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溫舊好數致殷勤 失新歡三遭叱辱
裴七郎自從端陽之日見妻子在眾人面前露出許多醜態,令自己無處藏身,刻刻羞慚欲死。眾人都說:“這樣醜婦,在傢裡坐坐罷瞭,為什麼也來遊湖,弄出這般笑話!總是男子不是,不肯替婦人藏拙,以致如此。可惜不知姓名,若還知道姓名,倒有幾出戲文好做。 婦人是‘醜’,少不得男子是‘凈’,這兩個花面自然是拆不開的。況且有兩位佳人做瞭旦腳,沒有東施嫫姆,顯不出西子王嬙,借重這位功臣點綴點綴也好。”內中有幾個道:“有瞭正旦、小旦,少不得要用正生、小生,拚得費些心機去查訪姓字,兼問他所許之人。我們肯做戲文,不愁他的丈夫不來潤筆,這樁有興的事是落得做的。”又有一個道:“若要查訪,連花面的名字也要查訪出來,好等流芳者流芳,貽臭者貽臭。”七郎聞瞭此言,不但羞慚,又且驚怕,惟恐兩筆水粉要送上臉來。所以百般掩飾,不但不露羞容,倒反隨瞭眾人也說他丈夫不是。被眾人笑罵,不足為奇,連自己也笑罵自己!及至回到傢中,思想起來,終日痛恨,對瞭封氏雖然不好說得,卻懷瞭一片異心,時時默禱神明,但願她早生早化。
不想醜到極處的婦人,一般也犯造物之忌,不消丈夫咒得,那些魑魅魍魎要尋她去做伴侶,早已送下邀帖瞭。隻因遊湖之日遇瞭疾風暴雨,激出個感寒癥來。況且平日喜裝標致,慣弄妖嬈,隻說遇見的男子沒有一個不稱羨她,要使美麗之名楊於通國,誰想無心吃跌,聽見許多惡聲,才曉得自己的尊容原不十分美麗。“ 我在急遽之中露出本相,別人也在倉卒之頃吐出真言。”平日那些扭捏工夫都用在無益之地。所以鬱悶填胸,病上加病,不曾睡得幾日,就嗚呼瞭。起先要為悅己者容,不意反為憎己者死。
七郎歿瞭醜妻,隻當眼中去屑,哪裡暢快得瞭,少不得把以前的大話又重新說起,思想:“這一次續弦,定要娶個傾城絕色,使通國之人贊美,方才洗得前羞。通國所贊者,隻有那兩位女子,料想不能全得,隻要娶他一位,也就可以誇示眾人。不但應瞭如今的口,連以前的大話都不至落空。那戲文上面的正生,自然要讓我做,豈止不填花面而已哉!” 算計定瞭,就隨著朋友去查訪佳人的姓字。訪瞭幾日,並無音耗。不想在無心之際遇著一個轎夫,是那日抬她回去的,方才說出姓名。原來不是別個,就是裴七郎未娶之先與她許過婚議的。一個是韋傢小姐,一個是侍妾能紅,都還不曾許嫁。
說話的,你以前敘事都敘得入情,獨有這句說話講脫節瞭。既是梅香、小姐,那日湖邊相遇,眾人都有眼睛,就該識出來瞭,為何彼時不覺,都說是一班遊女、兩位佳人,直到此時方才查訪得出?
