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鄧法官死後誅妖 孫癩子山居修道

第二十七回 鄧法官死後誅妖 孫癩子山居修道

話說梨子一送到鄧法官的口邊,鄧法官張口便咬,這七人都睜開笑眼望著。不料鄧法官一口連婦人的手都咬著瞭。嚇得婦人慌忙縮手,拖起兩籮梨子轉身就跑,兩腳比飛還快。七人不知是什麼緣故,都驚得怔住瞭。鄧法官苦著臉,跺腳說道:“上瞭妖精的大當瞭!我活著不能報這仇恨,便是死瞭也不饒她,我有事去,不能在此奉陪諸位瞭。”姓許的連忙問道:“畢竟是怎麼一回事?我們是當面看見的,何妨說給我們知道呢?”鄧法官將走,忽停瞭腳說道:“不是不能說給你們聽。不過我上瞭妖精的當,去死已不遠瞭,還有許多未瞭的事,須趁此時回去做瞭。剛才這個販梨子的婦人,就是害瞭張一的妖精,也就是這株古梨樹的木妖。我一時大意瞭,不曾識破她,及至那梨子一著口,覺得有針射進瞭我的舌頭,才悟出她的來歷。打算一口咬破她的指頭,誰知敵不過她通靈乖覺,不待見血就縮回去跑瞭。若被我咬見瞭血,她也沒有活命。於今她有針射迸瞭我的舌尖,早則三天,遲則七天,必然身死。隻是我雖身死,這道路旁邊的大害,我必替地方人除去。你們看著便瞭!”姓許的道:“這樹經昨日釘瞭那口鐵丁,今日不是已有大半枯黃瞭,快要完全死去的嗎?”鄧法官搖頭道:“這也是妖精的狡計,並非真的枯黃,故意黃瞭些枝葉,使我不疑心的,我去瞭!”當即拔步急急的回傢。

到傢便把王大門神,趙如海兩個徒弟叫到跟前,說道:“我當日在茅山學法的時候,祖師就判定瞭我是應當木解的,於今我木解的時期已經到瞭,因我平日用錢釘釘死的木妖很多,今日應得仍受木妖的報。劫數註定瞭是如此,任憑有多大的力量也無可挽回。我本人身後的事倒很容易,用不著我此時吩咐準備。就隻有我的法術,你兩人所得的有限,我帶到土裡去也沒用處。須完全傳授給你們。不過法術不能同時盡數傳給兩個徒弟,隻能看誰與我有緣,便傳授給誰。未得真傳的,可再從這個得瞭真傳的學習。有緣無緣怎生看法呢?歷來都是一般的試法:我閉瞭雙眼,盤膝坐在床上,將帳門放下。不問有幾個徒弟,從大到小,一個個挨次拿槍在帳外對我刺殺。與我無緣的,無論如何槍法高妙,也刺我不著,有緣的毫不費事就刺著瞭,這就名叫教瞭徒弟打師傅。每人可以刺數十槍,直到刺到自信刺不著才罷。”王大門神問道:“隨便如何刺殺都行嗎?”鄧法官點頭道:“這是自然。隻看你要加何刺才刺得著,便可以如何刺,就是悄悄的轉到我背後刺來也使得。照次序應該大徒弟先刺,你是我的大徒弟,由醴陵相從我到這裡,朝夕不曾離過左右,我很喜歡你,很想得法術完全傳給你。但不知你與我的緣法如何?不能不這麼試試。”

王大門神心想:“論槍法,我是遠不及趙如海。隻是師傅既閉眼坐著不動,又可以從背後刺去,又可以刺到數十槍,豈有刺不著的道理?幸虧我是大徒弟,首先輪我動手,這是師傅存心要將法術傳給我,所以用這種法子來試。若是趙如海是大徒弟,我做瞭二徒弟的便無望瞭。”心裡越想越高興,取瞭一桿長槍在手。看趙如海蹙著眉,苦著臉,甚是著急的樣子。王大門神料知他是因得不瞭真傳著急,也不去理會他。

