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閣子-第四章

  話分兩頭,且說馬榮出瞭白鶴樓,便在市廛鬧熱處盡情觀瞻遊樂。街頭巷尾花枝招展的姐兒一個個向他搔首弄姿,馬榮隻報以擠眉弄眼,心中惦記狄公的話。不敢造次。手摸著腰間那二兩碎銀,一心想去賭局裡撞撞運道。

  拐過街角,果見一爿“恒豐莊”賭局。燙金招牌懸得老高,兩邊還有一副對子。“賭局小世界,世界大賭局”。

  ——生意兀的興隆,大群的賭客聚在局中賭輪盤,也有四人一桌搖彩骰、發葉子的。

  馬榮大喜,先鉆人輪盤局中試試手氣,押瞭兩口寶,竟大發彩頭,贏瞭四兩銀子。急流勇退,趕緊收兵,一心想去發葉子。

  發葉子四張抬面都坐滿瞭。馬榮一張一張看過來,想插個座頭。半日沒見有人退下.正常煩悶,勿見兩人上前來招呼。一個五短三粗,滿臉橫肉;另一個幹癟精靈,形同瘦雞。

  “客官可是等著要鬥葉子。”瘦雞先開瞭口,和顏悅色。

  馬榮點點頭,不想搭汕。

  “不知客官身上帶瞭多少銀子?”瘦雞又問。

  馬榮不悅:“你兩個想賭便賭,問我銀子作甚。恁的羅唣。”

  “這裡一向有規矩,輸贏盤盤清,彼此不傷情。銀子沒帶足,不許開局。”

  馬榮氣道:“我這裡六兩銀子夠麼?還有錠三兩頭細絲的。輸瞭時還有兩錠金子哩,要照眼麼?恁的輕覷人。

  “客官息怒,聽客官言止象個軍官。”

  “正是軍官。浦陽縣正堂狄縣令手下親隨。——不妨告訴你兩個,羅縣令已將金印璽交於我狄大人瞭。”

  “壯士快人快語,十分敬佩。一我叫小蝦,這位夥夥計叫大蟹。我兩個正是馮裡長的幹辦。專一管治樂苑靖安,並非賭客。適才盤問,多有冒犯,壯士乞諒。”

  馬榮笑道:“我叫薑醋鹽,專一烹調蝦蟹的。”

  小蝦道:“壯士休取笑瞭。狄縣令大名如雷灌耳,天下仰重。如今真是代攝瞭金華衙署,這裡馮裡長也須聽令行事瞭。”

  馬榮道:“正是。你兩位既是管治樂苑靖安的,想必知道李璉公子自殺一事。”

  “這個當然清楚。”

  馬榮大喜:“我這裡剛贏瞭四兩銀子,何不請兩位酒樓聚聚,交個朋友。適才取笑,在下真名叫馬榮。”

  大蟹看似木訥,聽得有酒喝,樂不可支。

  三人出瞭恒豐莊,就近一傢小酒館叫瞭一桌酒菜。狼吞虎咽,一時盡興。馬榮惠賬。

  小蝦乃敘李璉事道:“十天前,也就是七月十八日,李公子與幾位朋友坐一條大船由京師到這裡。他們在船上飲酒吟詩,盡歡作樂。船工火夫也一個個醉得泥人一般。那夜河上大霧,他們的船正巧撞壞瞭我們馮裡長的船。船中坐瞭馮裡長的女兒玉環,去鄉下看望親姨歸來,一時沒法啟行。李璉聞報,隻得拿出三十兩銀子賠償。他的船也靠瞭江岸,幾個朋友都住進瞭永樂客店,李璉自己便住在紅閣子裡。”

  “紅閣子?”馬榮驚道,“如今我主人狄縣令正住在那紅閣子裡。——莫非李璉正是在那紅閣子裡自殺身亡的。”

  小蝦正色道;“李璉正是死在那紅閣子裡。不過,似非自殺。”

  “何以見得?”馬榮詫異。

  小蝦得意道;“這個自有分說,也是推測而已。我與大蟹兄照例在恒豐莊勾攝公事,監視賭客。我見李璉在賭桌上動輒大贏大輸,一向無動於衷,絕無吝色。一回見他輸瞭一千兩銀子,還談笑風生,泰然自若。如此城府學養,豈是一時糊塗,猖狂輕生之輩?”

