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漢水東流

【滿江紅·漢水東流】原文

漢水東流,都洗盡、髭胡膏血。人盡說、君傢飛將,舊時英烈。破敵金城雷過耳,談兵玉帳冰生頰。想王郎、結發賦從戎,傳遺業。

腰間劍,聊彈鋏。尊中酒,堪為別。況故人新擁,漢壇旌節。馬革裡屍當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說。但從今、記取楚樓風,裴臺月。

【滿江紅·漢水東流】譯文

譯文

漢水滔滔,向東流去;它沖凈瞭那些滿臉長著胡須的敵人嘴上沾著人民的膏血。人們都說:當年你傢的飛將軍,英勇威列地打擊敵人。攻破敵人堅固的城池的時候,迅速勇猛,像迅雷過耳那麼快;在玉帳裡談論兵法或者是研究戰術的時候,態度激昂興奮,語言慷慨激烈,兩頰都結瞭冰。回想王郎,你才到結發的年令,就從事戎馬生活。繼承著先人的事業。現在,我腰裡懸掛的寶劍沒有用瞭,隻有在無聊的時候,把它當作樂器,彈著劍柄唱唱歌。今天拿著酒杯,喝著酒為你送別。況且這是我的好朋友你,又是重新被任用,你簇擁旌節的儀仗,登上瞭拜將壇,封你為編率大軍的將軍。你是大丈夫男兒漢,應當把馬革裹屍當作自己的誓言,為瞭消滅敵人,為國捐軀是最光榮的。有些人,貪圖安樂,迷戀女色,是自伐生命,應以為戒,再也不要說它瞭。從今後,要牢牢記住:咱們在楚樓、裴臺吟風賞月的這段友誼。

註釋

[1]漢水:長江支流,源出陜西,流經湖北,穿武漢市而入長江。

[2]髭(zī)胡:代指入侵的金兵。膏血:指屍污血腥。

[3]飛將:指西漢名將李廣。他善於用兵,作戰英勇,屢敗匈奴,被匈奴譽為“飛將軍”。

[4]金城:言城之堅,如金鑄成。雷過耳:即如雷貫耳,極言聲名大震。

[5]玉帳:主帥軍帳的美稱。冰生頰:言其談兵論戰明快爽利,辭鋒逼人,如齒頰間噴射冰霜。

[6]結發:即束發。古代男子二十歲束發,表示成年。從戎:從軍。

[7]彈鋏:敲擊劍柄。

[8]漢壇旌(jīng)節:暗用劉邦築壇拜韓信為大將事。

[9]馬革裹屍:用馬皮裹卷屍體。

[10]蛾眉:女子修長而美麗的眉毛,代指美女。

[11]楚樓:即蘭臺。故址在今湖北江陵。

[12]庾(yǔ)臺:一稱南樓,在今湖北武昌市。東晉庾亮為荊州刺史時,曾偕部屬登斯樓賞月。

【滿江紅·漢水東流】賞析

這首詞寫於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辛棄疾時年三十八歲,在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撫使任上。上片寫戰爭過去,人們的戰爭,敵情觀念薄弱瞭,“髭胡膏血”都被漢水洗凈瞭,這是一句反義用語,道出瞭作者心裡的不平。接著用“人盡說”回憶王君的“歸時英烈”。下片的過片與上片的開頭遙相照應。既然沒有戰爭瞭,刀劍就應入庫瞭。“腰間劍”四句的本意仍然是作者心中不平的發展。因為辛棄疾渡江南來,夢寐以求的是率兵北伐,與金人決戰,或是作一些與抗金事業有直接關系的工作;但南宋王朝卻不敢重用他,雖然在地方上做到瞭一路的軍政長官;但卻與他本人的根本意願相反,這種憂鬱與不平,經常在詞裡流露出來。從詞中的描寫來看:這位王君是擁有“江壇旌節”的一路長官,作者以很大的熱情,鼓勵他“馬革裹屍當自誓”,以馳騁戰場,為國捐軀為榮;同時,告誡瞭他的朋友“娥眉伐性”的茍安生活是可恥的。全詞激昂沉鬱,憤懣與不平隱含在曲折之中。

《辛棄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