等鄧法官盤膝在床上坐好瞭,吩咐放下帳門來。遂掄槍在手,仔細覷定瞭方向,鄧法官已開口喊道:“盡管刺過來,刺中瞭是你的造化!”王大門神恐怕鄧法官躲閃,將槍尖靠近帳門,離鄧法官的身體不過尺來遠近。鄧法官話剛說瞭,就挺槍直刺進去,自以為這一槍是沒有刺不中的!誰知槍尖是著在柔軟的帳門上,不用力還好,一用力便登時滑到旁邊去瞭。身體向前一栽,倒險些兒把自己栽倒瞭,不由得怔瞭一怔,暗自想道:原來是我自己沒有當心,槍尖在帳門外面,隔瞭這們一層不能著力的東西,用力刺過去如何能不滑開呢?好瞭,師傅沒限定我刺多少下,一下不中沒要緊。隨即抽回槍看瞭看搶尖,覺得很是鋒利,其所以刺不進帳,是因帳門垂下來,下面不似兩頭及後方有竹簟壓著,活活動動的,槍尖不容易透穿進去。若從兩頭刺進去,隻須槍尖刺迸瞭帳子,師傅明明坐在中間,那怕刺不著。遂挺槍跳過床頭,對準鄧法官的所在,又猛力刺將去,以為床頭的帳子是一刺一個窟窿的。隻要槍尖刺進瞭帳子,就伸進槍去一陣亂攪,床上隻有這們大的地方,坐著不動的鄧法官斷沒有不碰著搶尖的道理。

誰知王大門神是一個不會武藝的人,平日一次也不曾使用過長槍。初次將長槍握在手中,自覺用盡全身的氣力,槍尖上竟是一點力也沒有。瀏陽人傢懸掛的床帳,多是用極粗的夏佈做的。粗夏佈比一切的佈都牢實,那裡刺得穿呢?隻刺得槍尖向上一滑,奈用力過猛,槍尖直刺在天花板上,震得許多灰塵掉下來。王大門神一抬頭,兩眼都被灰塵迷瞭,一時再也睜不開來。隻得騰出一雙手來揉眼,想不到那灰塵越陷在眼裡不得出來,眼淚倒是如喪考妣的流個不住,並且痛得非常。滿心想放下槍來,去外面用清水洗一洗眼睛再來刺殺師傅,又恐怕自己走開瞭,按次序須輪到趙如海來刺。趙如海的槍法高妙,一被趙如海刺著,自己便落瞭空,大徒弟弄得須向二徒弟學習法術,不但面子上難為情,心裡也有些不甘願,不過兩眼痛到這步,不去用清水洗凈、如何能盼得開呢?隻得叫瞭一聲師傅,說道:“我還隻刺瞭兩下,就把兩眼弄得不看見瞭。想去拿冷水洗一洗再來刺,行麼?”

鄧法官在床上閉著眼睛,問道。”好好的兩隻眼睛,怎麼無緣無故會不看見呢?歷來師傅臨死傳徒弟的法術,刺師傅是照例不能停留等待的,我若破瞭這個例,你們將來傳徒弟都麻煩。刺得著師傅的便是有緣。自問不能再刺,就得讓給以下的人。若各人都刺個不歇手,眼痛瞭可以洗一回再來刺,那麼,疲乏瞭也可以休息一回再來刺,誰刺不著,便誰不肯放手,不是永無瞭期嗎?你能不停留的刺下去便罷,不然就且讓給趙如海刺瞭再說,如果趙如海也刺不著,你兩人就可以平分瞭我的法術,誰也不能得到完全的真傳。”

王大門神聽瞭,一手仍握著槍不肯放,打算忍耐著兩眼的痛苦,非刺著師傅不放手。無如兩眼經手一揉擦,竟腫起來比胡桃還大,用力也睜不開來。連鄧法官坐的地位,都認不準確瞭,情急得隻管跺腳。鄧法官催促道:“能刺就快刺過來!”王大門神口裡答應,叵耐不湊巧的兩眼,正在這要緊的關頭,痛的比刀割更厲害。心裡也知道睜開眼尚且刺不著,閉瞭眼如何刺得著?被催促得隻好長嘆瞭一聲道。”我沒有這緣法,趙如海你來罷。”說畢,將長槍向地下一摜,雙手捧著眼哭起來瞭。

趙如海也叫著師傅,說道:“我自願不得師傅的真傳,請師傅傳給大師兄罷。”鄧法官道:“沒有這種辦法。要授真傳,照例應是這們試試緣法。你是會使槍的,使槍刺過來罷!”趙如海道:“我就有這緣法,也不願意是這們得真傳。”鄧法官詫異道:“這是什麼道理?從來學法的人,都是如此,你何以不願意?”趙如海道:“我相從師傅學法,年數雖不及大師兄久,然也有兩三年瞭。平日蒙師傅傳授我的法術,恩義深重,我絲毫不能報答師傅,心裡已是不安。今日師傅被妖精害瞭,我做徒弟的的又不能替師傅報仇雪恨,怎忍心再拿槍向師傅刺殺?象大師兄這們刺不著倒還罷瞭,若萬一我一槍刺到瞭師傅身上,我豈不成瞭一個萬世的罪人?”

