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回 失餉銀關太受傷急搬兵計全報信
話說殷傢堡因遇水災,地方官未曾具報,那殷傢堡內周圍二千多戶,忿忿不平,因與堡總商量。這堡總廣有田產,傢道饒裕,單名一個龍字,綽號鎮山東。膝下有四男一女,長子名猛,綽號雙槍手;次子名勇,綽號賽仁貴;三子名剛,綽號一聲雷;四子名強,綽號飛天虎。父子五人俱練就一身武藝,皆有萬夫不當之勇。唯有女兒名喚賽花,也有個綽號:雲中雁卻生得美貌異常,更是武藝精通,性情剛烈,還有絕技,慣用連珠弩箭,一百步外發射,萬無一失。殷龍最為溺愛,今年才交十六歲,尚未配人。隻因他平時常言,若非武藝精通可稱對手的,雖老不嫁,至於品貌妍媸,亦有所不計,隻要是個頂天立地的丈夫,他便甘心相從。因此留心選擇甚苛,尚未許字。這日殷龍在傢無事,正與兒女講些槍棒,談談傢事,因說道:“各處大鬧水災,房屋田禾,傷的勿計其數。我們這堡內雖小有傷損,幸而水退得快,幸未大受其傷,還算不幸中之大幸!”父子五人正自講說。忽見莊丁進來報說,“現在五團十六保到來,要見莊主,有要話面講。”殷龍心中疑惑道:“有什麼要緊事,都來會我?”即叫莊丁去請。那五團十六保,一齊進來,大傢齊聲說道:“隻因為我們堡內遇瞭水災,田禾產業,傷得不少。本處地方官不曾具報,這也罷瞭;唯有那總漕既然各處放賑,為何偏把我們堡內忘瞭?難道我們二千多戶,全不是國傢的黎民?他堂堂的一個總漕,不能從公辦事,我們可也要對不起他瞭。現在探聽得運糧北上,這糧米銀餉,皆要走我們這裡經過,我們是要借他些糧餉,大傢賑濟賑濟。因此前來,說與你們知道。”殷龍聽說,大聲喝道:“你們莫非是要造反嗎?皇帝傢的國課錢糧,就敢亂去打劫。若說施公未曾放賑,他也不是有心偏廢,隻怪我們這地方官混帳,他不曾具報上去,施公如何得知?若要求施公放賑,這件情亦未嘗不可做。或是等施公到此,大傢去求他。再不然,趕到淮安去告。你們這兩層都未想到,偏要去劫餉銀。不必說國課錢糧,運赴京師,沿途自有人保護;而況施公手下能人極多,諸如黃天霸等人誰人不曉?你們如此想法;豈不是活得不耐煩!”大傢聽瞭這番話,知道殷龍不肯,復齊聲說道:“你老人傢如此說法,倒不是施不全偏心,反是我們不是瞭!也罷,你既懼怕施不全手下能人甚多,更有黃天霸那廝英勇,我們也不便強求你老。我們拚著大傢不要頭,準備與施不全見個高下。”說著就一哄而散。
殷龍猶恨恨不已。此時殷猛等四人,便向殷龍說道:“他們一起恨恨而去,都怪父親偏護施公,隻怕一定要鬧出事來,這便如何是好?”殷龍道:“孩兒們不必多慮,為父的不應允,他們如何敢行?也不過嘴裡說說狠話罷瞭!”殷猛等又道:“父親倒不可不防備。他們這一回,實做成個眾怒難犯瞭!”殷龍道:“孩兒們也太過慮瞭,為父的自有把握。”殷猛等不敢再來多說。五團十六保諸人,從殷龍傢出來,個個忿恨不已,都說他偏護施公,懼怕黃天霸。於是大傢商議,將各團各保二千多戶齊集趕來,先把殷龍這番話告訴瞭眾人,都說不要殷龍作主,大傢同心合力,偏要做出一番烈烈轟轟出色驚人的事來,偏要將餉銀劫下,作為賑濟,大傢攤派。合該有事,這二千多戶聽瞭這話,便異口同音,竟沒有一人不肯。分成各路探聽,隻等餉銀經過,即便動手。
再說關太、計全奉瞭施公之命,押運糧餉,這日到瞭德州。那殷傢堡內頑民早知道瞭,於是各帶兵刃,暗藏在西山嶺下。關太、計全押十幾輛大車,正往前行,看看到瞭西仙嶺下。聽聽一陣吵嚷,山嶺下跑出五六百人,個個手執兵器,齊聲說道:“我等皆是殷傢堡良民,因遇水災,總漕施大人不曾到我們這裡放賑,我們現在沒有得吃。田禾產業,俱被大水沖盡。,我們奉瞭堡長殷龍之命,聞知總漕運解糧餉到此,特地叫我們前來,將這餉銀借下,好讓我們分派些,去買食物度命。”說著蜂擁上來。關太、計全看這光景,飛馬上前,橫刀攔住。那些頑民那裡肯退,隻顧搶著車輛,推瞭就跑。關太、計全分頭去殺,那些頑民圍繞不走,更以兵刃交加,不分輕重,亂殺一陣。關太、計全看看抵敵不住,正要逃走想回淮安,再行領兵前來問罪。那知那些頑民,圍繞得如鐵桶一般,沖突不出。關太殺得火起,大喝一聲,手舉倭刀,砍傷瞭兩個,正要沖出,忽然馬失前蹄,將關太跌落在地。那頑民見關太從馬上跌下,大傢一齊上前,舉起兵刃,隻是亂砍。關太趕著爬起來,手執倭刀復砍死兩個,自己大腿、背膊上面,卻也著瞭兩三刀,幸虧不在致命處。計全也被人圍住,雖是亂沖亂殺,終究不得出來,正在著急,忽聽一陣吵嚷道:“餉銀已盡推回去瞭,我們走吧!”那些頑民一哄而散。關太、計全不敢追趕,奔回淮安。到瞭衙門,隨即去見施公,將上項話說瞭一遍。施公大驚。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