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回  沈廷芳逃走被獲 林經略勘問真情

第七十五回 沈廷芳逃走被獲 林經略勘問真情

話說沈廷芳黑夜逃走,眾役齊喊,“沈廷芳你往那裡走?”眾人這一聲喊把沈廷芳嚇得目瞪口呆。沈登道:“休得胡說,沈廷芳是我傢大爺,現在京城太師府中。”差人取燈火一照道:“你們半夜三更出來做什麼?你傢這花園門從來不開的,你二人到那裡去?”沈登道:“你傢老爺要拿我傢大爺,大爺又在京中,我傢太夫人差我二人進京,把大爺請來,因你在此緝拿吵鬧,不敢行走,故此晚間開瞭花園門好走。”眾人道:“為你傢公子不打緊,連累我們比過幾次,堪堪明日又逢比期,我們先把你二人拿去,暫寬一限再講。”說畢一齊動手,取瞭兩條鐵索,將二人鎖瞭。正是:

獄囚遇官重回禁,病客逢醫又上床。

眾役將他二人鎖瞭,堪堪天明,帶至轅門伺候。內中有個衙役叫道:“夥計!此人就是沈廷芳,原來扮作書童模樣,指望走脫,快把稟帖寫上。”且表街坊這些百姓道:“包管無事,我等聽說這位大老爺是他老子的門生,料然無事。一人傳十,十人傳百,百人傳千,那些百姓紛紛向轅門而來。那知相府有個傢丁,在外邊要進府門,又閉著不得進府。今日聽見這個信兒,飛跑來到相府打門,裡邊聽見是熟人聲音,走到門邊問道:“你做什麼事的?”那個傢丁道:“快去報與老夫人知道,大爺被經略差人拿到轅門去瞭。”裡邊人聽見飛跑報與老夫人知道。老夫人聞言,大驚失色道:“如今怎的好?”慌忙吩咐傢丁打轎,老夫人央人去說分上。即時上轎,來到劉尚書府中,這老爺就是老太太的妹夫。稟過劉公與夫人,劉公聽見說沈老太太到瞭,心中暗想:早上來此必有原故。慌忙同夫人出來迎接。口稱姐姐這早至舍,有何要事?沈老太太流下淚來道:“妹妹有所不知,因你姨侄沈廷芳,被經略差人拿去,我特來央妹夫前去說個人情。”說畢放聲大哭。劉公道:“若討這個人情,卻也甚難,他是個封憲衙門,又不容情,況且上方寶劍利害,怎生進去會他,我聞宋朝英被他拿來,當堂就是一夾棍。這人情隻好另尋別人去說。”沈太太聽瞭哭道:“妹夫不去救你姨侄,還有何人肯去。”劉夫人道:“你不肯去,誰肯前去。”說得劉琰隻得依允。說道:“快請幾位大鄉紳同去。”劉公留沈夫人在府,即刻寫下名帖,上轎去邀太仆寺蔡瑤、又去邀翰林院朱義、兩署總督張成。他三人卻不過情分,且去走走。又約瞭幾個小鄉紳,皆到轅門不表。且說林公正在內堂與錢林說話,隻見中軍官稟道:“差人拿著沈廷芳,現在轅門伺候。”林公聽稟,吩咐傳點開門。不一時大人升瞭大堂,眾官參謁已畢,分立兩邊。林公正要審理公事,忽見中軍官稟道:“今有合城文武大小官員、眾鄉紳,求見大老爺,現在轅門。”呈上帖子,林公看罷良久,心中明白這些眾鄉紳俱是為沈廷芳而來。向著稟事官道:“本院多多拜上眾位老爺,本當面會,奈有公事在身,容日相見便瞭。”稟事官答應道:“是。”出瞭轅門,將大老爺言話,對眾鄉紳說瞭。劉琰道:“相煩再稟一聲,我等有公事要見。”稟事官道:“大人回過,誰敢再稟。”眾鄉紳見不肯再稟,一時鼓噪起來。林公坐在堂上,聽轅門外喧嘩,忙叫中軍官問道:“是何人在此喧嘩?”中軍官道:“眾鄉紳求見大人。”林公吩咐:“請各位老爺進公館等候一時,本院審過公事,再來相會。”中軍官即將此言回覆眾人。劉琰聽瞭此言道:“列位年兄,一同進去看審,公事審到沈大公子這案,我們大傢擠上前去,也不怕他不準情。”眾人道:“說得有理。”大傢一同進去,坐在官廳之上。隻見林公發出票來,傳山陽縣將林旭、姚氏、沈奎、沈高,淮安府帶崔氏對詞,並提臬司宋朝英到案對詞。吩咐已畢,即叫湯彪取瞭上方寶劍過來,湯彪答應,即時取過。又喚中軍過來吩咐,本院今在法堂剖斷曲直,如有閑人上我法堂亂我堂規者,用上方寶劍先斬後奏。中軍官答應,手執上方寶劍,走到堂下,大聲叫道:“大老爺有令,今日法堂審理公事,如有一人紊亂堂規者,取上方寶劍,先斬後奏,不要自誤性命。”眾鄉紳聽說,嚇瞭一跳,大傢無言,面面相覷。隻聽得一聲報名山陽縣進,又報道淮安府進。山陽縣來至丹墀跪下稟道:“奉大老爺鈞諭,提到馮旭、姚氏、沈奎、沈高一案,人犯俱在轅門聽審。”林公道:“起來!”知縣站在一邊,淮安府來到丹墀,行瞭禮,稟稱臬司並崔氏俱已帶在轅門伺候。林公道:“貴府站在一旁。”知府打一躬。林公提起朱筆,點瞭名字。中軍官叫道:“帶各犯進來!”外邊一聲報到,帶各犯人進。林旭、姚氏、沈奎、沈高、崔氏、宋朝英俱到堂下,跪滿丹墀。林公吩咐將各犯刑具打開,帶在一旁。林公叫原差上來,眾公差上堂跪下。林公問道:“爾等共拿瞭沈府幾個傢丁?”公差稟道:“前頭拿瞭一個門公,一個沈連;再後有人,又拿瞭兩個傢丁;昨晚三更時分,拿瞭沈廷芳同一個傢丁,現在轅門外聽候發落。”林公吩咐帶進來,眾差人答應,飛出轅門外,將沈廷芳並沈府傢人帶進。隻聽裡邊報門犯人進!眾役吆喝一聲進,眾差人將沈廷芳並傢丁帶至丹墀跪下。正是:

青龍與白虎同行,吉兇事全然未曉。

畢竟沈廷芳到堂,不知可能說出真情話來,且聽下回分解。

《五美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