鄧法官道:“你的話雖不賴,但是茅山教傳徒弟規矩是這們的。你要知道,我即能做你師傅,決不至怕你刺殺,巴不得你能刺中才好。”趙如海道:“我的槍法不比大師兄。大師兄是個不懂武藝的,他手上毫無力氣,所以槍尖刺不透帳子。我從小就練武藝,槍法更是靠得住。師傅坐在床上不動,除瞭用法術使我刺不著便罷,若不用法術,有緣法的仍是刺得著。我寧死也不忍挺搶對準師傅刺去,真傳得不著有什麼要緊。”鄧法官聽瞭,猛然跳下床來,一面點頭,一面笑道:“這才是我的徒弟,夠得上得我真傳的。”說時,回頭望著王大門神道:“你隻管哭些什麼,你自己不想得我的真傳,怨不得趙如海,更怨不得我,你心裡也不思量思量?我坐在床上不動,你一槍若把我刺死瞭,試問你向誰去得真傳的法術?快給我滾出去罷。我收你做瞭這們多年的徒弟,也傳瞭你不少的法術。我於今死在臨頭瞭,你還忍心挺槍刺我以求法術,你自己憑良心說,尚有半點師徒的情分麼?我的法術如何肯傳給目無師長的徒弟!”王大門神沒有言語爭辯,兩眼還是痛不可耐,隻得恨恨的捧著痛眼走瞭。

鄧法官將真傳教給瞭趙如海,便對他自己老婆說道:“我今夜必死,我的仇恨,雖身死還是不能不報。不過你得好好的幫助我,我的陰魂才能去報仇雪恨。我這裡有七隻鐵蒺藜,你預備一爐炭火在我床前,將七隻鐵蒺藜擱在炭火裡燒紅。隻等我咽瞭氣,就拿燒紅瞭的鐵蒺藜,一隻一隻的塞進我的喉管。我有瞭這七隻鐵蒺藜,便好去報仇雪恨瞭。”他老婆道:“燒紅瞭的鐵蒺藜塞迸喉管,不是你自己受瞭痛苦嗎?你雖是咽瞭氣不知也痛苦,然我如何忍心下這種毒手。你改用別的方法去報仇罷,是這們仇還不曾報得,自身就得先受痛苦,我不願意。”鄧法官著急道。”這是那裡來的話,連你都不知道我的本領嗎?那妖精已有五百多年的道行,這仇很不是容易報復的。除瞭用這厲害的法子,沒有第二個法子。我此時不曾咽氣,這身體還是我的。隻一口氣不來,我就有法術能使我的屍體立刻變成那妖精的替身。你塞鐵蒺藜,不是塞進我的喉管,是塞進那妖精的喉管。你若不遵我的吩咐行事,我死後不但不認你是我的老婆,並且要在你身上泄我的怨氣。

他老婆既明白瞭塞鐵蒺藜的作用,也就應允遵辦瞭。鄧法官又叫趙如海過來,吩咐道:“我死後你須在社壇附近守候,看那梨樹的枝葉完全枯落瞭,方可回傢來裝殮我的屍體,含飯的時候,務必仔細看我的舌頭,有針露尾,便得拔出,免我來生受苦!”趙如海自然遵囑辦理。

這夜,鄧法官果然咽氣瞭。他老婆早已燒紅瞭鐵蒺藜等候,剛咽氣就用鐵筷夾瞭鐵蒺藜塞進喉管去。已塞過瞭六隻瞭,第七隻才夾在手中,稍不留意,鐵筷子一滑,鐵蒺藜便掉在地下。不知道地下在何時滴瞭一滴水,鐵蒺藜的一角正落在這點水上。燒得內外通紅的鐵蒺藜,因著瞭一點兒水,那一角就登時黑瞭。他老婆以為隻黑瞭半粒米大小的一角,是沒有妨礙的,重新夾起來塞進去。靜候趙如海從社壇回來裝殮。

誰知等一日不見趙如海回來,等兩日也不見趙如海回來。八月間天氣還熱,他老婆惟恐在床上停放的日子多瞭,屍體難免不臭。因鄧法官曾吩咐,又不敢不待趙如海回來就裝殮。直等到第七日夜間,他老婆睡著做夢,見鄧法官來瞭,滿面的怒容說道:“你這東西也太不小心瞭!鐵蒺藜掉在地下,被水浸黑瞭一角,你難道也不看見嗎?就因為黑瞭那一角,害得我用口吹瞭七晝夜,方將黑角吹紅。於今我的仇已報瞭,我的徒弟立刻就回,你安排裝殮罷。”老婆從夢中驚醒,即聽得外面有人敲門。起來開門看時,果是趙如海回來瞭,對鄧法官的老婆說,在社壇守候那株梨樹,枝葉並不見枯黃,白天也沒有什麼動靜,一到夜間,就聽得梨樹底下,仿佛有人吹火的聲音。此時那梨樹的枝葉,不但完全枯落瞭,連根幹都象被火燒焦瞭的一樣,數裡以外都嗅得出柴煙氣味。我見師傅的仇已經報瞭才回來。隨即到鄧法官屍體跟前,撬開嘴唇看時,隻見上下牙齒將舌尖咬住,已露出兩分長的針尾。用兩指拈住針尾向外一拖,隨手拔出一口二寸多長的鋼針來。再看喉管裡的鐵蒺黎,已不見瞭。

