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遊夢館偶吟絕調  寄吳門共受虛驚

第十回 遊夢館偶吟絕調 寄吳門共受虛驚

詩曰:

指底哀音功客船,孤猿空叫十三弦。

可憐多少秦樓女,撥盡琵琶夜不眠。

話說聞生同瞭花引賢一直往西河洞來,果然醉雅雅在傢。聞生在外面客座裡坐瞭半日,醉雅雅才走出來,瞭不叩頭,拱一拱手,就坐下瞭。聞生舉目觀看,見他生得:

面如瓜子,眉似春山。年紀三旬,年老而姿容當麗;身材五短,微瘦而媰娜堪憐。淡淡面龐,不惜塗脂抹粉;微微含笑,偏能送舊迎新。

聞生看瞭便道:“久慕芳姿,果然名下無虛!”雅雅道:“不敢。相公尊姓?”花引賢便道:“這是蘇州聞相如相公,聞名才子,去年新發的,前日同過來奉候,雅娘不在,聞大爺甚是怏悵!”雅雅道:“失迎得罪!”仔細看瞭聞生一會,便道:“此處恐有人來,請相公裡面坐罷。”就一同進去。

裡面是小小三間倒坐,收拾得十分精致,琴書蕭管,色色皆備,桌上溜金山篆,焚著細細龍涎。三人相對坐下,聞生就叫長班送出禮物。雅雅道:“多蒙相公光顧,怎麼就好收盛賜?”花引賢道:“聞大爺做人極是豪俠,雅娘倒從直些好。”雅雅才向聞生道:“如此多謝瞭!”聞生道:“菲薄休笑。”因問道:“雅老貴處可是吳門?”雅雅道:“是松江。”聞生又問道:“幾時離雲間的?”雅雅道:“去歲才離松江。”二人攀些閑話。

花引賢道:“棋子在此,雅娘何不手談一回?”聞生道:“花兄與雅娘對局。”花引賢道:“我的棋子極矢,還是大爺來。”聞生就與雅雅對局。花引賢坐在傍邊指手劃腳,不住贊好。少頃著完,花引賢代他們做瞭,聞生輸瞭幾子。花引賢道:“雅娘棋子虧我教他,竟好瞭些。”雅雅道:“這是聞相公讓我的。你那矢棋,我饒你四子還要殺黃。”聞生道:“我兄難道至此?快來著一局。”花引賢道:“他是我徒弟,我不與他著。大爺再來,不要讓瞭他,使他得志。”果然二人又著。著到半局,聞生又將輸瞭,適值平頭拿酒到面前,花引賢就把棋子一擄道:“不著完罷,大傢吃酒。”聞生道:“這是與我解急。”雅雅道:“相公那塊棋尚未曾死,我隻得一隻眼,相公若做得一隻眼,還是兩活。”花引緊道:“你的眼大,大爺的眼小,兩隻眼在一處,還是你要死哩。”雅雅打瞭他一下道:“有這些胡說!”就一同上席。

飲瞭幾巡,雅雅就要聞生行令。聞生道:“行甚麼令好?止三個人,不如擲色〔子〕罷。我們猜拳,贏者吃酒,輸者唱曲。”花引賢道:“妙,妙!大爺猜起。”聞生就與雅雅猜拳,雅雅輸瞭,花引賢道:“我說雅娘要輸,如今請教佳音。”就叫人拿琵琶來,遂與雅雅。雅雅接著,橫在膝上,輕舒不指,唱道:

錦被兒斜著枕頭兒歪,

上天仙降下瞭瑤臺。

嬌滴滴粉臉兒人多愛,

紅粉襯香腮,

斜插金鉤,

好一似昭君出塞來。

雅雅唱完,聞生贊道:“果然唱得好!不減潯陽江上,使人泣下。”花引賢道:“如此妙音,大爺快些幹酒。”聞生果然拿起大犀杯來,一飲而幹。就是花引賢與雅雅猜,花引賢輸瞭。花引緊道:“我不會唱,說一個笑話罷。”聞生道:“說得我們笑免罰,說得不笑,罰一大杯,還要另說。”花引賢道:“一個女客與和尚兩個下棋。和尚一塊棋死瞭,心中著急,就除下帽子,把手摸著光頭。一邊摸著,口裡說道:‘可惜隻得一隻眼,可惜隻得一隻眼。’一人在傍道:‘你這和尚頭,遇著女客,連這一隻眼也塞死瞭。’”聞生與雅雅一齊大笑。

又是聯生與雅雅猜,雅雅又輸瞭,花引賢贊道:“大爺好妙拳。”雅雅又唱道:

