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回 逃生路喜逢故舊 臨大難師生相逢

  話說孟基聽瞭董妙清之言,深覺有理,一想:“自己本不是賊人,隻因所居之地都是寶山,出瞭金銀鋼鐵鉛五種礦藏,未去報官,我等深恐被官兵拿獲,故此招募無業遊民,訓練兵卒,以備調用。我等也沒搶過行商客旅,無非倚著四十八寨人多勢大,地方官也置之不問,這才算萬幸無事。如今隻為金傢的私怨,惹動彭欽差,真要奏明聖上,調來官兵,量這連環寨彈丸之地,如何抵擋得瞭。再說馬副將死在孽龍潭臥龍塢之內,這就不好。我依著董道兄之言,也是一個機會。”想罷,叫魏國安跟他出瞭妙清觀,坐船來到孟傢嶺,先叫人到裡面把孟達叫來。

  不多時,兒子女兒全來瞭。孟基說:“你二人往哪裡去瞭?”

  孟達說:“兒子正與妹妹在花園之內練瞭幾趟拳腳,不想有彭欽差的差官八人前來,他們都中瞭妹子的毒釘,被我兄妹二人捉住瞭。”孟基說:“把先打的那四人給我抬到外面船上,然後把這八個人帶來我看看。”孟達即叫傢人去辦。不多時,就把紀逢春等八個人全都捆好送來瞭,隻聽得一個個哼哼之聲不止。

  內中一人長的雷公嘴,嘴裡說著:“結瞭,完瞭,我今年二十一歲,還未娶媳婦,我要死瞭才冤呢!小蠍子,你想主意救救我吧!”武傑說:“我沒主意,也不能救你,你自己惹禍,連累瞭我,還不知忍著。”孟基在上面說:“你們這八個人是由哪裡來的?怎麼會到瞭孟傢嶺?從頭至尾說瞭實話便罷,如若不然,把爾等亂刀分屍。”馮元志說:“你要問,我等都是彭大人的差官,跟碧眼金蟬石鑄來打連環寨,探聽馬大人的消息。隻因在中平寨被金清所擒,我等得便才跑出來瞭。你要知王法,便是大清朝的安分良民,趁此將我們放瞭,等大破連環寨的時候,決不連累於你。如若不然,你傢差官老爺既被你擒著,要殺要剮,憑你自便。”孟基說:“原來你們幾個就是跟碧眼金蟬石鑄來的。也好,我把你們帶到一個所在去吧。”吩咐手下人,把這八個人也搭到外面船上去,又告訴魏國安:“你把他們帶到廟裡去,我明天一早準到。”魏國安說:“你老人傢何妨一同前去,今天就住在廟裡好不好?”孟基說:“也好。”吩附孟達在傢裡好生照料,不準多事,便帶著幾個親隨人同魏國安上瞭小船,展眼來到妙清觀,水手把那十二個人都搭進廟中北上房來。

  此時,曾天壽、姚廣壽、趙文升、段文龍四人俱已昏迷不醒。老道念瞭一聲無量佛,由櫃內拿出一個有海碗大的金漆盒,裡面有一百粒百草金丹,便拿出六粒來,叫石鑄研瞭,給那十二個人敷在傷口上。又拿出六粒,叫石鑄化開,給那十二個人灌瞭下去,然後抬到裡面炕上,拿棉被一蓋,叫他們各自養神。

  接著又叫魏國安用活鯉魚加蔥薑蒜氽湯,每人一碗,叫他們喝瞭下去,隻要發瞭汗,明天見瞭大小便,就算好瞭。

  這裡老道與孟基擺酒對坐談心。董妙清說:“我到青蓮島數年,除瞭教這幾個徒弟,惟有你我知己。這話我不能不跟你說,我想,金清太無知,他哥哥結交匪人邪教,在慶陽府造反,他又犯下這樣的彌天大罪,把副將馬大人誆害在臥龍塢,這就是起禍的根由。他隻說連環寨天下無敵,其實這不過彈丸之地,欽差大人隻要一遞折本,朝廷調兵前來,他焉能抵敵?你看佟傢塢的佟金柱多大勢派,被彭大人不費吹灰之力就破瞭。”

  孟基說:“道兄之言極是,金清乃一勇之夫,不懂王章。俗話說的不差,禮服君子,法制小人,金清也該當此惡報。他自從得瞭這點事,仿佛做瞭皇帝,對他手下的嘍兵,一有錯就殺,殺的人太多,也該他絕瞭!”說著話,天已不早。孟基說:“我還有一件事奉托,這眾差官之內,我看有一位姓曾的,這個人長得不俗,人品端方,武藝超群,我打算把你徒弟許配他。這話我不好說,又不知道他此時是什麼官,我總算是做賊的,恐怕人傢不要,隻求道兄慈悲慈悲,成就瞭這件好事。”董妙清說:“這事明天交給我辦。”接著就吩咐道童打點臥具,老道和孟基在東配房同榻而眠,石鑄同魏國安在西配房一起安歇。

  次日早晨起來,這十二個人的傷都好瞭。眾人大喜,彼此見禮問訊,把分手以後之事談論一回。馮元志和曾天壽說:“咱們過去謝謝老道救命之恩。”眾人又問石鑄:“那日中瞭子午悶心箭,你又怎麼遇見瞭老師的,總之吉人自有天相,你要不遇見老師,我們也活不成瞭。”石鑄把上項之事述說一遍,又把魏國安叫過來,給眾人引見瞭。曾天壽說:“石大爺,你煩惱瞭。”石鑄說:“什麼事?”曾天壽說:“你孫子死瞭。”石鑄唉瞭一聲,說:“可惜,我本來打算叫他跟大人當差,得個一官半職再回嵩陰縣,沒想到遭瞭這個劫數,總是他在綠林有瞭損處,不然咱們又怎麼會死裡逃生,逢兇化吉?”眾人說著話,來到瞭上房。

  孟基和董妙清一早起來,二人正在佛堂上吃茶。眾人由外面進來,先給孟基見禮,然後都跪下給董妙清叩頭,說:“我等若非遇見仙師,性命休矣!你老人傢恩同再造。”董妙清說:“我也無甚好處,眾位老爺們是命不該絕。”石鑄說:“眾位不必客套,起來大傢從長計議,該怎麼走法呢?”董妙清說:“我這山下有漁船一隻,你們眾位坐上,叫魏國安送你們逃走,隻要出瞭四道套口就好辦瞭。我還有一事,曾老爺,你現居何職?傢內還有什麼人?今年貴庚?跟前有幾位世兄?”曾天壽道:“我初登仕路,如今跟隨欽差效力。母親尚在,我今年二十歲,尚未娶親。”董妙消說:“可曾訂下嫂夫人?”曾天壽說:“也還未有。”老道說:“我今天要做一個冰人,曾老爺不要推諉。我孟基兄之女,也是我的徒弟,今年十八歲,要給尊駕為妻,不知閣下意下如何?”天壽一聽,心中沉吟起來。他見過孟巧雲,知道是一個絕代佳人,這老道又是救命的恩人,怎好推卻?想罷,便說:“既是仙師慈悲,我有兩句話說,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作主,我須稟明老母,再下定禮。”老道說:“不必,老太太萬不能不願意,你過來拜嶽父吧。”曾爺一聽,隻得把隨身的一塊玉佩摘下來,交給嶽父孟基,然後行禮,又謝瞭老道。道童把飯擺上,眾人方才吃完,忽聽外面金鼓大作,人聲一片。原來是金清帶兵船來到瞭青蓮島。要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彭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