  馬榮不住點頭,面生敬色。

  “那個酸秀才賈玉波則不然,輸瞭三兩三兩便不耐,十兩八兩即發火。前幾日見他輸瞭精光,漸漸一絲兩氣,七顛八例。此類人物,稍不節制,便有輕生之舉。”

  馬榮道:“聽說李璉眷戀上這裡一個煙花女子。受瞭冷淡,羞憤交加,便動瞭棄世之念。”

  大蟹這時插言:“這李公子冷面無情,心思尖刻。豈會輕易放過那婊子,自尋死路。”

  “如此說來,李璉系被人謀殺!”馬榮悟道。

  大蟹急辯:“小蝦為證,我可沒說過李公子被人謀殺的話。”

  馬榮笑問:“李璉迷戀的妓女是誰,這般有狐媚,不趁她意,竟輕易置人死地。”

  小蝦答曰:“李公子想煞的便是這樂苑的花魁娘娘秋月。不過見他時常與牡丹、紅榴、白蘭等女子廝混。——他總共在樂苑裡呆瞭七八天。”

  “七、八天後又如何瞭?”馬榮下緊追問。

  “三天前,也就是七月甘五。他的朋友們先乘船回京師去瞭,他獨個留下。那日他在紅閣子裡吃瞭夜膳,使閉門不出。一個時辰後即死在紅閣子裡瞭。”

  “阿彌陀佛,罪過,罪過。”大蟹念道。

  小蝦又道:“以上這話大都道聽途聞,不算真鑿。我親見的則是古董商溫文元那日晚膳不久,到過永樂客店。”

  “莫非他當時正是去找李璉。”馬榮警覺。

  “這個我不敢妄猜。——不過,馬榮兄弟信得過,我不妨再透一點風聲與你:二十年前,陶德的父親陶匡時也是在紅閣子裡自殺的,偏巧也有人看見那日溫文元進瞭永樂客店。真是太巧合瞭,其間消息,馬榮哥聰明人,自個兒揣摩吧。”

  馬榮從腰間又揣出一兩碎銀,要謝小蝦大蟹兩人。兩人堅辭,隻稱履行公務,不願受賞。

  馬榮小聲道:“再拜托一件私事,謹勿聲張。你兩位受瞭銀子我再說。”

  小蝦狡黠一笑,問:“不知馬榮哥喜歡哪一類的,我們方可獻策。”

  馬榮聽話投機,訕笑道:“隻找一個江淮間長大的,同鄉乃覺有味。”

  小蝦道;“藏春閣有一姑娘,名喚銀仙,正是泗州臨淮郡人氏,或是同鄉。人物足色,品相又優,歌舞吹彈,色藝皆精。——不過此時正在白鶴樓侍宴,午夜前方可找她。”

  馬榮咧嘴一笑,將一兩銀子塞進瞭小蝦衣襟。

  “不知蝦蟹兩位賢弟今夜何處棲息?”

  “我們下處在樂苑西南隅的荒坡下,瀕臨金華江,十分僻靜。我們夜裡還得回去看守南瓜地,防人偷竊。”

  “你兩位也自己種南瓜?”馬榮好奇問道。

  大蟹笑瞭:“人各有好,強求不得。對瞭,馬榮哥,說起看守南瓜地,我倒想起一件事來。那一日我們見季璉的大船停泊在金華江的碼頭上,那碼頭正在南瓜地對面。溫文元與李璉兩個在碼頭邊的一株大樹下正竊竊私語。——早年李鏈的父親李經緯大人倒常向溫文元收買鐘鼎尊爵之類的殷周銅器,不過那日兩人未必談的是古董生意,那樣神色詭秘,鬼鬼祟祟。”

  馬榮感佩:“兩位賢弟如此黽勉職守,令人生敬。”

  小蝦道:“我們對馮裡長一向忠心耿耿,捧他的飯碗已十來年瞭。此刻時間尚早,還得回去恒豐莊轉一圈哩。”

  (黽:讀‘敏’;黽勉:勉力,努力。——華生工作室註)

《大唐狄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