百般病比不得相思奇異,

空不得方、吃不得藥,

扁鵲也難醫。

茶不思,飲不想,

懨懨如醉如癡;

旁人笑著我,

我也自笑我心癡。

伶俐聰明也,

到此也由不得我。

雅雅唱完,花引賢鼓掌道:“妙絕,妙絕!大爺再請一杯,雅娘也請一杯,我也陪一杯。”即時斟上,要一氣同幹。聞生飲完道:“雅老如此雅人妙技,隻可惜舊詞俚鄙,如何出之佳人之口?殊覺污此妙技。近來楊升庵彈詞甚佳,雅老曾見麼?”雅雅道:“曾日戚皇親也如此說,嫌唱得不好,卻不曾看見甚麼彈詞。楊升庵是何人?”聞生道:“楊升庵諱慎,是辛未科裝元,他叫《二十一史彈詞》,是與人彈唱的。”花引賢道:“大爺就是來科壯元,做一調與他何如?”聞生此時也有幾分酒興,便道:“作也使得,花兄與雅老休笑。”就提起笑來,果然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聞生想一想,寫道:

二儀分三才定聖人禦世,

六五華四海一五者因民。

缺東南傾西北不全天地,

歷日用更寒署有限胱陰。

吊前古悲往事頓生感慨,

嘆佳人問才子偏遇要滏。

屈左徒事懷王竟遭讒佞,

賈太傅適漢主不得長生。

太史公下蠶室半生失勢,

禰處士賦《鵡鸚》二十亡身。

無大器枉說瞭“王、楊、盧、駱”,

為詞賦埋沒瞭“劉、陀、應、陳”。

孔文舉楊德祖偏遭妬忌,

茍鳴鶴陸士龍枉自馳名。

最堪憐蘇季子父母不子,

猶可恨朱買臣生妻適人。

唐明皇好詞賦李杜不中,

漢武帝選騎射陳李無憑。

隋侯珠璦道途按劍相顧,

卞和璞獻楚國刖足生嗔。

辱英雄笑市上曾封兩尉,

哀王孫進一飯當報千金。

嘆問自失江湖螻蟻叮侮,

悲其鷟折飛翼燕雀同群。

皂櫪中駕鹽車感遇騏驥,

荊棘裡同夢草自有蘭蘇。

奏《咸池》嗚《韻》無知聾俗,

冠童甫被文繡怎奈伶人。

遼東錢燕山石偏逢好事,

半死桐未枯竹幸遇知音。

對皓月望青雲英雄墜淚,

向明鏡悲白發國士吞聲!

從古來有才的人人如此,

若說起有貌的個個消魂。

金屋中貯阿嬌傾城不再,

玉殿裡藏西子絕世難名。

趙昭儀被寵幸昭陽第一,

王夫人出微賤堯母題句。

隻曉得楚王宮細腰得幸,

誰知道唐苑裡娥眉妬人,

班婕妤啼紈扇寂寥長信,

陳皇後買詞賦冷落長門。

蔡文姬奏胡前黃沙撲面,

王昭君啼筋青□傳名。

聽琴聲奔司馬幸逢才子,

駕扁舟歸范蠡已老佳人。

金谷園為季倫珠殘玉碎,

燕子樓因刺史粉徹香停。

墜馬髻盤蛇髻般般鬥巧,

迥風舞折腰舞件件爭新。

嘆落花流紅葉幾人抱恨?

聽青鏡吟《白頭》若個傷心。

斷腸草忘憂草難消白日,

芭蕉雨梧桐雨最怕黃昏。

聽琵一陣潯陽江青衫落淚,

賜羅綺子嵬坡紅粉消魂。

愛風流陳後主金蓮何在?

枉英雄曹孟德銅雀生塵。

連昌宮久無人清風簌簌,

合歡殿悲往事夜寸泠冷。

卻原來盛豪華容顏難保,

轉眼處生寂寞富貴浮雲。

賢達士隨際遇時時自得,

遇名花對朗月到處行吟。

陶淵明歸彭澤籬邊獨酌,

林處士寄孤山梅下樽。

敘閑文陳往事看官莫笑,

勸佳人同才子細參彈文!

