攔攔我吶?”百裡奚說:“宮之奇說的您都不聽,難道您能聽我的?那時候我不說什麼,就為的是今天可以跟著您吶!”
晉獻公給虞公一所房子,另外送他一部車馬和一對玉璧給他玩玩,說:“我可不能白白地借你的道兒。”晉獻公還要重用百裡奚。百裡奚寧可做俘虜,不願在敵國做官。
評:故事叫做“假道滅虢”,道理叫做“唇亡齒寒”。還有一個詞叫“唇齒相依”,說的是同樣的道理。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虞君就是典型的當局者迷,因一時的小利而亡國,這是值得借鑒的。不過話說回來,以晉國之強,即使虞國和虢國十十團十十結在一塊,最終可能也難逃亡國的命運;而參照人們更熟悉的三國時的袁氏兄弟之爭和公孫康殺死袁尚、袁熙的故事,所謂“緩之則相圖”、所謂“其勢然也”,其根源是大國壓倒十性十的優勢。當大國者應學會利用這種優勢,而為弱小者當以此為鑒,當然真真是知易行難,一個“勢”字,奧妙無窮。
百裡奚可謂賢才,仍舊奔波半生,鬱鬱不得志。所以說“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人才難得,而好的主公更為難得,這個在齊桓公即位的一節已經說過瞭。所以有才能想出仕的人不要想什麼“三顧茅廬”,有好的主公就要投奔,不要想著賢主低身來請,因為這個真是太難得瞭;否則應當學十習十蹇叔,做個隱士,至少做到獨善其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