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使傳旨至玉華閣,帝特曰:“因卿有詩,姻傢自應相見。”臣曰:“今葭莩已得拜望,故敢以詩請。”上大笑。上持大觥酌酒,命妃曰:“可勸太師。”臣因進曰:“禮無不報。”
於是持瓶註酒,授使以進。再去撤女童,去羯鼓,禦侍細樂,作《蘭陵王》、《揚州教》、《水調》,勸酬交錯,日且暮矣,京奏曰:“久勤聖躬,不敢安。”徽宗曰:“不醉無歸。”更勸迭進,酒行無算,至二鼓五籌,君臣大醉而罷。”京出謂人曰:“保和殿後,自崆峒天入八閣,所陳之物,左右上下,皆琉璃之器。”在後二帝北狩,果符此流離之讖,非偶然也。劉屏山曾有詩記汴京遺事雲,詩曰:
空嗟覆鼎誤前朝,枯骨入間罵未消。
夜月池臺王傅宅,春風楊柳太師橋。
王傅指王黼,太師指蔡京父子也。
冬,十月,徽宗幸道德院觀金芝。遂幸蔡京第。時道德宮生金芝,上幸觀焉;遂由龍德江泛舟至京第鳴鑾堂,淑妃從。
上曰:“今歲四幸鳴鑾矣。”賜京酒,於是京作《鳴鑾記》以進。初京侍上,每進君臣相悅之說,於是以鞗尚主;而攸最親幸。上時輕車小輦幸京第,命坐賜酒,略用傢人禮。表謝有雲:主婦上壽,請酬而肯從;稚子牽衣,挽留而不卻。”蔡京常勸徽宗道:“人主當以四海為傢,太平為娛;歲月幾何,何必自苦”上納其言,遂易服私行都市。
上方為期門之事,故苑囿皆仿江浙為白屋,不施五采,多為村居野店;及聚珍禽異獸,動數千百,以實其中。都下每秋風夜靜,禽獸之聲四徹,宛若山林陂澤之間,識者以為不祥。
蔡攸進見無時,便辟趨走,或塗抹青紅,優雜侏儒,多道市井淫媟謔浪之語,以蠱上心。妻朱氏,出入禁省。是秋蔡攸加開府,攸子行領殿中監。攸之父子為徽宗寵信,勢傾朝野矣。
當時李邦彥以次相阿附,每燕飲,則自為倡優之事,雜以市井詼諧,以為笑樂。人呼李邦彥做“浪子宰相”。一日,侍宴,先將生綃畫成龍文貼體;將呈伎藝,則裸其衣,宣示文身,時出狎語。上舉杖欲笞之,則緣木而避。中宮自內望見,諭旨雲:“可以下來瞭!”邦彥答道:“黃鶯偷眼覷,不敢下枝來。”
中宮乃嘆曰:“宰相如此,怎能治天下耶!”
十一月,朱勔以花石綱媚徽宗,東南騷動。有太學士鄧肅上十詩,譏諷徽宗。其末詩雲,詩曰:
靈臺靈囿庶民攻,樂意充周百姓同。
但願君王安百姓,圃中何日不春風。
蔡京將詩獻徽宗,欲激徽宗殺鄧肅,謂:“太學士詩文以謗陛下,若不殺之,恐效尤成風,黨錮之禍可鑒也。”帝不答,將鄧肅押歸田裡,蓋欲保全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