聞生手不停揮,一筆寫完,時已漏下二鼓。花引賢不住地贊道:“奇才,奇才!自我活的四十多歲,從未曾見。”雅雅也十分贊賞,用心彈習。那日聞聲就在雅雅傢裡歇瞭,因此常常往來。

一日,胡公對聞生道:“我的事體已大局如此,但不知你舅母回去如何,一路不知平安否?我十分記念,要打發胡仁回去。”聞生道:“外甥出來一年有餘,前日父母不知我又到京師,傢中不知如何記念,也不要回去。”胡公道:“既然如此,叫胡仁再到蘇州一行。”就寫起傢信,打發胡仁回去。

不說聞生在京。且主聞公夫婦聽得聞生不等會試趕出京中,心下十分疑惑,又不見回來,越發著急。終日祈□求卜,都說平安,有事纏住,未得就回。聞公夫婦好生盼望。

隻見一日傢人進來說:“南就胡奶奶同小姐都在外面。”聞公夫婦都吃瞭一驚。聞夫人連忙出來接見,兩位夫人拜罷,然後小姐拜見姑娘。聞夫人道:“侄女一向不見,越發長成瞭。”大傢坐下,聞夫人因道:“前人聽說哥哥被人參瞭,正在此記念,不知消息,嫂嫂倒回來瞭。如今哥哥如何?”胡夫人把胡公拿進京去說瞭一遍,就哭起來,因說道:“我因南京並無親族,所以來與姑娘、姑爺商量。”聞夫人也掉淚道:“哥哥有此冤枉。錢推官是我們方親傢的門生,明日要方親傢寫封書來去與他。”茜蕓小姐聽見說,“親傢”二字,便留心問道:“姑娘,方親是甚仔親傢?”聞夫人道:“是你哥哥的丈人。”小姐聽得,吃瞭一驚,連忙問道:“哥哥幾時到,就做瞭親?今日想是丈人傢去瞭。”聞夫人也吃一驚道:“你哥哥幾時曾歸來?在你們任上起身的麼?”胡夫人便接口道:“外甥在我們先起身來傢,如何還不到?”小姐道:“想是瞞我們,哥哥做親去瞭。”聞夫人道:“又來瞭。我去年也不曾有病,他幾曾回來?難道又在路上有甚麼事?”驚疑不定。小姐就回道:“既哥哥不曾回傢,為甚仔姑娘說有丈人?”聞夫人道:“這是我們傢裡定的,他不曾曉得。”大傢一起吃驚。聞夫人就起身去對聞公說瞭,聞公也十分著忙,就在傢中收拾一所空房,與夫人、小姐居住。少不得備酒接風,敘數年闊別的話。

小姐心下十分不樂,酒也沒心思吃,坐立不安。回到房中,對鄔媽道:“哥哥又有瞭親事,如今又不知下落,難道做瞭親,鬼我們不成?”鄔媽道:“這怎麼瞞得?隻是大相公為何還不到傢?”小姐又愁又悶,日日容妝不整,雙眉交鎖。

過瞭幾日,聞夫人請小姐進去看桂花,正又說起聞生不回來的話,隻見傢人進來說:“方老爺在外面拜問大相公曾回來不曾,說有要緊的話要說。”聞公連忙出來相見。方公也不敘寒溫,便問道:“令郎曾回來麼?”聞公道:“昨日胡舍親從山左來,說小兒起身在先。不知何故此時尚不曾到,莫非途中有變?正在此疑慮。”方公道:“既是起身在先,為何不到?或在途中耽閣,料無他虞。隻是有一要緊事與親翁商議。”就移近椅子道:“昨日都中有信出來,說奉旨點選淑女,聽直差瞭司禮監何公,已將起身。此番點選,皇上要選淑妃,與往常不同。令郎既未回來,小女須從權走門才好。”聞公沉吟一番道:“容小弟與賤荊商議奉復。”方公作別起身。

聞公進來與夫人說瞭。因說道:“如今方親傢都蓋護不住,要送媳婦過門;侄女又在這裡,如何是好?”夫人就來與胡夫人說知,都吃瞭一驚。胡夫人對聞夫人道:“你哥哥又為事在京,侄女尚無親事,如今全仗姑爺蓋護他。”聞夫人道:“適才也正躊躇。方親傢現任按院,尚且蓋護不得,要送媳婦過門。如今侄女在此,〔難避〕外人耳目;萬一被人知道,誤瞭侄女大事,如何是好?不如嫂嫂做主,趁早擇一個好人傢定瞭,保如?”胡夫人沉吟不語。小姐便道:“我有誓在先,爹爹未回,我斷不嫁人!如今十分事急,我出傢去罷。”說罷,竟哭起來。兩位夫人一齊勸道:“且不要煩惱。到臨時看十分緊急,再作商量。”鄔媽便道:“如今方小姐要過門,我倒有一計在此。”二位夫人一齊問道:“你有何計?快說出來。”正是:

莫道男兒巧,婦人智更多。

不須誇六出,妙計竟如何?

畢竟鄔媽不知說出甚計,且聽下回分解。

《巧聯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