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回 見良友入室談心命表弟鞠躬賠禮
卻說朱光祖聽那人說出萬傢窪來,連忙道:“在下正要向萬傢窪去,不知走那條路徑。方想借問一聲,偏遇著這雜種,胡亂瞭一氣。”那人見朱光祖年紀雖大,卻是甚有精神,知他兩人不是個尋常之輩。因指道:“此去轉彎向東行去,過瞭那三岔大路,前面一帶樹林,便是的瞭。”朱光祖謝瞭一聲,遂與褚標兩人,順著他指的路徑走去,果然到瞭前面,一派村莊,不下有四五十傢戶口。朱光祖道:“這地方不錯瞭,他的住宅,還在這莊子後面。”說著,便向前引路,繞過大莊,復向小路走去。遠遠見一所莊房,排立在對面,莊前一道護河,兩邊也是栽的楊柳,沿堤一帶有幾隻漁船,在那裡撒網。當中一道石橋,橫臥在水上,兩人過瞭護河,便是個大大的打麥場,鍬鋤犁耙,無不齊全。門外高積瞭一個草堆,高過屋脊,大門口外,坐著個小童,石磴上扣著一匹黃犢。看見有客前來,連忙起身問道:“二位客人到此何幹?且請說明,好進莊通報。”正說之間,裡面早出來兩條惡犬,見有生客,不住亂吠起來。接著又走出一個四五十歲中年老者,向朱光祖詢問。朱光祖道:“煩你進去通報一聲,說淮安府黃總兵衙內,有位姓朱的,同一姓褚的,前來造訪。”那小童聽瞭此言,忙道:“可是黃天霸嗎?”朱光祖見那個孩子甚是憐俐,也道:“便是此人,你何以知道?”小童道:“我傢爺爺在傢時,常說起什麼黃天霸、關小西,我等聽熟瞭。你兩老來此有何事件?”褚標道:“稍頃見瞭你爺,便知道瞭。你知道這叫什麼名字?”小童道:“我傢爺也未說過,我又未與你見過,那裡知道?”正說之間,早聽裡面有人招呼道:“朱老叔!褚老叔!你兩老什麼風吹得到此?小侄屢次思想,欲著人前去相請,又恐這山野村莊,不比得那富貴場中熱鬧,因此屢屢中止。既然不遠而來,且請裡面坐吧。”說著,命小童將他包裹攜著,向裡走來。
褚標四下一看,隻見大門之內,一個極大的院落。院內皆種綠竹,過瞭竹院,便是二門,卻是三間矮屋,過去一帶竹籬,編就些蘋條等類,彎彎曲曲。一條幽徑,下面鋪著卵石,穿著竹籬,朝南一個方廳。皆是竹子造就,裡面擺設,皆不脫個竹字。上面設瞭一張竹炕,炕上鋪瞭兩面竹簟,正中設一個竹幾。竹幾上擺的竹根帽筒,下面竹椅、竹桌、竹凳、竹簾、竹窗、竹燈,無物非竹子造成。過瞭方廳,又是一個院落,中間四棵柏樹,清風拂拂,音韻欲流。地下栽的繡墩草,旁邊有一個六角洞門,進瞭此門,卻是一個花園,裡面海棠、蘭草、芍藥、牡丹,各種齊備。當中一個六角玻璃廳,裡面鋪設十分幽雅。萬君召將他兩人邀至裡面。朱光祖道:“老朽一別經年,實深懷想,還不知賢侄有如此樂境,較之前次造訪,益發幽逸瞭。”說著,彼此見禮,下榻而坐。小童送上茶來,然後打瞭面水,為他兩人凈面,褚標道:“難怪賢侄置身高尚,原來有此幽境,我等到此,幾成俗物瞭。”萬君召道,“二位老叔前來,經過此地,施大人與諸位兄弟可好?諸位可升官否!側耳聽來,好代他們稱賀。”朱光祖見問忙道:“某等特地前來,專誠造謁,不知賢弟可能容納否!”說著,早有小童送上酒肴,請他兩人飲食,彼此方才入座。
忽聽外面有人喊道:“這兩個雜種,連跌我兩個筋鬥,還未同他算帳,此時到咱這裡,哥哥為什麼留他,不把他重打一頓,為我報仇,反將這兩廝當作客人相待,豈不令我氣死?你們這班狗頭,為何他來要報知裡面,汝等小心是瞭。早晚令你們認得我的拳頭。”朱光祖聽瞭清楚,不禁大笑起來。向萬君召道:“聽說賢侄武藝越發長進瞭,兩手拳頭,長得有水缸大小,不知這話果確與不確。”萬君召不解何故,忙笑道:“你兩人初來此地,何故拿小侄取笑?人的拳頭,那裡會如許大法?”朱光祖道:“你說拳頭不大,怎麼你傢有個王大拳呢?沒有武藝人,尚稱大拳,你這有武藝的拳頭,豈不有水缸大嗎?”萬君召聽瞭,方才明白,忙道:“莫非這廝得罪老叔嗎?”光祖道:“他雖得罪於我,我卻未與他動手。卻是褚老叔氣他不過,跌他兩個筋鬥。但不知此人,賢侄可認得嗎?”萬君召道:“此人便是小侄的表弟,名叫王陶,隻因姑母亡故,無處安身,因此將他留在莊內。無奈他不肯上進,教傳他武藝,也不經心,學瞭幾趟毛拳,便自生非闖禍。每日裡在那鎮上與他人爭鬧。所幸小侄尚有人緣,因人人看小侄面情,不與他較量。今日又得罪老叔,豈不是自尋苦楚嗎?”當時隻聽得他在外亂叫,隨即喊道:“王陶你還不進來陪罪,不知這兩人是時常我說的,朱光祖與褚標兩位老叔,你有眼不識泰山,還在此亂喊亂叫。”說著,便自己出去,將王陶拖來。此時褚標反不好再說什麼。
隻見王陶到瞭裡面,向朱光祖道:“咱王大拳,聽哥哥吩咐,為你老賠禮瞭!今日你老跌我筋鬥,為你作揖,明日你老將送我命,哥哥還要磕頭呢!”朱光祖見他是個半癡,忙道:“賢侄且請坐下,老夫有一言奉勸,大凡人生世上,皆不可以自滿。強中更有強中手,何能自以為是?譬如咱與你表兄,本領不在人之下,還以和氣為貴。況你本領未曾到傢,何能與人交手?下次這個性情,千萬要戒一戒方好。”王陶聽他言詞,隻得默坐一旁,無言可對。還是褚標將他邀入席中,一同飲酒。彼此飲瞭數杯,朱光祖道:“某等今番到此,也是喜者喜,愁者愁,不知施大人此時怎樣瞭!”萬君召忙問道:“老叔由淮安而來,不過數日,何以便慮及他人?聞得施大人去歲進京的,皇恩高厚,而且大破關王廟,除去淫僧,久已威名大振。此時出京回任,正是喜事重重,那裡有什麼愁事?”朱光祖便將智明如何在關王廟逃走,投到朝儛山,曹勇等人到瑯玡山上,請飛雲子計害施公,盜取琥珀夜光杯,起造齊星樓,以及大破朝儛山的話,前後說瞭一遍。然後道:“某等此來,正為此事。”說著將施公親筆的手書,由身邊取出,遞與君召。不知他所說什麼,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