後來地方人見那梨樹已經枯死,鋸倒下來,發見樹心中有七隻鐵蒺藜,才知道鄧法官死後,屍體確是變瞭那梨樹的替身。瀏陽人因此都知道鄧法官被妖精害死,及死後報仇的故事。

孫癩子探詢瞭一個實在,益發佩服雪山和尚的道法高深,來往得十分密切。隻是過不瞭幾年,雪山和尚便死瞭。孫癩子因縣城裡囂雜,不便修行,獨自在瀏陽縣境內金雞嶺山上,蓋造瞭一所茅屋,終年住在屋內潛修苦練,輕易不下嶺來,也不和世俗的人來往。在嶺上經過瞭若幹年。這日,他心中偶然一動,忽想起已有好多年不曾去瀏陽縣城裡玩耍瞭。即乘興下山,走到縣城裡來。剛走迸城,就聽得街上的人紛紛傳說:趙如海今日遇著對頭瞭!看他還有什麼能為可以逃跑?孫癩子不覺暗自詫異道:“趙如海這個名字,我耳裡聽得很熟,不就是鄧法官的徒弟嗎?我記得他是因不忍拿槍刺鄧法官,所以得瞭鄧法官的真傳。這瀏陽縣裡,雪山和尚既死,我又隱居在金雞嶺修道,趙如海硬軟工夫都不在人下,有誰是他的對手呢?湊巧我今日下山去何不順便打聽打聽,看是怎麼一回事?”

正待找人探問,忽見前面來瞭一個身材魁偉的和尚,身穿黃色僧袍,上面裸著頭光滑滑的,下面赤腳套著草鞋,右手提起一支黑色很粗壯的禪杖,卻不在地下支撐。杖頭懸掛一個本色的葫蘆,精神滿足的挺胸而走。街上及兩旁店傢的人,都很註意似的望著這個和尚。

孫癩子一看,也就覺得這和尚非等閑之輩,不因不由的定睛看著。思量這和尚的年紀,就皮色須眉看去,至少也有五十多歲瞭。精神步履,便是少壯的漢子,也多趕他不上。怎的瀏陽縣有這們一個莽和尚,我是本地人倒不曾見過?正如此思量著,和尚已昂然走過來瞭。孫癩子就走近看和尚的頭頂,並沒有受戒的艾火瘢。臉肉橫生,濃眉火眼,全不是出傢人的慈悲模祥。神氣之間,似乎知道街上的人都註目望著他,他自覺要顯得分外精神的樣子。孫癩子又暗自猜疑道:“我看他原不象個出傢人模樣,果然是一個不曾受戒的野和尚。多半是個大強盜,因犯瞭大案,削發出傢希圖避罪的。我既是隱居修道的人,管他是強盜,是好人,橫豎不幹我事!我還是去找人探問趙如海的消息罷。”

不過孫癩子心裡雖這們想不作理會,兩眼不知怎的不舍得撇瞭這和尚不看,跟著掉轉臉一看和尚的背影,登時禁不住吃瞭一驚。原來孫癩子是個修道已有火候的人,一看這和尚的後腦,便看出是個劍仙。方才所猜疑的完全錯瞭,也不說什麼,隨即轉身跟著這和尚行走。

和尚出城後,腳步益發快瞭,若在平常人,無論如何飛跑也追直不上。幸虧孫癩子也是修道有神通的人,又是有心要窺探這和尚的行蹤,自然不肯落後。轉眼之間便追瞭數十裡,隻見這和尚直走進一座樹林深密的山中。孫癩子停步看那樹林中,隱約有一所很大的寺院,和尚頭也不回的走迸那寺院中去瞭。孫癩子不覺獨自嘆息道:“何處沒有人物。我以為雪山師死後、瀏陽便沒有與談道的人瞭。誰知隻離城數十裡,就有同道的人居住。目空一切的鄧法官,怪不得處處遇著對頭。我既追蹤到這裡來瞭,何妨進寺去拜訪這和尚一番。”主意已定,即上山走進寺院去,不知要拜訪的這和尚是誰?趙如海的事究是如何情形?且待第下回再說。

《張文祥刺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