看官有所不知。那一日湖邊遇雨,都在張皇急遽之時,論不得尊卑上下,總是並肩而行;況且兩雙玉手同執瞭一把雨蓋,你靠著我,我挨著你,竟像一朵並頭蓮,辨不出誰花誰葉,所以眾人看瞭,竟像同行姊妹一般。及至查問起來,那說話的人決不肯朦朧答應,自然要分別尊卑,說明就裡。眾人知道,就愈加贊羨起來,都說:“一份人傢生出這兩件至寶,況是一主一婢,可謂奇而又奇!” 這個梅香反大小姐兩歲,小姐二八,她已二九。原名叫做桃花,因與小姐同學讀書,先生見她資穎出眾,相貌可觀,將來必有良遇,恐怕以“桃花”二字見輕於人,說她是個婢子,故此告過主人,替她改瞭名字,叫做能紅,依舊不失桃花之意,所謂“桃花能紅李能白”也。
七郎訪著根蒂,就不覺顛狂起來,說:“我這頭親事若做得成,不但娶瞭嬌妻,又且得瞭美妾,圖一得二,何等便宜!這頭親事又不是劈空說起,當日原有成議的,如今要復前約,料想沒什疑難。”就對父母說知,叫他重溫舊好。
裴翁因前面的媳婦娶得不妥,大傷兒子之心,這番續弦,但憑他自傢做主,並不相拗,原央舊時的媒妁過去說親。韋翁聽見個“裴”字,就高聲發作起來,說:“他當日愛富嫌貧,背瞭前議,這樣負心之輩,我恨不得立斬其頭,剜出心肝五臟拿來下酒,還肯把親事許他!他有財主做瞭親翁,佳人做瞭媳婦,這一生一世用不著貧賤之交、糟糠之婦瞭,為什麼又來尋我?莫說我這樣女兒不愁沒有嫁處,就是折腳爛腿、耳聾眼瞎沒有人要的,我也拚得養她一世,決不肯折瞭餓氣,嫁與仇人!落得不要講起!” 媒人見他所說的話是一團道理,沒有半句回他,隻得賠罪出門,轉到裴傢,以前言奉復。
裴翁知道不可挽回,就勸兒子別娶。七郎道:“今生今世若不得與韋小姐成親,寧可守義而死。就是守義而死,也不敢盡其天年,隻好等她一年半載,若還執意到底,不肯許諾,就當死於非命,以贖前愆!” 父母聽瞭此言,激得口呆目定,又向媒人下跪,求他勉力周全。媒人無可奈何,隻得又去傳說。韋翁不見,隻叫妻子回復他,婦人的口氣,更比男子不同,竟是帶講帶罵說:“從來慕富嫌貧是女傢所做之事,哪一本戲文小說不是男傢守義,女傢背盟?他如今倒做轉來,卻像他傢兒子是天下沒有的人,我傢女兒是世間無用之物!如今做親幾年,也不曾見他帶挈丈人丈母做瞭皇親國戚;我這個沒用女兒,倒常有舉人進士央人來說親,隻因年貌不對,我不肯就許。像他這樣才郎還選得出。叫他醒一醒春夢,不要思量!” 說過這些話,就指名道姓咒罵起來,比《王婆罵雞》更加鬧熱。媒人不好意思,隻得告別而行,就絕口回復裴翁,叫他斷卻癡想。七郎聽瞭這些話,一發愁悶不已,反復思量道:“難道眼見的佳人、許過的親事,就肯罷瞭不成?照媒人說來,她父母的主意是立定不移的瞭,但不知小姐心上喜怒若何?或者父母不曾讀書,但拘小忿,不顧大體,所以這般決裂。她是個讀書明理之人,知道‘從一而終’是婦人傢一定之理。當初許過一番,就有夫妻之義,矢節不嫁,要歸原夫,也未可料。待我用心打聽,看有什麼婦人常在她傢走動,拚得辦些禮物去結識她,求她在小姐跟前探一探動靜。若不十分見絕,就把‘節義’二字去掀動她。小姐肯許,不怕父母不從。死灰復燃,也是或有之事。”主意定瞭,就終日出門打聽。聞得有個女工師父叫做俞阿媽,韋小姐與能紅的繡作是她自小教會的,住在相近之處,不時往來;其夫乃學中門鬥,七郎人灃之年,恰好派著他管路,一向原是相熟的。
七郎問著此人,就說有三分機會瞭。即時備下盛禮,因其夫而謁其妻,求她收瞭禮物,方才啟齒。把當日改娶的苦衷與此時求親的至意,備細陳述一番,要她瞞瞭二人,達之閨閣。俞阿媽道:“韋傢小姐是端在不過的人,非禮之言無由入耳。別樣的話,我斷然不敢代傳,獨有‘節義’二字是她喜聞樂聽的,待我就去傳說。”七郎甚喜,當日不肯回傢,隻在就近之處坐瞭半日,好聽回音。
