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貍渡道中】原文
灑灑沾巾雨,披披側帽風。花燃山色裡,柳臥水聲中。
石馬立當道,紙鳶鳴半空。墦間人散後,烏鳥正西東。
【清明日貍渡道中】譯文
譯文
淚水沾滿綸巾,連綿不斷。散亂的頭發,帽子也被風吹斜瞭。繁花染紅瞭山野,柳條臥在水面上。石獸立在道路兩旁,紙也在半空中旋飛。人們離開瞭墳墓以後,烏鴉小鳥們活躍起來,四處覓食。
註釋
①范成大在紹興二十四年(1164)任徽州司戶參軍。此詩當作於赴任途中。聯系詩集中前後詩篇分析,“貍渡”似在皖南南陵一帶。
⑦驪湎:連綿不絕。巾,古冠之一種。以葛、縑制成,橫著額上。
④披披:散亂的樣子。側帽:帽子被風吹歪。
④石馬:墳前接道兩旁之石獸。
⑤紙鳶(yuan):鷹形風箏。
⑥墦(fan):墳墓。
【清明日貍渡道中】賞析
范成大在紹興二十四年(1164)任徽州司戶參軍,赴任途中時值清明,山行道中兩旁的所見所聞令世人有感而發。
詩人范成大就清明山行道中所見景象,一路敘來。山風、細雨,花燃,柳臥,唯獨不見一個人影,在這樣空廓的背景上.大自然顯得頗有活力,但這隻是一種藝術的對照。後四句寫墳地上掃墓的人散去,隻剩下石馬、紙鳶這些沒有生命的東西作伴。而令人憎惡的烏鴉之類則活躍起來,上下翻飛,四處覓食,暗示出長眠地下的死者亡靈的寂寞。反映出范成大離鄉遠行途中,心頭泛起的一種悵惘、失落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