俞阿媽走入韋傢,見瞭小姐,先說幾句閑言,然後引歸正路,照依七郎的話一字不改,隻把圖謀之意變做攛掇之詞。小姐回復道:“阿媽說錯瞭。‘節義’二字原是分拆不開的,有瞭義夫才有節婦,沒有男子不義,責婦人以守節之禮。他既然立心娶我,就不該慕富嫌貧,悔瞭前議,既悔前議,就是恩斷義絕之人瞭,還有什麼瓜葛?他這些說話,都是支離矯強之詞,沒有一分道理。阿媽是個正人,也不該替他傳說。”俞阿媽道:“悔盟別娶之事,是父母逼他做的,不幹自己之事,也該原宥他一分。”韋小姐道:“父母相逼,也要他肯從,同是一樣天倫,難道他的父母就該遵依,我的父母就該違拗不成?四德三從之禮,原為女子而設,不曾說及男人。如今做男子的倒要在傢從父,難道叫我做婦人的反要未嫁從夫不成?一發說得好笑!” 俞阿媽道:“婚姻之事,執不得古板,要隨緣法轉的。他起初原要娶你,後來惑於媒妁之言,改娶封氏。如今成親不久,依舊做瞭鰥夫,你又在閨中待字,不曾許嫁別姓,可見封傢女子與他無緣,裴姓郎君該你有份的瞭。況且這位郎君又有絕美的姿貌,是臨安城內數一數二的才子。我傢男人現在學裡做齋夫,難道不知秀才好歉?我這番攛掇,原為你終身起見,不是圖他的謝禮。”韋小姐道:“緣法之有無,系於人心之向背;我如今一心不願,就是與他無緣瞭,如何強得?人生一世,貴賤窮通都有一定之數,不是強得來的,總是聽天由命,但憑父母主張罷瞭。”俞阿媽見她堅執不允,就改轉口來,倒把她稱贊一番,方才出去。走到自己門前,恰好遇著七郎來討回復。俞阿媽留到傢中,把小姐的話對他細述一番,說:“這頭親事是斷門絕路的瞭,及早他圖,不可誤瞭婚姻大事。”七郎呆想一會,又對她道:“既然如此,我另有一樁心事,望你周全。小姐自己不願,也不敢再強。聞得她傢有個侍妾,喚做能紅,姿貌才情不在小姐之下。如今小姐沒份,隻得想到梅香。求你勸她主人,把能紅當瞭小姐,嫁與卑人續弦,一來踐他前言,二來絕我癡想,三來使別人知道,說他志氣高強,不屑以親生之女嫁與有隙之人,但以梅香塞責,隻當羞辱我一場,豈不是樁便事!若還他依舊執意不肯通融,求你瞞瞭主人,把這番情節傳與能紅知道,說我在湖邊一見,驀地銷魂,不意芝草無根,竟出在平原下土;求她鑒我這點誠心,想出一條門路,與我同效鸞凰,豈不是樁美事。”說瞭這些話,又具一副厚禮,親獻與她:不是錢財,也不是印帛,有詩為證:
餞媒薄酒不堪斟,別有程儀表寸心。
非是手頭無白鏹,愛從膝下獻黃金。
七郎一邊說話,一邊把七尺多長的身子漸漸地矬將下去,說到話完的時節,不知不覺就跪在此婦面前。等她伸手相扶,已做矮人一會兒瞭。
俞阿媽見他禮數殷勤,情詞哀切,就不覺動瞭婆心,回復他道:“小姐的事,我決不敢應承,在他主人面前也不好說得。他既不許小姐,如何又許梅香?說起梅香,倒要愈增其怒瞭。獨有能紅這個女子,是乖巧不過的人,算計又多,口嘴又來得,竟把一傢之人都放不在眼裡,隻有小姐一個,她還忌憚幾分。若還看得你上,她自有妙計出來,或者會駕馭主人,做瞭這頭親事,也未見得。你如今且別,待我緩緩他說她,一有好音,就遣人來相復。”七郎聽到此處,真個是死灰復燃,不覺眉歡眼笑起來,感謝不已。起先丟瞭小姐,隻想梅香,還怕圖不到手;如今未曾得隴,已先望蜀,依舊要借能紅之力,希冀兩全。隻是講不出口,恐怕俞阿媽說他志願太奢,不肯任事。隻唱幾個肥喏,叮嚀致謝而去。
但不知後事如何,略止清談,再擎麈尾。